电动炒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7010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电动炒菜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旋转对食材进行翻炒的组合烹饪锅,特别是一种电动炒菜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炒菜工具及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使用传统的锅体容器,通过明火或电热等热源加热锅体,由人手翻动锅内食材进行烹饪,第二类是经特殊设计的自动烹饪锅,如锅内装有电动搅拌叶片的炒菜机,这类设备可不用人手介入就可完成对食材的翻炒,但目前市面上这类自动烹饪锅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设备基本都是将加热和动力集成一体以致笨重复杂、操作麻烦故障率高、对设备的日常清洗维护不方便、对部分食材翻炒效果不佳等,将加热源集成一体的自动烹饪锅存在诸多使用限制,缺乏烹饪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可为解决上述有关问题提供一种更贴合人们日常炒菜习惯的电动炒菜机,电动炒菜机采用分体结构与组合使用设计,其锅体与传统炒菜锅一样轻便且使用维护方便,可实现不需人手即可高效完成自动翻炒食材效果,电动炒菜机可做到对食材进行全自动加热翻炒,也可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燃气炉或电热炉等各种加热源配合使用,实现由人工控制火候自动翻炒的烹饪乐趣。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炒菜机,其结构包括锅体、底座、锅盖、电磁炉四大模块,四大模块之间为可分拆的方式进行组合连接使用,锅体由锅体外壳、锅体内胆、内胆前滚轴、内胆后滚轴、连接器组成,底座由中空支架、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组成,底座可架设在各种热源上为锅体提供定位支撑,底座上的驱动机构与锅体内胆底部的连接器通过插接联接为锅体内胆转动提供动力;锅盖由盖体、电动搅拌弹力杆和进料漏斗组成,其中电动搅拌弹力杆和进料漏斗与盖体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锅盖作为选用模块在使用时盖体扣紧在锅体外壳口上;电磁炉作为选用模块在使用时与控制电路连接可自动调节加热温度实现全自动加热及翻炒;所述驱动机构、电动搅拌弹力杆和电磁炉均由控制电路连接控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驱动机构和电动搅拌弹力杆的转动启停、调节转速、调节转动方向或往复转动等动作,该炒菜机通过对四大模块和主要部件的分体结构与组合使用设计,产品具有轻量化与更好的实用效果且更便于日常使用维护。

所述锅体内胆底部设有连接器可与底座后部的驱动机构插接联接,由驱动机构提供动力驱动锅体内胆转动,实现对锅内食材进行翻炒。

所述锅体内胆与锅体外壳之间至少设有一处以上用于支撑锅体内胆转动的内胆前滚轴或滑轮,所述锅体内胆与锅体外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日常清洁和维护。

所述底座中空支架为中空结构为锅体提供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横卧支撑,所述锅体采用身大口小的设计,以上设计可使锅内食材在翻炒时不易落出锅体外。

所述中空支架上和锅体外壳上各设有两处以上配对的凹凸卡口,便于锅体外壳固定在中空支架上,所述锅体的锅体外壳上设有锅体提手,便于人手拿动锅体。

所述底座上设有高低调节脚,方便对锅体放置倾斜角度的大小进行调节。

所述锅体外壳横向底部设有比常用炉头面积大的开口,便于使用各种外部热源通过此开口直接对锅体内胆进行加热。

所述锅盖上设有电动搅拌弹力杆,在盖上锅盖时电动搅拌弹力杆伸进并紧贴锅体内胆壁,通过转动电动搅拌弹力杆加强翻炒效果,电动搅拌弹力杆与盖体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电动搅拌弹力杆可以是单条或多条搅拌弹力杆结构,便于选择使用与维护。

所述锅盖上设有进料漏斗,进料漏斗与盖体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进料漏斗可便于将食材配料等加入到锅体内胆中。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由人手将锅体提起后靠放置在底座上,底座后部的驱动机构与锅体内胆底部的连接器插接联接同时锅体定位在底座上,食材可事先放入锅体内也可事后放入,通过控制电路连接控制驱动机构带动锅体内胆转动实现对锅体内食材的翻炒,可根据使用需要将锅盖盖紧在锅体外壳口上,通过锅盖上的电动搅拌弹力杆伸进并紧贴锅体内胆壁转动加强翻炒效果,通过锅盖上的进料漏斗可向锅体内胆加入食材配料,还可根据需要与配套的电磁炉模块结合使用实现全自动加热及翻炒,也可与人们日常使用的燃气炉或电热炉等各种加热源配合使用,实现由人工控制火候自动翻炒的烹饪乐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锅体、底座、锅盖、电磁炉四大模块的分体结构与组合使用设计,锅体与外部动力和加热装置分离,产品具有轻量化与更好的实用效果且更便于日常使用维护。

底座可架设在各种热源上为锅体提供定位支撑与传动力,与配套的电磁炉模块配合使用可实现全自动加热及翻炒,也可不使用配套的电磁炉改用家用燃气炉等外部热源对锅体内胆进行加热实现由人工控制火候自动翻炒的烹饪乐趣。

锅体分为锅体外壳和锅体内胆组成的双层结构,其之间设有滚轴使锅体内胆可在锅体外壳内灵活转动,锅体内胆底部设有连接器可与底座后部的驱动机构插接联接,由驱动机构提供动力驱动锅体内胆转动,实现对锅内食材进行翻炒。

锅体采用身大口小的设计,使用时以倾斜横卧状态固定于底座上,使锅内食材在翻炒时不易落出锅体外,锅体外壳横向底部设有比常用炉头面积大的开口,便于使用各种外部热源通过此开口直接对锅体内胆进行加热。

锅盖上设有电动搅拌弹力杆,在盖上锅盖时电动搅拌弹力杆伸进并紧贴锅体内胆壁,通过转动电动搅拌弹力杆加强翻炒效果,电动搅拌弹力杆与盖体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便于选择使用与维护。

锅盖上设有进料漏斗,进料漏斗与盖体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进料漏斗可便于将食材配料等加入到锅体内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炒菜机整体组合侧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锅体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底座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锅盖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磁炉,21、锅体外壳,22、锅体内胆,23、内胆前滚轴,24、内胆后滚轴,25、连接器,26、锅体提手,31、中空支架,32、驱动机构,33、控制电路,34、凹凸卡口,35、高低调节脚,41、盖体,42、电动搅拌弹力杆,43、进料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动炒菜机的具体实施实例,如图1、2、3、4、5所示,所述电动炒菜机,其结构包括锅体(图2)、底座(图3)、锅盖(图4)、电磁炉1四大模块,四大模块之间为可分拆的方式进行组合连接使用,锅体(图2)由锅体外壳21、锅体内胆22、内胆前滚轴23、内胆后滚轴24、连接器25组成,底座(图3)由中空支架31、驱动机构32和控制电路33组成,底座(图3)可架设在各种热源上为锅体(图2)提供定位支撑,底座(图3)上的驱动机构32与锅体内胆22底部的连接器25通过插接联接为锅体内胆22转动提供动力;锅盖(图4)由盖体41、电动搅拌弹力杆42和进料漏斗43组成,其中电动搅拌弹力杆42和进料漏斗43与盖体41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锅盖(图4)作为选用模块在使用时盖体41扣紧在锅体外壳21口上;电磁炉1作为选用模块在使用时与控制电路33连接可自动调节加热温度实现全自动加热及翻炒;所述驱动机构32、电动搅拌弹力杆42和电磁炉1均由控制电路33连接控制,通过控制电路33控制驱动机构32和电动搅拌弹力杆42的转动启停、调节转速、调节转动方向或往复转动等动作。

如图1、2、3所示,所述锅体内胆22底部设有连接器25可与底座(图3)后部的驱动机构32插接联接,由驱动机构32提供动力驱动锅体内胆22转动,实现对锅内食材进行翻炒。

如图1、2所示,所述锅体内胆22与锅体外壳21之间至少设有一处以上用于支撑锅体内胆22转动的内胆前滚轴23或滑轮,所述锅体内胆22与锅体外壳2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日常清洁和维护。

如图1、3所示,所述底座(图3)中空支架31为中空结构为锅体(图2)提供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横卧支撑,所述锅体(图2)采用身大口小的设计,以上设计可使锅内食材在翻炒时不易落出锅体外。

如图1、2、3所示,所述中空支架31上和锅体外壳21上各设有两处以上配对的凹凸卡口34,便于锅体外壳21固定在中空支架31上,所述锅体(图2)的锅体外壳21上设有锅体提手26,便于人手拿动锅体。

如图1、3所示,所述底座(图3)上设有高低调节脚35,方便对锅体(图2)放置倾斜角度的大小进行调节。

如图1、2所示,所述锅体外壳21横向底部设有比常用炉头面积大的开口,便于使用各种外部热源通过此开口直接对锅体内胆22进行加热。

如图1、4所示,所述锅盖(图4)上设有电动搅拌弹力杆42,在盖上锅盖(图4)时电动搅拌弹力杆42伸进并紧贴锅体内胆22壁,通过转动电动搅拌弹力杆42加强翻炒效果,电动搅拌弹力杆42与盖体41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电动搅拌弹力杆42可以是单条或多条搅拌弹力杆结构,便于选择使用与维护。

如图1、4所示,所述锅盖(图4)上设有进料漏斗43,进料漏斗43与盖体41之间为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进料漏斗43可便于将食材配料等加入到锅体内胆22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