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用侧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879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床用侧栏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睡于床上的人从床的侧端摔落的床用侧栏杆,尤其涉及容易进行侧栏杆主体与可旋转地连结于该侧栏杆主体的臂之间的转动及固定的床用侧栏杆。



背景技术:

在床的侧端,为了防止睡于床上的患者从床摔落或辅助患者相对于床转移及离开以及床上的患者的上半身的竖立,侧栏杆(也称为侧栅栏)立设配置于所述侧端。此时,为了使该侧栏杆的长度变长来提高安全性,并且不妨碍人从床上离开及转移,使一部分能够绕垂直轴旋转,满足上述相反的功能。即,在现有的侧栏杆中,将主体固定在床侧部,使臂能够旋转地连结到该主体,从而使展开臂时的侧栏杆整体的长度变得足够长,通过使臂相对于主体旋转,从而使人离开床及转移时的动作变容易。

在该臂中,为了不使臂不慎旋转,在调节了臂相对于侧栏杆主体的角度后,能够固定在该角度。即,现有的床用侧栏杆具备用于固定该臂的锁定机构(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4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87732号公报

然而,现有的锁定机构由于无法由单手的动作来进行使臂旋转的操作与用于固定臂的旋转位置的操作,因此在调节了臂的角度后,存在忘记将该臂相对于侧栏杆主体固定,或者由于分开进行角度调节与固定(锁定)而作业不简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用侧栏杆,臂的角度的调节较容易,能够可靠地进行调节角度后的臂的固定,能够防止不慎解除固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床用侧栏杆配置于床的侧部,该床用侧栏杆的特征在于,具备:

侧栏杆主体,该侧栏杆主体立设于床的侧部;

臂,该臂连接于该侧栏杆主体的床长度方向的端部;及

连结部,该连结部连结所述臂与所述侧栏杆主体,且能够以垂直方向为旋转轴而使所述臂与所述侧栏杆主体相对旋转,

所述连结部具备:

锁定解除杆,该锁定解除杆在抑制所述臂的旋转的旋转抑制位置与允许所述臂的旋转的旋转允许位置之间摆动或移动;

臂侧锁定部件,该臂侧锁定部件与所述臂一起旋转;

主体侧锁定部件,该主体侧锁定部件卡合于所述臂侧锁定部件,且固定于所述侧栏杆主体;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所述旋转抑制位置上,阻止所述臂侧锁定部件与所述主体侧锁定部件的相对旋转,在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所述旋转允许位置上,允许所述臂侧锁定部件与所述主体侧锁定部件的相对旋转;及

安全锁定部件,该安全锁定部件在阻止所述锁定解除杆向所述旋转允许位置摆动的第一位置与允许所述锁定解除杆向所述旋转允许位置摆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该床用侧栏杆的特征在于,例如,

所述锁定解除杆具有第一凸部,

所述安全锁定部件具有向所述第一凸部侧突出的第二凸部,

所述安全锁定部件设置为在所述连结部的外表面上下滑动,

所述安全锁定部件位于下位置时,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阻止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摆动,

所述安全锁定部件位于上位置时,所述第二凸部移动到不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的上位置,允许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摆动。

另外,例如,

所述锁定解除杆具有绕水平旋转轴摆动的握持部,

所述安全锁定部件具有:销,该销配置于设置在所述臂侧锁定部件或所述主体侧锁定部件的第一孔内;支承销,该支承销配置在第二孔内,该第二孔设置于所述握持部,且在所述锁定解除杆位于所述旋转抑制位置时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孔正对的位置;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配置于所述第一孔内且在进入方向上对所述销施力;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配置于所述第二孔内且在进入方向上对所述支承销施力;及锁定解除按钮,该锁定解除按钮用于经由所述第二弹簧而在进入方向上推压所述支承销,

通过按压所述锁定解除按钮,使所述支承销前进,将所述销按回所述第一孔内,使所述握持部能够朝向所述旋转允许位置摆动,当所述握持部返回到所述旋转抑制位置时,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正对,所述销被所述第一弹簧施力而进入所述第二孔内,使所述握持部不能摆动。

另外,例如,所述安全锁定部件具有:盖部件,该盖部件在重叠于所述臂侧锁定部件或所述主体侧锁定部件的罩上的旋转抑制位置与旋转允许位置之间绕水平旋转轴摆动;与所述盖部件一起摆动的卡定部;及对所述盖部件向所述旋转抑制位置侧施力的弹簧,

所述锁定解除杆具有:升降移动而在该上位置使上端部从所述罩向上方露出的锁定解除按钮;及与所述锁定解除按钮一起升降的卡合部,

在所述盖部件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该凹部嵌合所述锁定解除按钮的从所述罩向上方露出的上端部,

该床用侧栏杆具有如下形状:在所述锁定解除按钮位于上位置时,所述卡定部能够通过所述卡合部,在所述锁定解除按钮下降时,所述卡合部能够下降来阻止所述卡定部的通过,阻止所述卡定部的摆动。

并且,例如,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

所述锁定机构具有:

滑动齿轮,该滑动齿轮通过所述锁定解除杆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偏斜,而被移动到下方,且与所述臂侧锁定部件一起旋转;

锁定齿轮部,该锁定齿轮部设置于所述主体侧锁定部件,且具备与所述滑动齿轮的所述齿啮合的齿;及

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对所述锁定解除杆向使其偏斜恢复的方向施力,且对所述滑动齿轮向上方施力,

在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所述第一位置上,所述滑动齿轮位于其上下移动区域的上端位置,并与所述锁定齿轮部啮合,

在所述锁定解除杆的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滑动齿轮位于所述锁定解除杆的上下移动区域的下端位置,并解除与所述锁定齿轮部的啮合。

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

在所述主体侧锁定部件具有向所述滑动齿轮施力而设置的柱销,

所述滑动齿轮在所述滑动齿轮的最大径部具有以沿所述滑动齿轮的周向呈波状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台阶,

所述柱销朝向所述滑动齿轮并进入,卡定于所述滑动齿轮的所述台阶,通过所述柱销使所述滑动齿轮向上方的移动暂时停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臂与侧栏杆主体的连结部设置锁定解除杆,并且设置限制锁定解除杆的动作的安全锁定部件,因此臂不会不慎转动,另外,在操作了锁定解除杆的状态下,能够使臂转动,因此能够容易由单手进行锁定解除、臂转动及锁定三个动作,因此臂的角度的调节较容易,另外,能够可靠地进行调节角度后的臂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栏杆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动作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动作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滑动齿轮75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滑动齿轮75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滑动齿轮75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安全锁定部件4及锁定解除杆5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安全锁定部件4及锁定解除杆5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上述侧栏杆的安全锁定部件4及锁定解除杆5的动作的图。

图10是表示侧栏杆主体1及臂2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侧栏杆主体1及臂2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上述侧栏杆主体1及臂2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栏杆的锁定部的图。

图14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15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16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17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部的图。

图22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23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24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25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图26是表示上述锁定部的动作的图。

符号说明

1:侧栏杆主体

2:臂

3:连结部

4:安全锁定部件

5:锁定解除杆

6:主体侧锁定部件

7:臂侧锁定部件

43,54:凸部

62,63:轴承

64:锁定齿轮部

73:动作杆

75:滑动齿轮

76:卡合部件

82:卡定部件

100:柱销

101:顶端部

104:锁定解除杆

105:安全锁定部件

107:罩

171:握持部

174:支承销

175:弹簧

176:锁定解除按钮

177:解除片

180:孔

181:压缩弹簧

182:销

183:解除条

184:卡合部

190:盖部件

191:水平旋转轴

192:扭矩弹簧

193:卡定部

194:凹部

195:锁定解除按钮

196:解除条

197:上端部

199: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1至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图10及图11是表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床用侧栏杆的立体图,图1至图3是表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床用侧栏杆所使用的连结部。如图10及图11所示,该侧栏杆具有立设于床的侧部的侧栏杆主体1与在该床长度方向的端部连结于该侧栏杆主体1的臂2。臂2在连结部3以垂直方向为旋转轴而能够相对旋转地连结于侧栏杆主体1。在侧栏杆主体1中,向下方突出的两个支承杆11、12相互平行地固定于沿侧栏杆主体1的下端的水平延伸的横杆1a。并且,该支承杆11、12被插入到筒状的支承筒(未图示)内,上述支承筒在床的侧部固定于床长度方向上分离的两处位置,侧栏杆主体1支承于所述支承筒。另外,侧栏杆主体1的支承杆11、12的中间部通过连结杆14连结,在该连结杆14的一端部通过拧紧固定旋钮13而能够经由连结杆14将支承杆11、12向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由此,通过固定旋钮13的拧紧,使支承杆11、12的下部向相反的方向偏斜,使支承杆11、12在支承筒内摩擦卡合于支承筒的内表面。这样一来,侧栏杆主体1固定地立设于床侧。

在侧栏杆主体1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杆1b在该图10的右端部向垂直下方平滑地屈曲,其顶端部向垂直下方延伸,构成旋转轴部1c。另一方面,臂2的图10所示的左端部成为嵌合杆1b的垂直的旋转轴部1c的旋转轴部2c,旋转轴部2c以能够使旋转轴部1c相对旋转且不会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嵌合。在侧栏杆主体1的横杆1a的臂2侧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轴部1d,在臂2的下端部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杆2a的侧栏杆主体1侧的端部设置有旋转轴部2d,旋转轴部2d以能够使旋转轴部1d相对旋转且不会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嵌合。通过这些旋转轴部1c、2c及旋转轴部1d、2d构成连结部3,臂2能够绕垂直轴旋转地支承于侧栏杆主体1。图11表示该臂2相对于侧栏杆主体1旋转的状态,图12是表示该臂2的旋转状态的俯视图。

图1至图3表示连结部3的结构的图。在连结部3的旋转轴部1d、2d内分别内装有主体侧锁定部件6及臂侧锁定部件7。主体侧锁定部件6的基部61固定于侧栏杆主体1的旋转轴部1d。另外,臂侧锁定部件7的基部71固定于臂2的旋转轴部2d。并且,基部71在俯视时与该基部61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孔,在该孔内嵌合有转动轴72。并且,该转动轴72通过设置于基部61的轴承62、63而能够绕垂直轴转动地被支承,并且,转动轴72固定于基部71并与基部71一起旋转。

并且,动作杆73以贯通转动轴72的中心部的方式而能够相对于转动轴72上下移动地插入转动轴72内。在该动作杆73的下端经由连结销74连结滑动齿轮75,该滑动齿轮75能够通过动作杆73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该滑动齿轮75的上半部朝向上方而呈缩径的桶形状,在该上半部的外表面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齿。另外,在基部61中,在动作杆73的上下移动区域的上端位置,因而在滑动齿轮75位于上位置时,在与该滑动齿轮75的形成有齿的齿轮面配合的位置形成有锁定齿轮部64。在该锁定齿轮部64形成有与滑动齿轮75的齿啮合的齿。通过该滑动齿轮75与锁定齿轮部64构成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阻止或允许臂侧锁定部件7与主体侧锁定部件6的相对旋转。

卡合部件76通过连结轴78而连结于动作杆73的上端。并且,在卡合部件76与转动轴72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81,通过该压缩弹簧81,相对于不上下移动的转动轴72,对卡合部件76向上方施力。

锁定解除杆5的下端通过转动轴51而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旋转轴部2d,从而在该卡合部件76附近配置锁定解除杆5。该锁定解除杆5的卡合部件76侧的端部平滑地弯曲成凸状来构成卡合部52。另一方面,卡合部件76的上表面平滑地弯曲成凸状来构成卡合面77。并且,能够使卡合部52与卡合面77接触地配置锁定解除杆5与卡合部件76。由此,当锁定解除杆5如图3所示偏斜时,其卡合部52与卡合面77接触,并与卡合面77稍微滑动摩擦,使卡合部件76克服压缩弹簧81的作用力而下降。另外,锁定解除杆5的上半部以能够放入食指的方式稍微凹陷来形成凹部53,容易使锁定解除杆5偏斜。该锁定解除杆5中的与凹部53相反一侧的部分形成有凸部54。

在旋转轴部2d的与锁定解除杆5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能够相对于旋转轴部2d上下移动的安全锁定部件4。该安全锁定部件4设置为相对于旋转轴部2d滑动而上下移动,在其中间部设置有凹部41。因此,例如,能够将拇指放入凹部41,通过该拇指使安全锁定部件4向上方滑动,或向下方滑动。安全锁定部件4的面向该凸部54的部分成为向凸部54侧突出的凸部43,在安全锁定部件4位于下降位置时,凸部43与凸部54抵接,阻止锁定解除杆5的偏斜。正面观察时,凸部43呈三角形,其下缘从凸部43的顶端朝着基端侧而向下方倾斜。因此,如图3所示,在安全锁定部件4位于上端位置时,即使锁定解除杆5偏斜,凸部43也不会与锁定解除杆5的凸部54抵接,而允许锁定解除杆5的偏斜。在凸部43的上缘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42,在旋转轴部2d与凸部43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82。该压缩弹簧82的下端部嵌合突起42,使压缩弹簧82不会从凸部42脱离。通过该压缩弹簧82,使安全锁定部件4始终向下方施力。然而,如图3所示,在锁定解除杆5偏斜的情况下,其凸部54位于凸部43的下缘倾斜面的下方,因此凸部43被凸部54阻挡,而不会下降。

图4至图6是表示滑动齿轮75的图,其(a)是从柱销100侧观察的侧视图,(b)是主视图,(c)是表示锁定解除杆5与柱销100对应的状态的图。滑动齿轮75呈桶型,中间部75b成为最大径。并且,在上半部75a中,上方以缩径的方式倾斜,如前所述,在该倾斜面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齿91。另外,在中间部75b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呈波状延伸的台阶92。下半部75C的下方以缩径的方式倾斜,在该下半部75c形成有孔93,通过在该孔93插入连结销74,连结动作杆73与滑动齿轮75。在旋转轴部1d中设置有柱销100,且该柱销100能够相对于滑动齿轮75进入避让,柱销100始终朝向滑动齿轮75而被适当的弹性部件(未图示)施力。在图4中,锁定解除杆5位于竖立的避让位置,滑动齿轮75位于上端位置,因此柱销100相对地位于下方位置,面向滑动齿轮75的下半部75c。图5中,是推动锁定解除杆5使其偏斜的状态,滑动齿轮75被推压到下方而位于下端位置。因此,相对而言,柱销100上升到滑动齿轮75的中间部75b,在波状的台阶92的稍微上方的位置上,柱销100的顶端部101与中间部75b滚动接触。因此,柱销100的顶端部101不会与台阶92卡合,而能够使滑动齿轮75的中间部75b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图6是从图5的状态到解除锁定解除杆5的压入的状态。由于弹簧81的作用力,滑动齿轮75要向上方移动,但柱销100的顶端部101与滑动齿轮71的台阶92卡定,柱销100的顶端部101位于台阶92的波的下止点并留在该位置。并且,若滑动齿轮75从该图6所示的状态进一步转动,柱销100的顶端部101越过台阶92,通过顶端部101形成的台阶92的卡定被解除,滑动齿轮75因弹簧81的作用力而上升。然而,滑动齿轮75的上半部75a的齿91与锁定齿轮部64的齿在其上端面彼此抵接,滑动齿轮75向上方的移动暂时停止。并且,当滑动齿轮75旋转时,滑动齿轮75的上半部75a的齿91与锁定齿轮部64的齿啮合,一方的齿的上端面落入另一方的齿谷,因此在滑动齿轮75进一步上升的位置上,滑动齿轮75向上方的移动停止。由此,柱销100与滑动齿轮75的关系成为图4的状态。该滑动齿轮75的齿91与锁定齿轮部64的齿的啮合例如能够通过每次使滑动齿轮75相对于锁定齿轮部64相对旋转30°来实现。

接着,对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图4及图7所示,在锁定解除杆5竖立的状态(未插入的状态)下,安全锁定部件4位于下端位置。在该状态下,卡合部件76、动作杆73及滑动齿轮75被压缩弹簧81推压而位于上端位置。此时,滑动齿轮75位于上端位置,因此该滑动齿轮75与设置于主体侧锁定部件6的锁定齿轮部64啮合。该锁定齿轮部64固定于主体侧锁定部件6,因此滑动齿轮75也不能旋转。因此,侧栏杆主体1与臂2无法相对旋转,例如,在床侧以沿该床侧呈一直线状地配置的状态固定。由此,侧栏杆主体1及臂2安全地具有作为栅栏的功能。在该情况下,安全锁定部件4位于其上端位置,因此该凸部43向锁定解除杆5侧突出,即使锁定解除杆5要向安全锁定部件4侧偏斜,锁定解除杆5的凸部54与凸部43抵接,锁定解除杆5无法偏斜。因此,即使与旋转轴部2c一起握持锁定解除杆5,锁定解除杆5也不偏斜,卡合部件76、动作杆73及滑动齿轮75也不下降,因此,滑动齿轮75与锁定齿轮部64的啮合不会被解除,臂2不会不慎地转动。由此,在这点上,由侧栏杆主体1及臂2构成的栅栏也是安全的。

接着,如图2及图8所示,在安全锁定部件4的凹部41例如放入拇指使安全锁定部件4向上方滑动。由此,在安全锁定部件4的凸部43的下方出现收纳锁定解除杆5的凸部54的空间。

之后,如图3及图9所示,例如当在凹部53放入食指,与旋转轴部2d一起握持锁定解除杆5时,锁定解除杆5的凸部54被收纳到形成于安全锁定部件4的凸部43的下方的空间内,锁定解除杆5向安全锁定部件4侧偏斜。通过该锁定解除杆5偏斜,卡合部52在偏斜面77滑动,且将卡合部件76推向下方,经由动作杆73使滑动齿轮75向下方移动。由此,滑动齿轮75的齿与锁定齿轮部64的齿的啮合被解除,臂侧锁定部件7的基部71能够相对于主体侧锁定部件6的基部61自由转动,进而,臂2能够相对于侧栏杆主体1自由转动。因此,在握住锁定解除杆5使其偏斜的状态下,使臂2转动到自由的角度,在该位置上停止锁定解除杆5的握持。

此时,如图5所示,柱销100的顶端部101与滑动齿轮75的形成中间部75b的呈波状延伸的台阶92的上方的平坦的周面的中间部75b的部分滑动接触。因此,无论滑动齿轮75是否与柱销100接触,该柱销100的顶端面101均能够在滑动齿轮75的中间部75b的平坦的圆周面上自由地滑动、转动。并且,当解除锁定解除杆5的握持时,如图6(c)所示,锁定解除杆5将卡合部件76推向下方的力消失,锁定解除杆5对卡合部件76的限制力消失。因此,卡合部件76通过压缩弹簧81而在上方受到作用力,动作杆73及滑动齿轮75也要向上方移动。然而,如图6(a)、(b)所示,柱销100的顶端部101收纳于滑动齿轮75的波状的台阶92的谷部,在该状态下确定滑动齿轮75的上下位置。另外,即使在滑动齿轮75作用要转动的微小应力,柱销100的顶端部101收纳于台阶92的谷部,滑动齿轮75以不仅不会上下移动,而且也不会旋转移动的方式被卡定。由此,臂2在非常靠近解除锁定解除杆5的握持时的位置附近(顶端部101向台阶92的波谷移动程度的转动)具有微小的卡定力而被保持。

之后,在由于某种原因,在臂2作用使臂2转动的方向的应力的情况下,图6所示的柱销100的顶端部101相对地在水平方向上越过台阶92,顶端部101到达滑动齿轮75的中间部75b的最大径部。因此,基于柱销100的滑动齿轮75的卡定消失,如图1及图4所示,通过压缩弹簧81的作用力使卡合部件76回到其上端位置,动作杆73及滑动齿轮75移动到其上端位置。因此,滑动齿轮75的齿与锁定齿轮部64的齿啮合,滑动齿轮75以不旋转的方式被锁定齿轮部64限制。由此,臂2在非常靠近解除锁定解除杆5的握持时的位置附近的位置被可靠地固定于侧栏杆主体1。由此,臂2固定于开位置,不会不慎地转动,因此患者能够安全地经由臂2打开的部位来上下床。

以上的臂2的动作例如能够通过仅将右手的拇指放在安全锁定部件4的凹部41,将食指放在锁定解除杆5的凹部53,握住锁定解除杆5,来使臂2转动或固定臂2。因此,相反侧的手使空闲的,因此能够用于支援护工等。另外,仅通过与锁定解除杆5一起握持安全锁定部件4,就能够解除锁定,能够使臂2转动,因此能够由单手就容易地进行锁定解除、臂转动及锁定三个动作。因此,臂的角度的调节较容易,另外,能够可靠地进行角度调节后的臂的固定。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至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另外,这些图表示图1~图3的卡合部件76的上方的部分。卡合部件76、动作杆73、滑动齿轮75、锁定齿轮部64等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的结构的图。锁定解除杆104能够握持握持部171使其绕旋转轴172摆动,其解除片177与解除条183的卡合部184卡合。另外,在安全锁定部件105在设置于臂2的孔180内设置有销182,该销182能够朝向锁定解除杆104进入避让,该销182通过压缩弹簧181而向进入孔180的方向施力。并且,在锁定解除杆104中,在阻止该臂2的旋转的第一位置上,在正对孔180的位置设置有孔173,在该孔173内设置有支承销174。该支承销174能够在孔173内朝向孔180往复移动,且经由弹簧175而被弹性弯曲的锁定解除按钮176按压。通过按下该锁定解除按钮176,支承销174按压销182,使销182从孔173内回到孔180内,使锁定解除杆104能够摆动。另一方面,在手指从锁定解除按钮176离开的状态下,当锁定解除杆104的握持部171回到水平位置时,在孔180与孔173正对时,销182被弹簧181施力,进入孔173内,将握持部171锁定为水平状态,阻止锁定解除杆104向上方转动。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13及图14所示,始终是安全锁定部件105的销182进入孔173内,阻止锁定解除按钮104的摆动,因此臂2不旋转。然而,如图15及图17所示,按下安全锁定部件105的锁定解除按钮176,使销182返回孔180内,由此,如图18所示,使锁定解除杆104能够摆动。因此,如图16及图19所示,当握住握持部171,使锁定解除杆104向上方摆动时,解除片177将解除条183按向下方,经由解除条183使卡合部件76(参照图1~图3)向下方移动。由此,如前述的图1~图3所示,滑动齿轮75(参照图3)相对于锁定齿轮部64的啮合被解除,臂2能够旋转。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及图17所示,握持部171处于水平的状态时,若按下按钮176,则销182避让,如图16及图19所示,能够抬起握持部171。因此,当经由握持部171抬起锁定解除杆104,解除片177压下解除条183,滑动齿轮75下降,基于锁定齿轮部64的限制被解除(参照图3),臂2的旋转锁定被解除。之后,为了使患者能够下床等,如图12所示,使臂2旋转来将床的侧栏杆打开所希望的角度。并且,当打卡锁定解除杆104时,通过弹簧81(参照图1~图3)的作用力,解除条183上升并回到原来的位置,如图20所示,锁定解除杆104回到原来的位置(握持部171为水平的位置)。解除条183的上升的同时,滑动齿轮75也上升并与锁定齿轮部64啮合,锁定臂2的旋转。此时,销182也嵌入孔173内,阻止锁定解除杆104的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起到了与前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接着,参照图21至图26,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锁定部件105的盖部件190以其基端部能够绕设置于连结部3的水平旋转轴191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盖部件190的顶端部的下表面倾斜,变薄,由手指支承顶端而容易使盖部件190向上方转动,并且,在盖部件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194。该凹部194是用于嵌合后述的锁定解除杆195的上端部197的空间。该盖部件190以成为水平状态的方式被扭矩弹簧192施力。扭矩弹簧192围绕水平旋转轴191,扭矩弹簧192的一端192a被夹持固定在设置于水平旋转轴191下方的固定部198,扭矩弹簧192的另一端192b固定于卡定部193,该卡定部193配置为在与盖部件190的主体部之间夹持水平旋转轴191。该卡定部193在与盖部件190之间夹着水平旋转轴191,且在相反侧的位置固定于盖部件190,当盖部件190绕水平旋转轴191向上方转动时,卡定部193向下方转动。此时,固定于固定部198与卡定部193的扭矩弹簧192在伸长的方向上具有弹力,因此始终对盖部件190在倒向水平的方向(图21中顺时针方向)上施加作用力。

固定部198固定设置于罩107的下方,但如图21所示,在该固定部198的附近配置有卡合部199。该卡合部199以立设于后述的锁定解除按钮195的上表面的方式固定,且与锁定解除按钮195一同升降。如图25及图26所示,该卡合部199由夹着卡定部193的转动区域且固定设置于该转动区域的两侧的部件199a与部件199b构成。部件199a、199b均为其上半部199aa、199ba比其下半部199ab、199bb在水平方向上伸出变大,该伸出方向成为相互相对的方向。因此,上半部199aa、199ba间的间隙比下半部199ab、199bb间的间隙小。并且,如图21所示,卡定部193向从水平旋转轴191延伸的方向伸出,如图25及图26所示,该伸出方向的基端部侧的部分193b的宽度变短,伸出方向的顶端部侧的部分193a的宽度变长。因此,当部分193a通过下半部199ab、199bb间的间隙时,不会通过上半部199aa、199ba间的间隙。然而,部分193b仍然通过上半部199aa、199ba间的间隙。

在连结部3的壳体内设置截面L字形的锁定解除按钮195,在该锁定解除按钮195的下端,解除条196以与锁定解除按钮195一体或分体固定的状态,以沿着铅直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锁定解除按钮195与解除条196能够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连结部3的壳体内。该锁定解除按钮195在其上端位置上,其上端部197从臂2的罩107向上方突出。该锁定解除按钮195的上端部197从罩107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嵌入到设置于盖部件190的凹部194内。

接着,对这样构成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床用侧栏杆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21、图22及图25(a)所示,安全锁定部件105的盖部件190在水平状态下重叠在罩107的上缘部,锁定解除杆104的锁定解除按钮195的上端部197嵌入盖部件190的凹部194内。接着,如图23及图25(b)、(c)所示,当使盖部件190向上方转动时,锁定解除按钮195的上端部197在罩107的上方露出。因此,如图24及图26(d)所示,在使盖部件190向上方摆动的状态下,当用手指等将锁定解除按钮195的上端部197向下方按入时,经由锁定解除按钮195使解除条196下降,且经由卡合部件76(参照图1~图3),而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解除臂2的旋转锁定,使臂2能够转动。

此时,通过从图25(a)到图25(c)的一系列动作,盖部件190向竖起方向约转动90°,但相对于该盖部件190隔着水平旋转轴191而固定于相反侧的卡定部193克服扭矩弹簧192的作用力,转动到水平旋转轴191正下方。并且,在盖部件190如图25(c)所示刚要直立前,卡定部193通过卡合部199的部件199a与部件199b之间的间隙。在该情况下,锁定解除按钮195位于上端位置时,卡定部193的部分193b与卡合部199的部件199a、199b的上半部199aa、99ba配合,卡定部193的部分193a与卡合部199的部件199a、199b的下半部199ab、199bb配合。因此,较宽的部分193a通过下半部199ab、199bb间的较大的间隙,较窄的部分193b通过上半部199aa、199ba间的较小的间隙。因此,当盖部件190直立时,卡定部193位于比卡合部199靠固定部198侧。并且,当锁定解除按钮195被按下而下降时,卡合部199也下降,如图24及图26(d)所示,相对于卡定部193相对地下降。这样一来,卡合部199的部件199a、199b的上半部199aa、199ba与卡定部193的部分193a在上下方向上配合。因此,卡定部193被扭矩弹簧192施力而始终要向上方转动,但卡定部193的部分193a无法通过上半部199aa、199ba间的间隙,而卡定于上半部199aa、199ba。因此,卡定部193卡定于下端位置,因此,保持盖部件190为直立的状态。由此,在按下锁定解除按钮195使臂2能够转动的状态下,如图24所示,盖部件190保持向上方直立的状态。

接着,使臂2旋转来将作为床的侧栏杆的臂2打开所希望的角度。之后,使手指从锁定解除按钮195离开。此时,滑动齿轮75被柱销100轻度地卡定(参照图6),因此滑动齿轮75不上升。然而,若稍微使臂2转动,则滑动齿轮75稍微转动,柱销100的顶端越过台阶92,基于柱销100的滑动齿轮75的卡定被解除。这样一来,通过弹簧81(参照图1至图3)的作用力,滑动齿轮75上升,与锁定齿轮部64啮合,锁定臂2。另外,如图23及图26(e)所示,通过滑动齿轮75的上升,使解除条196及锁定解除按钮195上升,上端部197从罩107向上方露出。并且,通过锁定解除按钮195上升,由此,卡合部199上升,如图26(f)所示,卡定部193通过卡合部199的部件199a、199b间的间隙,卡定部193的卡定被解除,成为能够转动的状态。因此,盖部件190也因扭矩弹簧192的作用力而向倒向水平的方向转动。由此,如图21所示,盖部件190回到水平的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起到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