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工具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44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工具变速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拖把及清洗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工具变速机构,尤其是借助该变速机构,在清洗和甩干脱水时产生两种不同速度。



背景技术:

旋转拖把是近几年出现的创新产品,通过拖把杆直接驱动固定在拖把头上的擦试物旋转,配合清洁桶实现擦试物的清洗和甩干脱水作业,不但有趣也减轻劳动强度,广受市场欢迎,也引起业者不断投入研发。如:申请号201120233442.2一种清洁工具,包括:拖把桶和拖把;拖把杆下端设有带擦拭物的拖把头,拖把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内、外杆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将拖把杆伸缩运动转化为拖把头的旋转运动;拖把桶中设有可转动的脱水篮。驱动机构是变速驱动机构;脱水时下压拖把杆,变速驱动机构以第一旋转速度带动拖把头旋转;清洗时以相同的速度下压拖把杆,变速驱动机构以第二旋转速度带动拖把头旋转,且第一旋转速度大于第二旋转速度。此技术中,变速驱动机构采用行星减速器,实现同轴心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以便从中心位置接入拖把驱动杆的旋转动力,直接驱动外围的脱水篮或减速后驱动洗涤盘旋转,实现高速甩干和低速清洗的目的。

采用行星减速器,技术成熟,但零件多,装配难度大,尤其工作在含砂量高的水体中,易对内齿圈造成伤害。如何提供一种零件少,适合于水下工作的清洁用减速机构,即成为本发明研究的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输出轴套设在输入轴外,形成同轴心结构,再借助齿轮链形成传动连接的清洁工具变速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清洁工具变速机构,包括能与拖把驱动杆轴接的输入轴、用以驱动擦试物旋转的输出轴、齿轮链、底壳和上盖;其特征是:输出轴套设在输入轴外形成同轴心结构,且均伸出上盖,输入轴高出输出轴端部锁固有轴接头,输出轴伸出上盖的端部定位有能承载擦试物旋转的旋转体;输入轴与输出轴间通过齿轮链传动连接;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和齿轮链轴定位在底壳与上盖之间。

所述齿轮链至少包括一初级齿轮、一末级齿轮和一双联齿轮;初级齿轮锁固在输入轴上、末级齿轮锁固在输出轴上,初级齿轮和末级齿轮分别与双联齿轮中一齿轮啮合,形成输入轴和输出轴间的变速传动连接。

所述输入轴插入底壳的轴座内,在底壳的轴座底部设置有一滚珠,支撑输入轴向下的力量。

所述上盖与旋转体接触面间设置有端面轴承。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支撑盘,该支撑盘等圆周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借助该定位孔能嵌套固定在清洁桶底部。

所述齿轮链为减速链,初级齿轮小于末级齿轮;旋转体为洗涤盘,该洗涤盘表面具有拨叉杆或波浪纹。

上述旋转体上开设有辐射状导水槽。

所述齿轮链为增速链,初级齿轮大于末级齿轮;旋转体为脱水篮,该脱水篮分布有脱水槽孔。

本发明利用输出轴套设在输入轴外侧,形成同轴心且同向的输入输出结构,满足拖把驱动杆驱动旋转体动作,而且采用两级齿轮链的变速,即可达到增速或减速的目的;增速且配套脱水篮,可实现增加高速离心甩干拖把擦试物上多余的水分;减速且配套洗涤盘,即可轻松带动拖把擦试物在水体中旋转,实现对擦试物的清洗;具有变速机构简单、体积小巧、增减速设计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减速清洗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2减速清洗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3减速清洗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4增速甩干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5增速甩干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6图5—Ⅰ放大图

其中

1—输入轴 11—轴接头 2—输出轴 3—齿轮链

31—初级齿轮 32—末级齿轮 33—双联齿轮 4—底壳

41—轴座 42—滚珠 43—支撑盘 44—定位孔

45—凸台 5—上盖 51—端面轴承 6—旋转体

61—洗涤盘 611—拨叉 62—脱水篮 621—脱水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例为减速清洗机构,也即减速提供拖把擦试物的清洗作业。

清洁工具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齿轮链3、底壳4和上盖5;输出轴2套设在输入轴1外形成同轴心结构,且均伸出上盖5,输入轴1高出输出轴端部锁固有轴接头11,借助该轴接头11与拖把驱动杆轴接,引入动力;输出轴2伸出上盖5的端部定位有能承载擦试物旋转的旋转体6;输入轴1与输出轴2间通过齿轮链3传动连接;输入轴1、输出轴2和齿轮链3轴定位在底壳4与上盖5之间。

所述齿轮链3至少包括一初级齿轮31、一末级齿轮32和一双联齿轮33,组成最为简单的变速机构;初级齿轮31锁固在输入轴1上、末级齿轮32锁固在输出轴2上,初级齿轮31和末级齿轮32分别与双联齿轮33中一齿轮啮合,形成输入轴1和输出轴2间的变速传动连接。更具体地说,作为洗涤变速用,齿轮链3为减速链,初级齿轮31小于末级齿轮32;旋转体6为洗涤盘61造型,该洗涤盘61表面具有拨叉杆611或波浪纹,借助拨叉杆611或波浪纹能带动拖把上的擦试物旋转,达清洗的目的;为了增加水流作用,在洗涤盘61上开设有辐射状导水槽,利用旋转将底部水流引入上部,冲刷擦试物,保证均匀洗涤和清洗的洁净度。

进一步,所述输入轴1插入底壳4的轴座41内,在底壳的轴座41底部设置有一滚珠42,支撑输入轴1向下的力量,与轴承具有同样的作用。另外,在上盖5与旋转体6接触面间,也即与洗涤盘61间,设置有端面轴承51,将洗涤盘61的受力导入上盖5及底壳4上,减轻输出轴2的负担。

如图2,输出轴2与末级齿轮32可以连体成型,简化装配流程;而输出轴2表面成型有花键段,洗涤盘61成型有与之配合的花键孔,直接套入形成定位结构。

如图1和图3,底壳4上设置有支撑盘43,该支撑盘43等圆周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44,借助该定位孔44能嵌套固定在清洁桶底部,与清洁桶间形成可拆卸关系,方便取下后清洁桶底空间。当然不排除将底壳4直接与清洁桶成型在一起的方案。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图5和图6,本实例为增速甩干机构,也即增速提供拖把擦试物高速旋转,实现甩干脱水的目的。

齿轮链3为增速链,也即初级齿轮31大于末级齿轮32,通过与双联齿轮33啮合,将输入轴1的动力传递给输出轴2,驱动输出轴2的高速旋转;此结构中,旋转体为脱水篮62,该脱水篮分布有脱水槽孔621。其它结构与上例基本相同,此结构中,底壳4既可以如实例一中的可拆卸结构,形成低位甩干结构;也可如图5中,底壳4设置在一清洁桶底部的凸台45,借助凸台45抬高脱水篮62的高度,甩出的水往低处流动,不影响甩干作业。而底壳4与凸台45的关系,既可以是可拆卸结构,也可以一体成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