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通荷台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8237阅读: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通荷台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单通荷台柜,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台柜是人们生活中放置在厨房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而现有的台柜功能较少,在人们使用时操作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单通荷台柜,通过加热装置,可以对其中一个储藏室进行加热,可以方便对一些熟食进行保温,保证饭菜的美味,通过设置制冷装置,可以起到保存其他物品的作用,防止物品变质,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将储藏室内部的温度传递到微控制器,然后微控制器将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人们操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通荷台柜,包括柜体、柜顶和柜门,所述柜体顶部与柜顶固定连接,所述柜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内部填充有保温棉,所述柜体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柜体一侧设有滑槽且柜门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隔板底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柜顶底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柜体内部设有储藏室,且所述储藏室设有两个,两个储藏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储藏室一侧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室一侧设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一侧设有制冷室,所述制冷室内部设有制冷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装置通过冷气导管与其中一个储藏室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加热导管与另一个储藏室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微控制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通过微控制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单通荷台柜,通过加热装置,可以对其中一个储藏室进行加热,可以方便对一些熟食进行保温,保证饭菜的美味,通过设置制冷装置,可以起到保存其他物品的作用,防止物品变质,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将储藏室内部的温度传递到微控制器,然后微控制器将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人们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通荷台柜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通荷台柜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柜体;2、隔板;3、柜顶;4、柜门;5、显示屏;6、控制面板;7、滑槽;8、第一温度传感器;9、保温棉;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加热导管;12、加热室;13、加热装置;14、微控制器;15、冷气导管;16、制冷装置;17、制冷室;18、储藏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单通荷台柜,包括柜体1、柜顶3和柜门4,所述柜体1顶部与柜顶3固定连接,所述柜体1内部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内部填充有保温棉9,所述柜体1一侧设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一侧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柜体1一侧设有滑槽7且柜门4与滑槽7滑动连接,所述隔板2底部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8,所述柜顶3底部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0,所述柜体1内部设有储藏室18,且所述储藏室18设有两个,两个储藏室之间通过隔板2隔开,所述储藏室18一侧设有加热室12,所述加热室12内部设有加热装置13,所述加热室12一侧设有微控制器14,所述微控制器14一侧设有制冷室17,所述制冷室17内部设有制冷装置16。

所述制冷装置16通过冷气导管15与其中一个储藏室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3通过加热导管11与另一个储藏室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1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6通过微控制器14与显示屏5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3和制冷装置16通过微控制器14与显示屏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单通荷台柜,工作时,通过加热装置,可以对其中一个储藏室进行加热,可以方便对一些熟食进行保温,保证饭菜的美味,通过设置制冷装置,可以起到保存其他物品的作用,防止物品变质,同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将储藏室内部的温度传递到微控制器,然后微控制器将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便于人们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