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套及带有该杯套的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030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套及带有该杯套的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套及带有该杯套的杯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杯子来盛装液体,其形状为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这样的结构,便于手拿,同时还可以减缓散热;为了使使用者可以方便的、单手拿起杯子,通常杯子的体积设计的都比较小。由于玻璃和陶瓷的质地较好,且制造的杯子较为美观,因此,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玻璃和陶瓷制作杯子的杯体,同时还包括有保温杯;众所周知,玻璃和陶瓷都是易碎品,且保温杯外表面喷涂的图案。使用者在使用由玻璃、陶瓷等易碎品制成的杯子时,或者在使用保温杯是,如果不小心将杯子打落在地,就很有可能会损坏杯子,使其破碎,同时保温杯的外表面也会被磕坏或刮擦导致掉漆,造成杯子使用寿命缩短,进而使水杯无法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种杯套,以防止杯子在掉落时磕坏或刮擦导致掉漆,但目前的杯套多为一体设计,并在材质上不能对杯子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351515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杯套,,该杯套包括套身和底座,套身和底座连为一体,套身的内径与所使用的茶杯的外径相同;底座外径与套身的外径相同,在底座上开有若干个用于过滤茶水的滤孔,底座的外端两侧设置有滤茶水起到支撑作用的突起部Ⅰ和与突起部Ⅰ相同的突起部Ⅱ。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第一防震功能,橡胶是一种地质柔软,具有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是一种良好的隔震材料;第二隔热功能,橡胶的导热能力较差,是一种常用的隔热材料;第三滤茶功能,通过底座上的滤孔,将茶叶和水分离开来。当该一体式结构的杯套在使用时,仍存在杯子易被磕坏或刮擦导致掉漆的问题,造成杯子使用寿命缩短。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杯套及带有该杯套的杯具,使其具有可拆分式的结构特征,且能够有效对杯子产生防摔、防撞击的功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杯套及带有该杯套的杯具,其结构设计合理,大大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杯套,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有效的保护杯子面受撞击和漆面破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杯套,包括套身和底座,所述的套身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底座内表面设置有杯体支撑部,所述套身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部I。

本实用新型杯套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且通过将套身和底座组合使用,可以适用于同一直径尺寸的各种容量杯子,也可拆分使用,相比现有的杯套,其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同时底座上漏水孔的设置,能够增加对底座的保护作用,且通过漏水孔有效排水杯套内积存的水,避免因水存积过长而导致杯身生锈;杯体支撑部的设置能够对杯子底部产生更佳的保护作用,更好的保护杯子面受冲击和漆面的破坏,延长杯子的使用寿命;防滑部I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杯套相比现有的普通的杯套能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

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螺接、卡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使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水孔数量为1~30个。

优选的,所述漏水孔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增加漏水孔的数量,也能够使杯套内通风性更好,避免杯套内因积水而增加细菌的滋生。

进一步的,所述的杯体支撑部包括依次呈环形排列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为条形凸起,每个所述条形凸起的一个端部均朝向底座的中心位置。

结合现有杯子产品的结构特征,将杯体支撑部设计为上述分布情况,使得本实用新型杯套中的杯体支撑部对杯子的支撑效果更佳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身为硅胶套身,所述的底座为硅胶底座。

采用硅胶套身和硅胶底座的结构设计,能够更好的更好保护杯子免受撞击与漆面破坏,延长杯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与水平面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部II。

为了进一步增加放置有杯子的杯套,在置于水平面时,增加杯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放置杯子掉落,增加了防滑部II结构,使得套有本实用新型杯套的杯子置于桌面时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滑部I和防滑部II均为圆形凸起、斜纹凸起、环形凸起、竖直凸起、字母凸起和花纹凸起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防滑部I为圆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身外表面设置有餐具固定部,所述餐具固定部呈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向滑槽竖直中线延伸的两个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餐具固定部的数量为1~10个。

优选地,所述餐具固定部的数量为1个或2个。

通过在套身的外表面设置上述结构的餐具固定部,有效的解决了冲泡以及饮用过程中勺子放置的问题,而且不会对勺子自身或者周围的桌面造成污染,保证了饮食的安全和房间的整洁,与此同时,使用者还可将握持杯子的手指放于两个餐具固定部上,起到进一步隔热防烫的效果。进一步说,所述弧形突起的底面形状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改善杯套的外观,使使用者更容易接受。

一种带有杯套的杯具,包括杯体和杯套,所述的杯套为上述的杯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杯套结构设计合理,且套身和底座采用组合式连接,可根据需求做拆卸使用,能够适用于所有底部直径为同一尺寸的杯子,对杯子起到保护的同时,使杯子能更加稳定地立于桌面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身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套身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底座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杯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套身;2、底座;3、漏水孔;4、杯体支撑部;5、防滑部I;6、餐具固定部;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杯套,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包括套身1和底座2,所述的套身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漏水孔3,所述底座内表面设置有杯体支撑部4,所述套身外表面设置有防滑部I5。

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为螺接、卡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使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水孔数量为1~30个。具体的所述漏水孔数量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或7个。优选地,所述的漏水孔数量为2个、3个或4个。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杯体支撑部包括依次呈圆形排列的凸起呈环形排列的凸起。

由于多数杯子呈圆柱体,本实用新型杯套为匹配杯子结构特征,也设计为中空的圆柱体,进一步的所述杯身设计成两端带有开口的圆柱体,且底座连接在杯身的一个端部,在杯子装入本实用新型杯套内时,为了进一步增加杯子的稳固性,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杯体支撑部,上述杯体支撑部的结构特征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可为多个环形凸起等相等同作用的替换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为条形凸起,每个所述条形凸起的一个端部均朝向底座的中心位置。上述为凸起形状的优选方案,该凸起也可为圆形凸起、环状凸起、椭圆形凸起、菱形凸起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直接替换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套身为硅胶套身,所述的底座为硅胶底座。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与水平面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部II。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滑部I和防滑部II均为圆形凸起、斜纹凸起、环形凸起、竖直凸起、字母凸起和花纹凸起中的一种。

除上述所列举的凸起类型外,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等同替换的起到增大摩擦力的形状凸起,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的套身外表面设置有餐具固定部6,所述餐具固定部呈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向滑槽竖直中线延伸的两个挡板7。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餐具固定部的数量为1~10个,具体的,所述餐具固定部的数量为1个、2个、3个或4个,优选地,所述餐具固定部的数量为2个。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有杯套的杯具,包括杯体和杯套,所述的杯套为上述的杯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