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
折叠椅,轻便、可叠放功能的座椅,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最初用于军事用途。常用语各类培训机构、各级学校、公共场所、医院、餐厅、酒店、公司、家庭等场所。现有市场上的折叠椅,有如中国专利号: 201020530810.5,专利名称为折叠椅公开:包括靠背及连接两旁侧的斜杆,所述两旁侧斜杆的下部分别与H形支杆的两旁侧杆相铰接,所述H形支杆两旁侧杆的上部与座板前部两旁侧相铰接,所述座板两旁侧设有滑槽,所述两斜杆内侧面上分别设有可镶入滑槽滑移以利于座板前部向上翻转实现折叠的凸扭,这种折叠椅设计了滑槽,这样增加了生产加工时所需要的工艺步骤,而且在展开和收折的时候容易产生刺耳的响声。
技术实现要素:
: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叠椅,包括坐板,所述坐板两旁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位于坐板同侧的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一端与坐板的前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脚的旁侧联接有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一端与坐板的后端部相铰接,所述连接片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脚中部相联接;两连接片一端间联接有用于支撑第二支撑脚的支撑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片为一弧形片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脚与坐板的连接点到支撑片与坐板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1加上支撑片与坐板的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2等于第一支撑脚与坐板的连接点到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点间的距离L3加上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片与坐板的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2大于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两旁侧均联接有一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内侧端联接有一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
1、可以快速的完成折叠及展开的工作。
2、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3、生产步骤少,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半收折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半收折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细节描述中,组件符号会标示在随附的图示中成为其中的一部份,并且以可实行该实施例之特定范例描述方式来表示。这类实施例会说明足够的细节俾使该领域的一般技艺人士得以具以实施。阅者须了解到本实用新型中亦可利用其他的实施例或是在不悖离所述实施例的前提下作出结构性、逻辑性、及电性上的改变。因此,下文之细节描述将不欲被视为是一种限定,反之,其中所包含的实施例将由权利要求范围来加以界定。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折叠椅100,包括坐板10,所述坐板两旁侧均设置有第一支撑脚20和第二支撑脚30,位于坐板同侧的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中部相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一端与坐板的前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脚的旁侧联接有一连接片40;所述连接片一端与坐板的后端部相铰接,所述连接片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脚中部相联接;两连接片一端间联接有用于支撑第二支撑脚的支撑管50,在折叠椅展开状态时,第一支撑脚的后侧面与支撑管想接触,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所述连接片为一弧形片体。
参考说明书附图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脚与坐板的连接点到支撑片与坐板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1加上支撑片与坐板的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2等于第一支撑脚与坐板的连接点到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点间的距离L3加上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4,更进一步的,支撑片与坐板的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2大于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连接点到支撑片与第二支撑脚的连接点间的距离L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两旁侧均联接有一连接片,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1、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内侧端联接有一连接片,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图4、图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