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水箱及具有其的饮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51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平衡水箱及具有其的饮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衡水箱及具有其的饮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水机均具有加热功能,一般饮水将冷水加热后储存在储水箱中供饮用者取用。在饮水机中,加热冷水的过程是在储水箱中完成的,并且在加热完成冷水之后,储水箱具有保温热水的功能。然而,饮水机的储水箱中储存的热水有限,在多人连续取水时,储水箱中的储水量无法满足多人取水的需求,在取完了出水箱中的热水之后,必须等待饮水机继续将冷水加热完成之后才能再次取热水,无法及时地为取水者提供饮用热水。为了让取水者能够及时、连续地取热水引用,因而市场上出现了即时加热冷水的饮水器,但是储水箱仍沿用了旧的水箱样式,这样就导致了在连续加热冷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无法及时排出而积存在水箱内部,以至于影响饮水器经常故障而进行检修,影响了取水者正常的饮水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水箱及具有其的饮水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饮水器在连续加热冷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无法及时排出而积存在水箱内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衡水箱,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间隔设置,第一水箱上设有第一 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二水箱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用于输入冷水,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口用于输出热水,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还设有供第二水箱内的水蒸汽流入第一水箱内的蒸汽流通通道,其中,第一进水口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二进水口的高度,且蒸汽流通通道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水口的高度。

可选地,平衡水箱由下箱体和上箱盖组装构成,下箱体分隔形成第一水箱的内腔和第二水箱的内腔,上箱盖与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之间连接处的分隔板间隔设置以形成蒸汽流通通道。

可选地,第一水箱上还设有回水口,回水口与用于输入冷水的管路连通,当第一水箱内的冷水水位位于第一进水口与蒸汽流通通道之间时,回水口输出冷水。

可选地,第一水箱内设有隔离围壁,隔离围壁绕回水口设置以隔离回水口,且隔离围壁的高度位于第一进水口的高度与蒸汽流通通道的高度之间。

可选地,第一水箱的底部包括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第一底部和第二底部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一底部高于第二底部,回水口和隔离围壁设置在第一底部上,第一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底部上。

可选地,隔离围壁内设有用于安装防干烧浮球开关的第一安装孔,防干烧浮球开关检测第一水箱内的冷水水位高度位于第一进水口的高度与隔离围壁的高度之间时,第二出水口输出热水。

可选地,第一底部上还设有第三出水口,隔离围壁设置在第三出水口与回水口之间,第三出水口用于向制冷设备输出冷水,以提供饮用冰水。

可选地,第二水箱的底部内侧面为倾斜面,第二出水口开设在该倾斜面的低位置处。

可选地,第二水箱上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第二安装孔,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进水口处的热水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水器,包括平衡水箱和加热装 置,该平衡水箱为前述的平衡水箱,其中,加热装置的进水口与平衡水箱的第一出水口连通,加热装置的出水口与平衡水箱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当从第一水箱输出的冷水经过加热之后输入第二水箱,然后热水经由第二出水口输出,此时在第二水箱内就会形成一股上升的水蒸汽,该水蒸汽在上升至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的蒸汽流通通道时,由于第二水箱内部受热,因此第二水箱内的气压大于第一水箱内的气压,水蒸汽通过蒸汽流通通道由第二水箱流入第一水箱内,且水蒸汽在第一水箱内遇冷液化为水滴滴入冷水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饮水器在连续加热冷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无法及时排出而积存在水箱内部的问题,保证了热水的出水供给量,杜绝了水蒸汽对饮水器中水流路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水箱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水箱的实施例的打开上箱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0、第一水箱;11、第一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回水口;

14、隔离围壁;15、第一安装孔;16、第三出水口;20、第二水箱;

21、第二进水口;22、第二出水口;23、第二安装孔;24、连接孔;

100、下箱体;110、第一底部;120、第二底部;210、底部内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平衡水箱包括第一水箱10和第二水箱20,第一水箱10与第二水箱20间隔设置,第一水箱10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第二水箱20具有第二进水口21和第二出水口22,第一进水口11用于输入冷水,第一出水口12与第二进水口21连通,第二出水口22用于输出热水,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之间还设有供第二水箱内的水蒸汽流入第一水箱内的蒸汽流通通道,其中,第一进水口11的高度高于或等于第二进水口21的高度,且蒸汽流通通道的高度高于第一进水口11的高度。

当从第一水箱10输出的冷水经过加热之后输入第二水箱20,然后热水经由第二出水口22输出,此时在第二水箱20内就会形成一股上升的水蒸汽,该水蒸汽在上升至第一水箱10与第二水箱20之间的蒸汽流通通道时,由于第二水箱20内部受热,因此第二水箱20内的气压大于第一水箱10内的气压,水蒸汽通过蒸汽流通通道由第二水箱20流入第一水箱10内,且水蒸汽在第一水箱10内遇冷液化为水滴滴入冷水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饮水器在连续加热冷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无法及时排出而积存在水箱内部的问题,保证了热水的出水供给量,并且当第二水箱20内的水蒸汽储存量过大时就会由于水蒸汽压强的变化而影响饮水器内部的水流路的流向,应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水箱,则杜绝了水蒸汽对饮水器中水流路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水箱由餐具级别的塑料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平衡水箱由下箱体100和上箱盖(未图示)组装构成,下 箱体100分隔形成第一水箱10的内腔和第二水箱20的内腔,上箱盖与第一水箱10和第二水箱20之间连接处的分隔板间隔设置以形成蒸汽流通通道。上箱盖盖设在下箱体100上,并通过热熔胶工艺将上箱盖与下箱体100固定连接。水蒸汽借助热力上升的动力向上升,并且水蒸汽遇冷之后液化,从而实现了水蒸汽的循环回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平衡水箱第一进水口11的进水量大于第一出水口12的出水量,当冷水不断从第一进水口11流入第一水箱10内时,第一水箱10内的水位不断升高,为了防止冷水充满整个第一水箱10的内部,因此,第一水箱10上还设有回水口13,回水口13与用于输入冷水的管路连通,当第一水箱10内的冷水水位位于第一进水口11与蒸汽流通通道之间时,回水口13输出冷水。这样既保证了第一水箱10内的供水量,也保证了第一水箱10的水位不会超过蒸汽流通通道而导致冷水由蒸汽流通通道直接灌进第二水箱20内,消除了水蒸汽被冷水阻隔的威胁,同时防止了用来加热冷水的石英加热器直接遇冷而爆裂的事故发生。

具体地,第一水箱10内设有隔离围壁14,隔离围壁14绕回水口13设置以隔离回水口13,且隔离围壁14的高度位于第一进水口11的高度与蒸汽流通通道的高度之间。当冷水从第一进水口11不断流入第一水箱10内部,水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冷水的水位在某一时刻高于回水口13了,由于隔离围壁14的阻隔,冷水不会从回水口12回流到输水管路中,一旦冷水水位没过了隔离围壁14而到达回水口12,此时冷水从回水口13回流至输水管路中,然后和输水管路中的冷水一起在由第一进水口11流入。

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水箱10利用水位差因素对第一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以及回水口13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设计,因此,第一水箱10的底部包括第一底部110和第二底部120,第一底部110和第二底部120之间形成台阶结构,第一底部110高于第二底部120,回水口13和隔离围壁14设置在第一底部110上,第一出水口12设置在第二底部120上。这样使得回水口13与第 一出水口12之间具有固定的高度差。并且,第一底部110上还设有第三出水口16,隔离围壁14设置在第三出水口16与回水口13之间,第三出水口16用于向制冷设备输出冷水,以提供饮用冰水。为了使冷水能够从第三出水口16输出,并使得冷水不会在第一底部110上积存,因此,在第一底部110上开设了一个导流槽,该导流槽为倾斜向第二底部120的斜槽,第三出水口16设在该斜槽的槽底上,并且位于槽底高度角度的一端。这样使得第三出水口16的出水高度略低于回水口13,并且,第一底部110上的积水均可由导流槽流道第二底部120。

如图2和图5所示,隔离围壁14内的第一底部110上设有用于安装防干烧浮球开关的第一安装孔15,防干烧浮球开关检测第一水箱10内的冷水水位高度位于第一进水口11的高度与隔离围壁14的高度之间时,第二出水口22输出热水。为了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加热冷水的加热装置的工作,也更加准确地防止加热装置出现干烧情况,因此,利用防干烧浮球开关对第一水箱10的水位进行检测。由于在饮水器停止工作,即饮水器不提供热水时,第一水箱10、第二水箱20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加热装置形成了连通器结构,此时,第一水箱10的水位高度与第二水箱20的水位高度相等,加热装置中始终储存着水而不会发生干烧。

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将流入第二水箱20内的热水全部输出,因此,第二水箱20的底部内侧面210为倾斜面,第二出水口22开设在该倾斜面的低位置处。

如图4所示,第二水箱20上设有用于安装温度传感器的第二安装孔23,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进水口22处的热水温度,通过检测第二进水口21输出水的温度,并实时地将检测到的水温显示出来,使用者通过观察该显示的温度,就能够判断加热装置是否工作正常,例如,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第二进水口21的水温接近室温,则说明加热装置基本未对冷水进行加热,此时基本可以确定加热装置发生了故障,需要进行修理。

当需要对平衡水箱进行更换时,平衡水箱上可以不包括防干烧浮球开关, 在更换完成平衡水箱后再将防干烧浮球开关重新安装上去;当然也可以在平衡水箱上先安装好防干烧浮球开关,将平衡水箱与防干烧浮球开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换。同理,在更换平衡水箱时,平衡水箱上可以不包括温度传感器,在更换完成平衡水箱后再将温度传感器重新安装上去;也可以在平衡水箱上先安装好温度传感器,将平衡水箱与温度传感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口21为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二安装孔23安装进其中一个第二进水口21之后,为了同时也对另一个第二进水口21内的水温进行检测,此时通过连接孔24将相互并联的温度传感器的两个检测部固定,每个检测部伸进相应的第二进水口21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饮水器。该饮水器包括平衡水箱和加热装置,该平衡水箱为前述的平衡水箱,其中,加热装置的进水口与平衡水箱的第一出水口12连通,加热装置的出水口与平衡水箱的第二进水口21连通。具体地,该饮水器还包括制冷装置,通过该平衡水箱的第三出水口16箱制冷装置输水,从而对水进行制冷,并最终为取水者提供冰水饮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