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合关节及带有该折合关节的儿童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19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合关节及带有该折合关节的儿童餐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餐椅,特别涉及一种儿童餐椅中的折合关节。



背景技术:

由于儿童的体型不同于成年人,使得儿童用餐时不能使用一般的餐椅,而需使用专门为其量身定做的儿童餐椅以协助其与成人共同用餐,以及方便成年人照料喂食。在各种儿童餐椅中,可折叠儿童餐椅由于可按实际需要随时打开或折叠,从而使用携带均相当方便,而且折叠后体积小占用的空间位置少,使得其使用越发广泛。

在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公告号为202775326U的中国专利中写到的《儿童餐椅用关节结构及应用有该关节结构的儿童餐椅》中,所采用的关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两者之间通过定位盘锁定,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地面接触、起支撑作用的支撑管,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角度较大时,支撑管在其径向方向受力较大,容易发生弯曲和折断,使得整个儿童餐椅损坏,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此,本申请人对其进行了改进,在公告号为204764531U的中国专利中写到的《一种改进关节调节机构及其儿童餐椅》中,在限位铁片组与限位盘的改进下实现支撑架最大张开角度的限位,排除了安全隐患,增大了使用寿命,但是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限位最大张开角度且结构简单的折合关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合关节,包括互相枢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管套以及与第一管套相连接的第一圆形凹腔,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管套以及与第二管套相连接的第二圆形凹腔,第一管套的端部设有第一抵触部,第二管套的端部设有第二抵触部,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旋转张开过程中互相靠拢并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相抵触时,限制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动,从而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张开成最大角度,使得支撑管张开成最大角度,减少了支撑管因张开角度太大而造成弯曲和折断的概率,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寿命;第一抵触部和第二抵触部分别设置在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上,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折合关节的强度,从而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抵触部上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抵触部上设有卡接块,当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相抵触时,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配合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相抵触时,卡接槽与卡接块相配合卡接,减少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分离的概率,提高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卡接块与卡接槽径向设置,增大了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的抵触面积,提高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抵抗外力的能力,提高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折合关节还包括罩设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的罩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设置罩体,减少了灰尘或杂物落在卡接槽和卡接块上而影响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外力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造成损坏的概率,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折合关节的连接稳定性;罩体的设置,使得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在罩体内转动,完成抵触卡接和分离的过程,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起到了固定作用,减少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分离的概率,提高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在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相互卡接的过程中将人夹到,提高了折合关节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罩体与第二连接件相接触的表面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配合卡接的第一卡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罩体与第二连接件之间采用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孔相配合卡接,使得罩体与第二连接件同步转动,提高了罩体的连接稳定性;减少了罩体任意转动而出现未将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罩住的概率,也减少了罩体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发生相对滑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摩擦损失,提高了罩体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圆形凹腔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圆形凹腔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槽,第一圆形凹腔与第二圆形凹腔之间设有定位盘,定位盘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外凸起的、且刚好能卡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定位块,在定位盘与第一圆形凹腔之间迫使定位盘向第二连接件一侧运动趋势的弹性件,定位盘同时卡接在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盘的设置,对折合关节张开角度进行锁定,且使折合关节张开成不同角度,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安全性和适用于不同环境的能力。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圆形凹腔外表面设有按扣,所述按扣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二圆形凹腔内的的按压柱,且所述按压柱能在外力作用下将作用力传递给所述定位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按扣的设置,方便控制定位盘的滑动,从而方便控制折合关节的解锁和锁定,提高了实用性。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容置所述按扣的扣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扣槽的设置,使按扣在扣槽中滑动,使定位盘受力均匀,不易损坏,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按扣起到了保护作用,防止外力对其造成损坏,从而提高了按扣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按扣四周壁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扣槽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的第二卡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卡扣与第二卡孔相卡接,从而将按扣限制在第二连接件上不易脱离,方便人们操作。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圆形凹腔内部垂直延伸有第一导向柱,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柱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套设于第一导向柱上,对弹簧起到了限位作用,不易发生偏移二而导致损坏,从而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儿童餐椅。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儿童餐椅,包括有支撑管,所述儿童餐椅还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合关节,所述支撑管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管套和第二管套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抵触部与第二抵触部在折合关节张开过程中相互抵触,从而使折合关节张开成最大角度,提高了折合关节的使用安全性,卡接槽与卡接块配合卡接,提高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包覆有罩体,提高了对折合关节的保护能力和对人的安全性能,定位盘的设置,对折合关节的张开角度进行锁定和解锁,使折合关节张开成不同角度,提高了折合关节的实用性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定位盘与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连接件与定位盘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第二连接件与定位盘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折合关节的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折合关节与支撑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件;11、第一圆形凹腔;111、第一定位槽;12、第一管套;13、第一抵触部;131、卡接槽;14、第一导向柱;141、第一中心孔;2、第二连接件;21、第二圆形凹腔;211、第二定位槽;22、第二管套;23、第二抵触部;231、卡接块;2311、凹槽;2312、筋板;24、第二导向柱;241、第二中心孔;25、扣槽;26、穿孔;27、第一卡孔;28、第二卡孔;3、罩体;31、第一卡扣;4、定位盘;41、定位块;42、贯孔;43、环形卡槽;5、按扣;51、按压柱;52、第二卡扣;6、弹簧;7、支撑管;8、限位板;9、螺纹孔;10、折合关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折合关节,参见图1,折合关节10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一连接件1一端为第一圆形凹腔11,第一圆形凹腔11周壁均匀设有第一定位槽111,第一圆形凹腔11中心处垂直延伸有第一导向柱14,第一导向柱14上设有第一中心孔141;第一连接件1的另一端为第一管套12,第一管套12内设有限位板8,第一管套12外壁开设有螺纹孔9,第一管套12上还设有第一抵触部13,第一抵触部13上开设有卡接槽131。

参见图2和图3,在第一圆形凹腔11内还安装有定位盘4,定位盘4与第一圆形凹腔11之间安装有弹性件,优选为弹簧6,定位盘4上设有与弹簧6配合的环形卡槽43,弹簧6套设在第一导向柱14上,定位盘4上设有供第一导向柱14穿过的贯孔42。

参见图4和图5,折合关节包括第二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2的一端为第二圆形凹腔21,第二圆形凹腔21外表面设有扣槽25,扣槽25内设有四个穿孔26,还设有四个第二卡孔28,在扣槽25外设有第一卡孔27,在第二圆形凹腔21周壁上均匀设有第二定位槽211,在第二圆形凹腔21中心处垂直延伸有第二导向柱24,第二导向柱24上设有第二中心孔241,在扣槽25中安装有按扣5,按扣5上设置有多根按压柱51,按扣5上还设有第二卡扣52,第二卡扣52与第二卡孔28相配合卡接;第二连接件2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管套22,第二管套22内设有限位板8,第二管套22外设有螺纹孔9,第二管套22上还设有第二抵触部23,第二抵触部23上设有卡接块231,卡接块231的两侧设有凹槽2311,凹槽2311中设置有筋板2312,提高了卡接块231的强度。

参见图6,在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上套设有罩体3,罩体3内壁设有第一卡扣31,第一卡扣31与第一卡孔27配合卡接,使罩体3固定在第二连接件2上,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通过销钉(图中未画出)穿过第一中心孔141和第二中心孔241互相枢接。

自然状态下,在弹簧6的作用下定位盘4的定位块41卡设在第一定位槽111和第二定位槽211中,使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位置相互锁定,不能移动;按动按扣5时,按压柱51与定位盘4相抵触,并将定位盘4下压,使定位盘4克服弹簧6作用力而靠近第一连接件1,直至定位盘4脱离第二连接件2,完全进入第一连接件1内,解除对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锁定,此时转动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直至第一抵触部13与第二抵触部23相抵触,卡接槽131与卡接块231相配合卡接,则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张开成最大角度,提高了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稳定性,受到外力时不易发生分离,转动过程中由于罩体3与第二连接件2同步转动,从而使罩体3能一直将第一抵触部13与第二抵触部23罩住,避免将人夹到,同时罩体3的设置提高了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的连接稳定性,然后撤去对按扣5的压力,定位盘4在弹簧6的回复力作用下复位,使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的位置相互锁定,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折合关节的张开角度,而由于按扣5的第二卡扣52与第二卡孔28配合卡接,从而使按扣5限位在第二连接件2上,不会脱离。

实施例二:一种儿童餐椅,参见图7,包含有支撑管7和实施例一中的折合关节,支撑管7插接在第一管套12和第二管套22中,通过螺钉(图中未画出)穿过螺纹孔9将支撑管7限位在第一管套12和第二管套22中,提高了儿童餐椅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