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28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保健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枕。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记忆棉枕头或乳胶枕,虽然有良好的塑形效果和回弹功能,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透气、防止人体头颈部睡眠中所产生的多汗、出汗问题;市场上现有的荞壳枕头虽然可以解决人体头颈部睡眠中所产生的多汗、出汗的问题,却没有良好的塑形外观和记忆回弹功能。

如何能解决传统荞壳枕头外观塑形不好,又能解决传统记忆棉枕或乳胶枕排汗透气问题,是本发明人一直潜心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枕,其结构简单,外观塑形好,且可以解决排汗透气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健枕,其中包括具有塑形功能的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具有吸汗功能的枕头垫,所述枕头垫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本体由记忆棉或亲水棉或乳胶或乳胶棉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垫由棉制材料枕头套和设于枕头套内的田荞壳、苦荞壳、茶叶、乌拉草、决明子、薰衣草、樟木球、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或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枕头本体的上表面由位于前部的第一圆弧面和位于后部的第二圆弧面连接构成,所述第一圆弧面、第二圆弧面均为前、后端凹下中间拱起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弧面的高度低于第二圆弧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底形状与枕头本体的上表面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为多个。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凹槽均匀分布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保健枕通过在具有塑形功能的枕头本体上表面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安装有具有吸汗功能的枕头垫,这样设计出来的枕头结构简单,既解决了传统荞壳枕头外观塑形不好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记忆棉枕和乳胶枕排汗透气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不仅塑形效果美观,拥有记忆慢回弹功能,又兼备荞壳枕头天然、良好的透气、排汗效果,使用中使人类不会因天气变化等原因出现头颈部出汗、闷热等不舒适的症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一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一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二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二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三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三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四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四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一结构包括具有塑形功能的枕头本体1,该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由记忆棉材料制成,也可以为亲水棉或乳胶材料或乳胶棉材料制成。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为平面。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一个凹槽2,凹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选择用长方形。凹槽2内安装有具有吸汗功能的枕头垫3,枕头垫3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平齐。枕头垫3由棉制材料枕头套4和设于枕头套4内的田荞壳、苦荞壳、茶叶、乌拉草、决明子、薰衣草、樟木球、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本实施例中枕头套4内选择装有田荞壳。

使用时,枕头垫3安装于枕头本体1上表面的凹槽2内,使用者头枕在枕头垫3的上面即可,其既解决了传统荞壳枕头外观塑形不好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记忆棉枕和乳胶枕排汗透气的问题。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二结构包括具有塑形功能的枕头本体1′,该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由记忆棉材料制成,也可以为亲水棉或乳胶材料或乳胶棉材料制成。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为前、后端凹下中间拱起的圆弧面。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一个凹槽2′,凹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选择用长方形,凹槽2′的槽底为与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形状对应的圆弧面,凹槽2′内安装有具有吸汗功能的枕头垫3′,枕头垫3′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平齐。枕头垫3′由棉制材料枕头套4′和设于枕头套4′内的田荞壳、苦荞壳、茶叶、乌拉草、决明子、薰衣草、樟木球、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本实施例中枕头套4′内选择装有田荞壳。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三结构包括具有塑形功能的枕头本体1″,该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由记忆棉材料制成,也可以为亲水棉或乳胶材料或乳胶棉材料制成。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由位于前部的第一圆弧面5″和位于后部的第二圆弧面6″一体连接构成的圆弧面,第一圆弧面5″、第二圆弧面6″均为前、后端凹下中间拱起的圆弧面。且第一圆弧面5″的高度低于第二圆弧面6″的高度。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设有一个凹槽2″,凹槽2″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选择用长方形,凹槽2″的槽底为与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形状对应的圆弧面,凹槽2″内安装有具有吸汗功能的枕头垫3″,枕头垫3″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平齐。枕头垫3″由棉制材料枕头套4″和设于枕头套4″内的田荞壳、苦荞壳、茶叶、乌拉草、决明子、薰衣草、樟木球、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本实施例中枕头套4″内选择装有田荞壳。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实施例四结构包括具有塑形功能的枕头本体1″,该实施例中枕头本体1″由记忆棉材料制成,也可以为亲水棉或乳胶材料或乳胶棉材料制成。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由位于前部的第一圆弧面5″和位于后部的第二圆弧面6″一体连接构成的圆弧面,第一圆弧面5″、第二圆弧面6″均为前、后端凹下中间拱起的圆弧面。且第一圆弧面5″的高度低于第二圆弧面6″的高度。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呈左右均布有两个凹槽7″,凹槽7″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选择用长方形,凹槽7″的槽底为与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形状对应的圆弧面,两个凹槽7″内分别安装有具有吸汗功能的枕头垫8″,枕头垫8″的上表面与枕头本体1″的上表面平齐。枕头垫8″由棉制材料枕头套9″和设于枕头套9″内的田荞壳、苦荞壳、茶叶、乌拉草、决明子、薰衣草、樟木球、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本实施例中枕头套9″内选择装有田荞壳。

上述图3至图8所述的实施例使用方法均与图1、图2所述实施例的使用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保健枕通过在具有塑形功能的枕头本体的上表面设置凹槽,并在凹槽内安装有具有吸汗功能的枕头垫,这样设计出来的枕头既解决了传统荞壳枕头外观塑形不好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记忆棉枕和乳胶枕排汗透气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不仅塑形效果美观,拥有记忆慢回弹功能,又兼备荞壳枕头天然、良好的透气、排汗效果,使用中使人类不会因天气变化等原因出现头颈部出汗、闷热等不舒适的症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