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9323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热水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已有的电热水瓶单台虽然可以设定多个存水保持温度,但是在设定后,只能以某一个温度(即设定温度)出水。而对于同一地点同时具有90摄氏度以上泡茶、泡面和60摄氏度冲奶粉的需求,以及介于两温度之间其它温度的即时用水需求,不能较好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热水瓶,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即时输出两种不同水温的水,并可将此两种温度的水进行适量调配混合,以实现介于两温度之间的其它温度即时用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于所述瓶体内且相互隔离的第一贮水腔和第二贮水腔;

用于加热所述第一贮水腔内的水的第一电加热器;

用于加热所述第二贮水腔内的水的第二电加热器;

用于将所述第一贮水腔或第二贮水腔内的水抽送至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泵。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出水泵共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用于将所述第一贮水腔内的水抽送至所述出水口的第一出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二贮水腔内的水抽送至所述出水口的第二出水泵。

所述第一出水泵的控制电路和第二出水泵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

所述第一电加热器的加热电路与所述第一出水泵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所述第二电加热器的加热电路与所述第二出水泵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

所述第一贮水腔和第二贮水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水温测量器,还包括与该水温测量器相连的温度显示单元。

该电热水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贮水腔内的水泵入所述第二贮水腔内的注水泵,所述第二贮水腔隔离设置在所述第一贮水腔的内顶部,该注水泵的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出水泵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而且注水泵只有在第一贮水腔内的水沸腾过以后,才可以启动。

所述第二贮水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贮水腔相连通的溢流口。

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贮水腔相通的加水口。

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蒸汽排放口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器、第二电加热器、出水泵和注水泵的控制面板。

所述出水泵和注水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单向阀。

本申请的优点是:本申请将常规电热水瓶的内部空间隔离成两个单独的贮水区域,并对这两个贮水区域分别进行温度控制,使用不同的按钮,可实现由同一水瓶根据需求即时输出两种不同水温的水,并可将此两种温度的水进行适量调配混合,以实现介于两者之间的其它温度的用水,以适应泡茶、冲奶等多种水温即时用水需求,而且吸取现有市场产品的实用功能,兼具用电、高温等安全和保温、便利操作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热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瓶体,2-出水口,3-第一贮水腔,4-第二贮水腔,4a-溢流口,5-第一电加热器,6-第二电加热器,7-第一出水泵,8-第二出水泵,9-注水管,10-加水口,11-蒸汽排放口,12-控制面板,13-第一水温测量器,14-第二水温测量器,15-液位窗,16-电源,17-第一出水管,18-第二出水管,19-支撑转盘,20-提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申请这种电热水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与传统电热水瓶相同的是,该水瓶也包括其内带有贮水容腔的瓶体1,该瓶体1包括位于其顶部的瓶盖部分(将瓶盖视为该瓶体的一部分),而且瓶体1的顶部(即所述瓶盖部分)设置出水口2、加水口10、蒸汽排放口11。瓶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瓶内水位的液位窗15,瓶体1的底部设置电源16和支撑转盘19,所述电源16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是连接市电的电源线。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所述瓶体1内的贮水容腔被隔离成两部分,分别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贮水腔3和第二贮水腔4。并在第一贮水腔3的底部设置第一电加热器5,以对第一贮水腔3内的水进行加热。同时在第二贮水腔4的底部设置第二电加热器6,以对第二贮水腔4内的水进行加热。两贮水腔分别独立加热。此外,还设置有三个水泵,分别为第一出水泵7、第二出水泵8和注水泵。其中,第一出水泵7的进水端与第一贮水腔3连通,第一出水泵7的出水端和该电热水瓶的上述出水口2之间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7,以用于将第一贮水腔3内的水从出水口2泵出。而第二出水泵8的进水端与第二贮水腔4连通,第二出水泵8的出水端和该电热水瓶的上述出水口2之间连接有第二出水管18,以用于将第二贮水腔4内的水从出水口2处泵出。因在图1中所述注水泵的结构恰好被第一出水泵7遮挡,故注水泵的结构在图中未能示出。该注水泵的进水端与第一贮水腔3连通,而出水端连接有一根通至第二贮水腔4的注水管9,从而使得该注水泵能够通过该注水管9将第一贮水腔3内的水泵入第二贮水腔4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贮水腔3用于贮存较高温度的水(只设98℃一档),而第二贮水腔4用于贮存较低温度的水(水温可设多档,上限为98℃,本例中设45℃、60℃、85℃、98℃四档供选)。

而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泵7的控制电路和第二出水泵8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第一电加热器5的加热电路与第一出水泵7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第二电加热器6的加热电路与第二出水泵8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第二出水泵8的控制电路和注水泵的控制电路互锁配合。而且注水泵只有在第一贮水腔3内的水沸腾过以后,才可以启动。如此设置至少具有以下四方面优点:

1、防止第一出水泵7和第二出水泵8同时运行,而从出水口2同时流出不同温度的水,影响使用者对泵出水温的判断。

2、避免在第二出水泵8从第二贮水腔4泵出用水时,注水泵将第一贮水腔3中的低温水注入第二贮水腔4中,从而导致泵出用水的实际水温低于所需水温。

3、确保两个贮水腔内的水在没有加热达到设定温度时,不能泵出。

4、确保只有沸腾过的第一贮水腔3内的水才可以被注水泵抽入第二贮水腔4。

而且,该电热水瓶还设置有两个水温测量器以及与这两个水温测量器相连的温度显示单元,两个水温测量器分别为第一水温测量器13和第二水温测量器14。其中,第一水温测量器13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贮水腔3内的水温。第二水温测量器14用于测量第二贮水腔4内的水温。使用者可通过温度显示单元直接获知第一贮水腔3和第二贮水腔4内的水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贮水腔3的容积远大于第二贮水腔4的容积,而且第二贮水腔4隔离设置在第一贮水腔3的内顶部。相当于在常规电热水瓶本身的主贮水腔内再隔离设置一个辅贮水腔。

为了防止注水泵向第二贮水腔4内泵入的水量过多,本实施例在第二贮水腔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贮水腔3相连通的溢流口4a。当第二贮水腔4被注满水后,多余的水会通过该溢流口4a回流至第一贮水腔3中。

考虑到第二贮水腔4内的水可以通过注水泵从第一贮水腔3中获取,故本实施例将该电热水瓶的加水口10设置在仅与第一贮水腔3直接相通的瓶体顶部位置(即瓶盖部位),也就是说,加水口10并不与第二贮水腔4直接相通。

而且该电热水瓶还设置用于监测第二贮水腔4中水位的水位监测器、与该水位检测器相连的水位报警系统,当水位监测器监测到第二贮水腔4的水位在注水泵运行一定时间后仍低于设定值时,系统断电,水位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提示需要加水。

所述第一电加热器5、第二电加热器6、第一出水泵7、第二出水泵8和注水泵的控制和设定通过一个带有操作按钮和显示屏的控制面板12完成,该控制面板12设置在瓶体1的顶部(即瓶盖部位)。上述的温度显示单元为集成在该控制面板12上的所述显示屏。该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第一贮水腔3和第二贮水腔4的水温以及各水泵和加热器的运行状态等参数。另外,该控制面板上还设有儿童锁、再沸腾等功能按钮。

为了防止水倒流,本实施例在第一出水泵7、第二出水泵8和注水泵的出水端均设置了单向阀。

再结合图1所示,现将本实施例这种电热水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外部补水通过加水口10只注入第一贮水腔3,合盖后(开盖再合即认为是进行了补水操作),第一电加热器5对第一贮水腔3中的水加热,直至沸腾后8秒停止加热。2秒钟后,注水泵运行而向第二贮水腔4注水N秒,至第二贮水腔4上部溢流口4a有溢出(第一贮水腔3内的水未经沸腾,不得泵往第二贮水腔4)。之后第二电加热器6开始自动工作(之前不工作),确保第二贮水腔4内水温达到第一设定温度(本实施例中该设定温度为98摄氏度)并保持在该第一设定温度待用,而第一贮水腔3中的水自然冷却保持在其设定温度(比如60摄氏度)待用。待用状态下,若收到用水请求,则第一出水泵7或第二出水泵8根据出水按钮指示的要求对应开启(二者互锁,只能单一运行)。若第二出水泵8自上次注水泵工作N秒后累计工作达到M秒后结束,3秒内如无持续用水需求,注水泵启动向第二贮水腔4补充M+2秒的水量至溢流。接着,第二贮水腔水温确认控制程序启动,必要时进行加热,将水温控制保持在设定值,第二电加热器开启时(第二贮水腔水温在未达设定值前),第二出水泵控制电路处于锁定不工作状态。为防止烧干,第一出水泵、第二出水泵以及注水泵的进水端取水口均保持5mm水位高度,并且当第一水温测量器13和第二水温测量器14之中任一测量温度值大于102摄氏度或100摄氏度持续保持时间超过正常值+P秒,系统断电并报警出错。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