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3594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具多数仅具有一种功能,有的只能用于火锅,有的只能用于烧烤,还有的仅能用于蒸煮或炒菜,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餐饮行业发展的需求。现有的锅具在装盛的比较满时,使用者在端盛时容易发生滑落,造成食材的泼洒从而造成浪费,严重时还有可能发生烫伤。

现有技术中的同时适用于火锅和烧烤的锅具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采用多层结构,一种是一半火锅一半烧烤。多层结构的锅具,每层分层加热,同时实现火锅和烧烤的功能,此种锅具结构复杂、生产制造成本高,使用时需要分层加热,能耗较高。采用火锅和烧烤各占一半的锅具,由于火锅和烧烤对温度的需求各不相同,采用相同火力对分成两半的同一锅食物加热,要么会造成火力太大,火锅溢锅的现象,要么会造成火力太小,烧烤速度太慢的现象。同时,因为要将一口锅分成两半,对锅的生产制造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由铜铸造而成,由锅沿、火锅区和烧烤区组成,所述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的倒圆台;所述的锅沿设置在火锅区上表面周围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开口的圆台,烧烤区设置在火锅区下表面中心开设的圆孔上,所述的烧烤区上、下表面分别与火锅区上、下表面共面。

所述的锅沿边缘设有折边。

所述的折边和锅沿的夹角为90-170度。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所述的火锅区上表面的直径和下表面直径的比例为76:63;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的直径和下表面的直径的比例为32:37;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的直径和火锅区上表面的直径的比例为8:19。

所述火锅区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8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由铜铸造而成,生产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同时满足使用者对火锅和烧烤的需求;(3)本实用新型烧烤区设在中间,火锅区围在烧烤区周围,充分考虑了不同料理方式对火力的需求,最大化的利用了能源;(4)本实用新型锅沿边缘设有折边,很好的克服了现有锅具在端盛时容易滑落的技术问题;(5)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处热源两处使用,节约了能源;(6)本实用新型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防止烧烤油顺淌入火锅内,影响口味及防止食物在烧烤时滑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锅沿,2-火锅区,3-凹槽,4-烧烤区,5-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由铜铸造而成,由锅沿、火锅区和烧烤区组成,所述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的倒圆台;所述的锅沿设置在火锅区上表面周围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开口的圆台,烧烤区设置在火锅区下表面中心开设的圆孔上,所述的烧烤区上、下表面分别与火锅区上、下表面共面。

所述的锅沿边缘设有折边。

所述的折边和锅沿的夹角为90度。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所述的火锅区上表面直径为380mm,下表面直径为315mm;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直径为160mm,下表面直径为185mm。

所述火锅区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80mm。

实施例2

一种具有火锅和烧烤功能的锅具,由铜铸造而成,由锅沿、火锅区和烧烤区组成,所述的火锅区为上表面开口、下表面中心开设有圆孔的倒圆台;所述的锅沿设置在火锅区上表面周围且与火锅区上表面共面;所述的烧烤区为下表面开口的圆台,烧烤区设置在火锅区下表面中心开设的圆孔上,所述的烧烤区上、下表面分别与火锅区上、下表面共面。

所述的锅沿边缘设有折边。

所述的折边和锅沿的夹角为170度。

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上设有凹槽。

所述的火锅区上表面直径为190mm,下表面直径为157.5mm;所述的烧烤区上表面直径为80mm,下表面直径为92.5mm。

所述火锅区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