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68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纸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纸盒。



背景技术:

餐厅中的餐纸盒多是功能单一,或将少量的功能融为一体,往往是餐纸盒、牙签、菜单和笔等分别放置或不放,导致桌面脏乱,影响就餐心情,此外,餐厅的名片往往单独发放,这样就给人们的就餐和餐厅的工作及宣传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现有的餐纸盒更换及取拿餐纸不方便,比如现有的一些餐纸盒,需要更换餐纸时,需要将盖体整体拿到才能安装,之后进行组装时需要找到切合口才能盖合完成,费时费力,并且在餐纸盒翻倒时,有盖体和餐纸容纳盒分开的隐患,需要重新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纸盒,目的是便于更换取拿餐纸,且便于菜单的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餐纸盒,包括餐纸盒主体,所述餐纸盒还包括盖板和设于餐纸盒主体侧壁的菜单卡槽,所述盖板设有抽纸口,所述餐纸盒主体的两侧壁顶端设有滑槽,所述盖板的两边与两个滑槽连接且可沿滑槽来回运动。

所述餐纸盒主体内设有将餐纸导向抽纸口的顶纸机构。

所述顶纸机构包括顶板、弹簧、底板和对称设于弹簧两侧的两个曲轴连杆,所述底板与餐纸盒主体的底部内侧壁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所述曲轴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

所述底板与餐纸盒主体的底部内侧壁为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有套接于弹簧内的底柱。

所述餐纸盒主体还设有名片卡槽、笔筒和牙签盒。

所述抽纸口为十字型槽口结构。

所述餐纸盒主体的底端设有底座。

所述餐纸盒主体的顶端面为倾斜结构。

所述盖板上设有推拉凸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餐纸盒更换取拿餐纸,且便于菜单、牙签、名片和笔的放置,不仅具备普通餐纸盒的功能,还充分利用了空间,是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餐纸盒,不仅具有简单美观的效果,而且还达到了一物多用、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纸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餐纸盒主体,2、盖板,3、菜单槽,4、抽纸口,5、滑槽,6、顶板,7、弹簧,8、底板,9、曲轴连杆,10、底柱,11、螺栓,12、笔筒,13、名片卡槽,14、牙签盒,15、底座,16、凸起结构,17、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餐纸盒,包括餐纸盒主体1,该餐纸盒还包括盖板2和设于餐纸盒主体1侧壁的菜单卡槽3,述盖板2设有抽纸口4,餐纸盒主体1的两侧壁顶端设有滑槽5,盖板2的两边与两个滑槽5连接且可沿滑槽5来回运动。

通过盖板2的两边沿两个滑槽5来回滑动来开闭餐纸盒主体1的开口,需要放入更换的餐纸时,将盖板沿滑槽拉出,当打开的开口满足放入条件时,放入餐纸,然后将餐纸一端拉出抽纸口,将盖板沿滑槽封闭开口即可。此种结构开闭方便,且不易出现餐纸盒翻倒导致餐纸倒出或者餐纸盒出现分体现象。为了便于手动推拉盖板,盖板2上最好设有推拉凸起结构16。餐纸盒主体1的顶端面最好为倾斜结构,设计成倾斜的好处是在拿纸时方便拿取,省去了手部弯曲的动作,设计更具人性化。当然,为了避免菜单放置在菜单槽中不便观看的问题,可以在菜单槽远离盖板的一侧边设置挡板17,菜单放入菜单槽并通过挡板支撑,便于放置和查看。

为了满足餐纸盒多功能性的需求,餐纸盒主体1还设有名片卡槽13、笔筒12和牙签盒14。具体设置时,可以将名片卡槽13、笔筒12和牙签盒14设置于盖板与滑轨配合形成的餐纸容纳腔体内部,此种设置需要打开盖板才能使用,不便于使用和查看;较好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将名片卡槽13、笔筒12和牙签盒14设置于餐纸盒主体1同一边侧的置物结构中,其位于盖板与滑轨配合形成的餐纸容纳腔体的外侧,此种设置便于取拿和存放,且便于查看。为了方便人们在各个方向上抽取餐纸,抽纸口4可以为十字型槽口结构。餐纸盒主体1的底端最好设有底座,目的是减少餐纸盒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保持了餐纸盒的清洁。

餐纸盒具体参数设置可以为:餐纸盒的整体尺寸是225×170mm,倾斜角度为70°,餐纸盒主体尺寸为192×144×36mm,该尺寸保证大多数的餐巾纸都适用,提高了本新型餐纸盒的适用广度,放置明片的卡槽尺寸为56×26×59mm,放置牙签的桶槽直径为D=29mm,H=16mm,笔筒直径为D=13mm,H=90mm。

为了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达到最大空间的利用率,餐纸盒主体1内设有将餐纸导向抽纸口4的顶纸机构。较好的是,顶纸机构包括顶板6、弹簧7、底板8和对称设于弹簧7两侧的两个曲轴连杆9,底板8与餐纸盒主体1的底部内侧壁连接,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顶板6和底板8连接,曲轴连杆9的两端分别与顶板6和底板8连接。餐纸放置于顶板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抽取餐纸后,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推动顶板向上运动,同时带动曲柄连杆伸长运动,直到餐纸被抽尽为止,曲柄连杆起到辅助顶板运动及保持顶杆导向运动到抽纸口。为了方便该顶纸机构的卸取方便,并且保证该顶纸机构的稳定性,底板8与餐纸盒主体1的底部内侧壁为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可以在底板以及餐纸盒主体1的底部内侧壁设置螺纹孔,通过螺栓11依次穿过底板8和餐纸盒主体1底部内侧壁的螺纹孔进行固定。此外,底板8上设有套接于弹簧7内的底柱10。底柱的长度应满足要求,其长度最好为弹簧长度的一半,目的是限制弹簧的压缩限度,保证弹簧的寿命。具体设置时,该餐纸盒顶纸机构的主要尺寸如下:底板尺寸为50×30×2mm,螺纹孔外径D=2mm,螺纹孔与螺纹孔之间的长度L1=20mm,L2=40mm,弹簧高度为36mm,有效圈数15,钢丝直径为1mm,底柱的高度为H=18mm,直径D=5mm。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