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72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冷暖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领域,具体地,涉及冷暖杯。



背景技术:

杯子是我们日常的必需品,现有技术中,维持水杯中液体的温度大多使用保温杯,但是保温杯只能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水杯中液体的温度,且现有技术中的水杯只能加热但无法冷却盛放的液体,加热也需要相应的加热底座,不方便使用者外出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杯子只能保温一段时间,而且杯子只能加热但无法冷却盛放的液体,加热也需要相应的加热底座,不方便使用者外出携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对杯子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冷却,而且方便使用者携带的冷暖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暖杯,所述冷暖杯包括:杯盖、杯体、底座、半导体制冷器、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单刀双掷开关和调节钮,所述杯盖、所述杯体和所述底座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包括:第一端、中间端、第二端和闸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中间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相连,所述第二电源并联在所述第一电源的两端构成组合电路,且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相连,所述第二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容腔,所述组合电路的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中,且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外表面与所述杯体的底端紧密接触,所述底座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调节钮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且所述调节钮与所述闸刀相连,所述调节钮能够通过滑动带动所述闸刀滑移至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冷暖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面上,且分别与所述组合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相连;所述第二指示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的一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冷暖杯还包括:风扇机构,所述杯盖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容腔,且所述第二容腔贯通所述杯盖,所述风扇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中,且所述风扇机构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容腔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杯盖的上端还铰接有盖子,所述盖子与所述杯盖相配合,可以盖合在所述杯盖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杯盖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风扇开关,所述风扇开关与所述风扇机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暖杯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接在所述杯体的外侧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杯体下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保温层,且所述杯体伸出所述保温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充电接口,所述第一电源与一个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另一个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暖杯通过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组合电路,其中组合电路中的半导体制冷器来对所述杯体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流入方向来改变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和制热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钮至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来间接地调节所述单刀双掷开关,从而改变所述组合电路中接入哪个电源,通过交替接入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来改变所述半导体制冷器中电流的流入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制冷端和制热端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可以根据需要对所述杯体中的液体进行制冷或者加热,而且方便使用者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冷暖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冷暖杯的杯体和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冷暖杯上风扇机构的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提供的冷暖杯上组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体 2保温层

3底座 4调节钮

5充电接口 6杯盖

7风扇机构 8风扇开关

9盖子 10第一容腔

L1第一指示灯 L2第二指示灯

E1第一电源 E2第二电源

K单刀双掷开关 A半导体制冷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暖杯,所述冷暖杯包括:杯盖6、杯体1、底座3、半导体制冷器A、第一电源E1、第二电源E2、单刀双掷开关K和调节钮4,所述杯盖6、所述杯体1和所述底座3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电源E1、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依次通过导线连接构成回路,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包括:第一端、中间端、第二端和闸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E1的负极相连,所述中间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相连,所述第二电源E2并联在所述第一电源E1的两端构成组合电路,且所述第二电源E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源E1的正极通过导线相连,所述第二电源E2的正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底座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容腔10,所述组合电路的元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10中,且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的制冷外表面与所述杯体1的底端紧密接触,所述底座3的侧面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调节钮4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且所述调节钮4与所述闸刀相连,所述调节钮4能够通过滑动带动所述闸刀滑移至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暖杯通过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组合电路,其中组合电路中的半导体制冷器A来对所述杯体1进行加热或者制冷,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流入方向来改变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的制冷端和制热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节所述调节钮4至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端,来间接地调节所述单刀双掷开关K,从而改变所述组合电路中接入哪个电源,通过交替接入所述第一电源E1和所述第二电源E2,来改变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中电流的流入方向,从而改变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制冷端和制热端的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可以根据需要对所述杯体1中的液体进行制冷或者加热,而且方便使用者携带。

为了使用者能够更加直观的查看所述第一电源E1和所述第二电源E2哪个接入到所述组合电路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暖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L1和第二指示灯L2,如图4,所述第一指示灯L1和所述第二指示灯L2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侧面上,且分别与所述组合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L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E1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相连;所述第二指示灯L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E2的负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L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指示灯L1和所述第二指示灯L2的颜色不同,则可以更加直观的辨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暖杯还包括:风扇机构7,如图3,所述杯盖6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容腔,且所述第二容腔贯通所述杯盖6,也就是所述杯盖6为环形柱体,所述风扇机构7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中,其中所述风扇机构7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容腔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风扇机构7中扇叶的连接中心相连,不影响扇叶的转动,所述扇叶分别水平设置,扇叶旋转产生的风向所述杯盖6的下端吹,有利于对所述杯体1中盛放的液体进行冷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杯盖6的上端还铰接有盖子9,所述盖子9与所述杯盖6相配合,可以盖合在所述杯盖6的上端,需要保温时,则将所述盖子9盖合在所述杯盖6的上端,还可以阻挡灰尘落入所述杯体1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杯盖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风扇开关8,所述风扇开关8、所述风扇机构7和风扇电源依次电连接构成回路,其中所述风扇电源给所述回路提供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暖杯还包括保温层2,所述保温层2套接在所述杯体1的外侧面上,所述保温层是冬天时,可以保温所述杯体1中盛放的液体,在夏天中,可以减少液体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A的制冷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杯体1与所述底座3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比如可以为卡扣连接,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杯体1与所述底座3之间为螺纹连接,如图2,所述第一容腔10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杯体1下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保温层2,且所述杯体1伸出所述保温层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螺纹式连接不仅方便拆卸,而且连接也很牢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电源E1和所述第二电源E2都为可充电电源,为了方便使用者对所述第一电源E1和所述第二电源E2进行充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充电接口5,所述第一电源E1与一个所述充电接口5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E2与另一个所述充电接口5电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