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落地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9504阅读:4010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落地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住宅用落地窗,特别是可以展开为阳台的窗户,属于建筑及建筑装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家是的栖息之所,是自己营造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挡风避雨,遮阳隔音,保护自己不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因素侵扰。说是相对的独立,是因为不可能完全脱离外界的环境而独自生活,需要室内室外能有一个合理的交流与互换。在这个小环境中,需要有合适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还要有适合自己的声音环境。

窗户不只是用来看一看外面风光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的质量,但目前住宅用窗户功能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开合方式也主要是对开方式和推拉方式,功能比较单一。

如果能将窗户改造成可用折叠开合的落地长使其具有阳台的功能,不仅可以使住宅增加空间,还能让居住者接受光照、吸收新鲜空气、进行户外锻炼、观赏、纳凉、晾晒衣物,使人足不出户也能欣赏到大自然中最可爱的色彩,呼吸到清新且带着花香的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以上下折叠开合的落地窗,当该窗户关闭时,功能与现有的普通窗户相同,而当该窗户被打开时,则可形成一面半封闭的阳台,其目的是利用打开的窗户形成一面阳台,从而增加住宅的空间。

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落地窗,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内的落地窗框和窗体;窗体分上窗体和下窗体,上窗体与下窗体之间通过窗体铰链相连接,下窗体通过下窗铰链与落地窗框连接;上窗体通过长连杆及短连杆与落地窗框连接;长连杆与短连杆通过连杆铰链铰接;在窗体两侧设有侧护栏,侧护栏通过护栏铰链与落地窗框相连接。

上窗体和下窗体为上下折叠式结构,最大的折叠角度为直角。

短连杆与长连杆均能够向内折叠。

上下窗体向外完全打开后,上窗体和下窗体垂直,形成半封闭的阳台。

上下窗体向内完全关闭后,上窗体和下窗体伸直处于同一平面,并与建筑墙体贴合,形成全封闭的窗户。

在长连杆的连杆主体内侧装有把手。

当上下窗体打开时,侧护栏与上窗体和下窗体贴合,并通过插销与下窗体固定连接。

侧护栏底部带有折边。

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折叠式落地窗,具有如下优点:

1.该实用新型可同时兼顾窗户与阳台两种功用,关闭时与普通窗户相同,可起到密封、保暖、采光及隔音等作用;打开之后就可以成为一面阳台,从而扩大了房屋的使用面积,拓展了房屋使用者的活动空间。

2.该实用新型外形美观、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及使用方便。

3.该实用新型结构坚固,玻璃采用符合相关安全等级国家强制CCC认证的钢化玻璃,足以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折叠式落地窗打开后形成阳台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隐去墙体后该折叠式落地窗打开后形成阳台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正在关闭的折叠式落地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关闭后折叠式落地窗结构示意图。

图5为窗户关闭隐去墙体后连杆的折叠状态图。

图6为落地窗框示意图。

图7为长连杆示意图。

图8为侧护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建筑墙体、2.落地窗框、3.短连杆、4.连杆铰链、5.长连杆、6.上窗体、7.侧护栏、8.插销、9.下窗体、10护栏铰链、11.下窗铰链、12.窗体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落地窗,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包括设置在建筑墙体1内的落地窗框2和窗体;其特征在于:窗体分上窗体6和下窗体9,上窗体6与下窗体9之间通过窗体铰链12相连接,下窗体9通过下窗铰链11与落地窗框2连接;上窗体6通过长连杆5及短连杆3与落地窗框2连接;长连杆5与短连杆3通过连杆铰链4铰接;在窗体两侧设有侧护栏7,侧护栏7通过护栏铰链10与落地窗框2相连接。

短连杆3一端通过短连杆连接板2b连接到窗框主体2a上,短连杆3另一端通过通过连杆铰链4铰接到长连杆5的一端,长连杆5的另一端铰接到上窗体6两端的框架上。

如图2和图3所示,上窗体6和下窗体9为上下折叠式结构,最大的折叠角度为直角。

如图4和图5所示看,短连杆3与长连杆5均能够向内折叠,使窗户关闭起来。

如图1和图2所示,上下窗体向外完全打开后,上窗体6和下窗体9垂直,形成半封闭的阳台。

如图4和图5所示,上下窗体向内完全关闭后,上窗体6和下窗体9伸直处于同一平面,并与建筑墙体1贴合,形成全封闭的窗户。

如图7所示,在长连杆5的连杆主体5a内侧装有把手5b,以方便将上下窗体打开或关闭。

如图1和图2所示,当上下窗体打开时,侧护栏7与上窗体6和下窗体9贴合,并通过插销8与下窗体9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侧护栏7底部带有折边,当其与上下窗体贴合后,下面的折边可以托住下窗体9,以确保所形成的整个阳台的稳固。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中所示,是落地窗打开后情况,此时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的短连杆3和长连杆5伸直,上窗体6和下窗体9折叠成直角,侧护栏7与上下窗体贴合,并通过插销8与下窗体连接并固定,这时候上下窗体、两边的连杆以及两边的侧护栏共同围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并可做为阳台供人使用。

图3所示,是该落地窗正在关闭时的一种状态,此时两边的侧护栏7与上下窗体分开并向两边打开;短连杆3和长连杆5正向下弯曲并向内折叠;而上窗体6和下窗体9正在伸直,逐渐形成一个平面,并逐渐向落地窗框2合拢。

图4所示,是窗户已经闭合的状态,此时两边的侧护栏7已经完全打开,并与两边的墙体1贴合;短连杆3和长连杆5已经完全折叠,上下窗体完全成一平面并与建筑墙体1贴合。

图5所示,为窗户关闭后,隐去墙体1内部连杆的折叠状态,此时短连杆3和长连杆5完全折叠,并收于窗体与窗框之间的空间内。

图6所示为落地窗框2的示意图,图中2a为窗框主体;2b为短连杆连接板,用来与短连杆3相连接;2c为第一护栏铰链连接板,用来与侧护栏7相连接;2d为下窗铰链连接板,用来与下窗体9相连接。

图7为长连杆5的示意图,图中5a为连杆主体;5b为把手。

图8为侧护栏7的示意图,7a为护栏主体,下面有折边,当窗户打开时可以用来托住下窗体9,折边中间有插销孔,用来与下窗体连接固定;7b为第二护栏铰链连接板(与第一护栏铰链连接板2c配合固定),用来与落地窗框2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