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脚藤织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03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高脚藤织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高脚藤织吧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吧椅都是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固定式结构,靠背不能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型新颖、透气性好、靠背可上下调节的高脚藤织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高脚藤织吧椅,它包括有高脚架,高脚架顶部设有藤织坐垫,藤织坐垫后侧的高脚架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形成弧形的靠背架,靠背架前侧活动安装有藤织靠背;所述的靠背架由两条内弧面向前的金属支架构成,两条金属支架顶部通过顶梁连接固定,每条金属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弧槽,藤织靠背后侧固定有滑座,滑座后侧设有凹槽,凹槽宽度与金属支架宽度相配合,滑座通过凹槽活动套装在金属支架前侧,凹槽两侧侧壁上设有前滑轮和后滑轮,前滑轮与金属支架前侧的内弧面接触,后滑轮位于弧槽内,滑座一侧设有锁紧螺栓。

所述的藤织靠背两侧侧壁向前延伸形成U形护背边。

所述的弧槽由上至下分布,其弧度与金属支架的内弧面平行。

所述的高脚架底部四个方向上各设一条支脚,支脚下部向外呈弧形折弯形成防倒位,支脚高度为0.7~1.3m,支脚下部设有脚踏环,脚踏环表面通过竹藤缠绕形成外套。

所述的藤织坐垫、藤织靠背内均设有由原木或金属管制成的内架,内架表面通过山藤或竹蔑编织包覆成形表层。

所述的前滑轮为两个,位于凹槽侧壁的上下两端,后滑轮为一个,位于凹槽侧壁的中部,前滑轮、后滑轮之间形成滑动区。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采用藤织坐垫和靠背造型新颖,透气性好,靠背在前、后滑轮的作用下在金属支架上滑动调节,调节好后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即可,采用可上下调节的靠背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藤织靠背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滑轮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高脚藤织吧椅,它包括有高脚架1,所述的高脚架1底部四个方向上各设一条支脚,支脚下部向外呈弧形折弯形成防倒位,支脚高度为0.7~1.3m,支脚下部设有脚踏环3,脚踏环3表面通过竹藤缠绕形成外套,高脚架1顶部设有藤织坐垫2,藤织坐垫2后侧的高脚架1向后上方倾斜延伸形成弧形的靠背架4,靠背架4前侧活动安装有藤织靠背5,藤织靠背5两侧侧壁向前延伸形成U形护背边,所述的藤织坐垫2、藤织靠背5内均设有由原木或金属管制成的内架,内架表面通过山藤或竹蔑编织包覆成形表层;所述的靠背架4由两条内弧面向前的金属支架构成,两条金属支架顶部通过顶梁连接固定,每条金属支架的两侧均设有弧槽6,所述的弧槽6由上至下分布,其弧度与金属支架的内弧面平行,藤织靠背5后侧固定有滑座7,滑座7后侧设有凹槽10,凹槽10宽度与金属支架宽度相配合,滑座7通过凹槽10活动套装在金属支架前侧,凹槽10两侧侧壁上设有前滑轮8和后滑轮9,前滑轮8与金属支架前侧的内弧面接触,后滑轮9位于弧槽6内,所述的前滑轮8为两个,位于凹槽10侧壁的上下两端,后滑轮9为一个,位于凹槽10侧壁的中部,前滑轮8、后滑轮9之间形成滑动区,滑座7一侧设有锁紧螺栓11。本实施例采用藤织坐垫和靠背造型新颖,透气性好,靠背在前、后滑轮的作用下在金属支架上滑动调节,调节好后通过锁紧螺栓锁紧即可,采用可上下调节的靠背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