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814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式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睡姿的可拆卸式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枕头有用于侧睡的,有用于仰睡的,也有用于靠背的。但是,人们床上往往只有适用一种使用状态的枕头。例如,普通的枕头都是用于仰睡的,这种枕头用来侧睡时,由于枕头过矮导致人们头部过低而倾斜,因此人们容易落枕或者肩膀疼痛。如果枕头厚度太大,那么仰睡时人们的头往前倾斜,容易导致驼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枕头使用适用范围小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多种睡姿的可拆卸式枕,该枕头能够适用于侧睡和仰睡。

一种可拆卸式枕,包括枕套和枕芯,

所述枕套包括外套和底套,所述外套通过拉链与所述底套连接,形成一收纳套体;

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枕芯和第二枕芯,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均设置于所述收纳套体内;

所述第一枕芯背向所述底套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第二枕芯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底套的一端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芯背向所述底套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由靠近所述第一枕芯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向远离所述底套的方向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倾斜面与平行于所述底套的一面的夹角为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倾斜面与平行于所述底套的一面的夹角为1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倾斜面与平行于所述底套的一面的夹角为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面与平行于所述底套的一面的夹角为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面与平行于所述底套的一面的夹角为1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面与平行于所述底套的一面的夹角为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芯具有椭圆形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芯具有弧形截面

上述可拆卸式枕,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即设置两端厚度不相等的枕芯,使得可拆卸式枕的两端厚度不同,用户根据不同的睡姿状态选择可拆卸式枕厚度相匹配的一端,进而使得用于睡眠更为舒适,有利于促进用户身体健康;第一枕芯和第二枕芯设置有倾斜面,使得可拆卸式枕更符合人体颈部曲线,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剖视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剖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剖视图;

图6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气囊和充气管的示意图;

图7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填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拆卸式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可拆卸式枕,包括枕套和枕芯,所述枕套包括外套和底套,所述外套通过拉链与所述底套连接,形成一收纳套体;

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枕芯和第二枕芯,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枕芯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的厚度,所述第一枕芯和所述第二枕芯均设置于所述收纳套体内;

所述第一枕芯背向所述底套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第二枕芯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面靠近所述底套的一端的高度。

下面给出具体的例子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可拆卸式枕10,包括枕套100和枕芯200,所述枕套100包括外套110和底套120,所述外套110通过拉链121和底套120连接;所述枕芯200包括第一枕芯210和第二枕芯220,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枕芯21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220的厚度,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均设置于所述外套110和所述底套120内,即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均设置于所述外套110和所述底套120所形成的收纳套体内部。例如,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拉链连接。例如,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卡扣连接。例如,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黏贴连接。例如,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通过魔术贴连接。为了使可拆卸式枕10适用于肩宽不同的用户,例如,第一枕芯210的厚度为3cm,第二枕芯220的厚度6cm,又如,第一枕芯210的厚度为7cm,第二枕芯220的厚度为12cm,又如,第一枕芯210的厚度为4cm,第二枕芯220的厚度为9cm。

上述可拆卸式枕10,第一枕芯210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枕芯220的厚度,即设置两端厚度不相等的枕芯200,使得可拆卸式枕10的两端厚度不同,用户根据不同的睡姿状态选择可拆卸式枕10厚度相匹配的一端,进而使得用户的睡眠更为舒适,有利于促进用户身体健康。

为解决可拆卸式枕10底部放置有坚硬的异物使可拆卸式枕10放置不平的问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可拆卸式枕10还包括弹性垫层300,所述底套120朝向所述外套110的一面设置有凹槽122,所述弹性垫层300设置于所述凹槽122内,所述第一枕芯210和所述第二枕芯220分别与所述弹性垫层30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抵接。这样,弹性垫层300增强了可拆卸式枕10的弹性,使得可拆卸式枕10底部可以凹陷而容纳底部的坚硬异物,从而达到可拆卸式枕10上部不会受到坚硬异物的影响的效果。其中,坚硬异物一般包括手表、首饰、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人们常放置在床上的物品。

为了使得弹性垫层300有较好的弹性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层300设置合理的厚度,所述底套120设置与所述弹性垫层300相匹配的凹槽122。例如,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1cm,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1cm。例如,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2cm,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2cm。例如,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3cm,所述凹槽122的深度3cm。例如,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4cm,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4cm。例如,所述弹性垫层300的厚度为5cm,所述凹槽122的深度为5cm。这样,坚硬异物可以使得弹性垫层300凹陷从而不会影响到弹性垫层300上部的枕芯200。并且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不同厚度的弹性垫层300,弹性垫层300厚度越大,就可以容纳越大的坚硬异物。

为了进一步增强弹性垫层300的弹性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层300包括长方体乳胶垫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层300包括长方体海绵垫片。这样,通过选用弹性性能好的海绵垫片或乳胶垫片作为弹性垫层300,弹性效果好。为了使弹性垫层300更好的容纳于底套120的凹槽122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套120的凹槽122具有长方形截面,所述弹性垫层300具有长方形截面。这样,弹性垫层300易放进凹槽122内,同时也更好的与枕芯200相抵接。

为了使得可拆卸式枕10便于携带或存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枕芯200内设置有气腔,所述枕芯200开设有通孔,所述气腔和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气腔内设置有由弹性橡胶制成的气囊,所述气囊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充气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通孔外。这样,通过打开充气管,将气囊的气放空,使枕芯200的体积变小,从而使得可拆卸式枕10方便携带或存放;使用可拆卸式枕10时,通过充气管为气囊充一定的空气,使得气囊具有一定的体积,从而增加可拆卸式枕10的弹性。其中,为了方便给气囊充气和排气,所述充气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通孔外。例如,充气管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设置于通孔外。这样,用户在通孔外即可找到充气管,通过充气管为气囊充气或排气。例如,为了进一步使气囊充气和排气更佳方便,所述通孔具有“L”型截面。

为了进一步增强可拆卸式枕10的便携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例如,所述第一枕芯210内设置有第一气腔211,所述第一枕芯210开设有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一气腔211和所述第一通孔212连通,所述第一气腔211内设置有第一气囊213,所述第一气囊213设置有第一充气管214,所述第一充气管214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一充气管21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12外。这样,使用可拆卸式枕10时,通过第一充气管214为第一气囊213充一定的空气,使得第一气囊213具有一定的体积,从而增加第一枕芯210的弹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可拆卸式枕10的便携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芯220内设置有第二气腔221,所述第二枕芯220开设有第二通孔222,所述第二气腔221和所述第二通孔222连通,所述第二气腔221内设置有第二气囊223,所述第二气囊223设置有第二充气管224,所述第二充气管224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22,所述第二充气管224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通孔222外。这样,通过第二充气管224为第二气囊223充一定的空气,使得第二气囊223具有一定的体积,从而增加第二枕芯220的弹性。

为了进一步增强可拆卸式枕10的便携性,如图5所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枕芯210内设置有第一气腔211,所述第一枕芯210开设有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一气腔211和所述第一通孔212连通,所述第一气腔211内设置有第一气囊213,所述第一气囊213设置有第一充气管214,所述充气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一充气管214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囊213连接,所述第一充气管214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一通孔212外;所述第二枕芯220内设置有第二气腔221,所述第二枕芯220开设有第二通孔222,所述气腔和所述第二通孔222连通,所述第二气腔221内设置有第二气囊223,所述第二气囊223设置有第二充气管224,所述第二充气管224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22,所述第二充气管224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囊223连接,所述第二充气管224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通孔222外。这样,第一枕芯210设置有第一气囊213,通过所述第一气囊213可以调节第一枕芯210的弹性和厚度;第二枕芯220设置有第二气囊223,通过所述第二气囊223可以调节第二枕芯220的弹性和厚度。将第一气囊213和第二气囊223压缩可拆卸式枕10,使得可拆卸式枕10体积减小,方便携带或存放。使用可拆卸式枕10时,通过第一充气管214为第一气囊213充入一定的空气,使得第一气囊213具有一定的体积,从而增加第一枕芯210的弹性;通过第二充气管224为第二气囊223充入一定的空气,使得第二气囊223具有一定的体积,从而增加第二枕芯220的弹性。因此,可拆卸式枕10具有很好的弹性。

为了减小充气时第一气腔211和第二气腔221的气压,请结合图5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腔211和所述第二气腔221连通。这样,所述第一气腔211和所述第二气腔221之间的空气相互流通。为第一气囊213充气时,第一气腔211的空气可往第二气腔221流动,减小第一气囊213的外部气压,使得充气和排气简单;为第二气囊223充气时,第二气腔221的空气可往第一气腔211流动,减小第二气囊223的外部气压,使得充气和排气简单。例如,为了进一步使气囊充气和排气更加方便,例如,所述第一充气管214具有“L”型截面,例如,所述第二充气管224具有“L”型截面。

为了使用户使用可拆卸式枕10时更加舒适,例如,所述第一枕芯210具有椭圆形截面,所述第一气腔211具有椭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一枕芯210具有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一气腔211具有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椭圆形截面,所述第二气腔221具有椭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圆形截面,所述第二气腔221具有圆形截面。这样,第一气腔211的第一气囊213可以很方便的设置于与其具有相同截面的第一枕芯210内,第二气腔221的第二气囊223可以很方便的设置于与其具有相同截面的第二枕芯220内,使得第一枕芯210和第二枕芯220在增强了弹性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具有适合人体相关部位的椭圆形截面或圆形截面。

为了使所述枕芯200符合人体颈部曲线,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请结合图1和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枕芯21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11,所述第一倾斜面111靠近所述第二枕芯220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11靠近所述底套120的一端的高度。例如,所述第一倾斜面111由靠近所述第二枕芯220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向靠近所述底套120的方向倾斜。例如,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0°~30°。例如,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0°~20°。例如,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芯22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12,所述第二倾斜面112由靠近所述第一枕芯210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向远离所述底套120方向倾斜。例如,所述第二倾斜面112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0°~30°。例如,所述第二倾斜面112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0°~20°。例如,所述第二倾斜面112与平行于所述底套120的一面的夹角为15°。其中,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椭圆形截面。又如,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弧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为曲面,又如,第一倾斜面111为弧面,例如,所述第二倾斜面112为曲面,又如,第二倾斜面112为弧面,这样,通过为第一枕芯210和第二枕芯220设置倾斜面,使得可拆卸式枕10更符合人体颈部曲线,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为了使可拆卸式枕10可以作为床靠垫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枕芯220开设有物料孔224,所述物料孔224内插设有填充件400。这样,从物料孔224抽出填充件400,使得第一枕芯210和第二枕芯220的厚度相差不多,可拆卸式枕10可以满足用户床头靠背需要。为了使填充件400不易从物料孔224内滑出。例如,所述填充件400包括填充部420和摩擦部410,摩擦部410套设于所述填充部420外侧,所述摩擦部410外侧与所述第二通孔222抵接。例如,所述物料孔224贯穿所述第二枕芯220的两端。例如,所述填充部420由海绵、记忆海绵、乳胶或水凝胶制成,例如,所述摩擦部410由橡胶制成。这样,增大了填充件400和第二枕芯220的摩擦力,使得填充件400不易从物料孔224滑出。

为了用户方便取出填充件400,例如,所述填充件400还包括手持部430,所述手持部430与所述填充部420固定连接。例如,所述手持部430固定连接于所述填充部420的一端。例如,所述手持部430包括挂绳,所述挂绳与所述填充部420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用户可以握持手持部430轻易将填充件400拉出来。例如,所述手持部430固定连接于所述填充部420的两端,这样,用户能够从两端分别对填充件400施力,例如,用户通过对手持部430施力将填充件400拉入物料孔224内。当拆卸填充件400时,用户通过对另一端的手持部430施力,将填充件400拉出,从而便于填充件400的安装和取出。

为了使填充件400和第二枕芯220的形状相匹配,例如,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圆形截面,所述物料孔224具有圆形截面,所述填充件400具有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第二枕芯220具有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物料孔224具有圆形截面,所述填充件400具有椭圆形截面。例如,所述物料孔224具有椭圆形截面,所述填充件400具有椭圆形截面。这样,填充件400套设于第二枕芯220内,填充件400和第二枕芯220之间不易留有缝隙。

为了提升可拆卸式枕10的舒适度,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式枕10还包括按摩件500,所述按摩件500包括安装带520和若干按摩颗粒510,所述安装带5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套110上,所述若干按摩颗粒布设于所述安装带520上且位于所述安装带520背向所述外套110的一面。其中,所述若干按摩颗粒510具有弧形截面。这样,按摩件500可以刺激用户颈部和头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使得头部气血流动通畅,睡眠质量提高。

为了提高按摩件500的按摩效率,例如,所述若干按摩颗粒510呈矩形阵列分布于所述安装带520上。例如,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1cm。例如,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2cm。例如,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3cm。例如,所述按摩颗粒510的行距为4cm。例如,所述若干按摩颗粒510呈环形分布于所述安装带520上。这样,按矩阵分布按摩件500使得按摩件500与用户头部接触的点增多,刺激的穴位增多,促进血液循环,使得头部气血流动通畅,睡眠质量提高。

为了使按摩件500固定在枕套100上,例如,所述安装带520黏贴于所述外套11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例如,所述安装带520通过魔术贴连接于所述外套11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例如,所述安装带520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于所述外套110背向所述底套120的一面。例如,所述外套110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带520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这样,可以通过安装带520使按摩件500很牢固地固定于枕套100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