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休闲躺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201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休闲躺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休闲躺椅。



背景技术:

躺椅可供人们躺于其上休憩,与较传统的椅子相比,躺椅可使人处于半睡状态而得到全身的放松和休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院陪护椅、午休椅、户外休闲椅等。传统的躺椅较笨重,占用空间较大,不方便收纳和运输,如专利号为ZL0111161491111(授权公告号为CN250613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躺椅》公开的结构。

为此,专利号为ZL201420532219.1(授权公告号为CN 2041053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可折叠躺椅》公开了一种躺椅结构,其包括支架、座体和安装座,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均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头半截和尾半截,头半截和尾半截之间之间还设有用于将两者连接起来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纵截面呈拱形状,连接架罩在头半截和尾半截相邻端上,头半截和尾半截与连接架铰接;所述安装座由两组上圆弧杆和下圆弧杆组成,侧面呈C型,上圆弧杆的头部与头半截经螺栓相连,下圆弧杆的尾部与尾半截经螺栓相连。虽然该专利中的躺椅通过折叠方式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摇椅的占用空间,但是折叠后的摇椅的整体体积还是较大,未从根本上解决摇椅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收纳和运输的问题;此外,该专利的躺椅中C型安装座的圆弧端与支架的前支脚同向,使得座体重心后方处于悬空状,当人躺于该躺椅的座体上时,容易因重心不稳而发生向后倒伏的意外,因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收纳和运输的可拆卸的休闲躺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在方便收纳和运输的基础上,能有效避免倒伏的可拆卸的休闲躺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拆卸的休闲躺椅,包括椅架和设置在椅架上的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包括两支撑杆,各支撑杆至少由两段支撑支杆可拆卸连接而成,各支撑杆分别与支撑垫的两侧脱卸连接而形成供人躺于其上的椅面,同时还包括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支撑杆的着地端部和U形支撑架,该U形支撑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一锁定结构与对应的支撑杆拆卸地连接固定,且该U形支撑架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两支撑杆的着地端部,并且,当人躺于上述椅面时,该U形支撑架的闭合端和上述两支撑杆的着地端部分别位于人体重心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U形第一支杆和分别连接在该第一支杆两端的第二支杆,各第二支杆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连接,且各第二支杆均通过一连接结构与U形第一支杆可脱卸连接,该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处其中一连接端侧壁上的可弹性复位的凸柱,另一连接端可供上述连接端插入且该连接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上述凸柱卡入的容置孔。

作为优选,各所述第二支杆均呈C型,且各第二支杆的弧形凸起处伸出于椅面而形成扶手,该扶手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述锁定结构与支撑杆可拆卸地连接固定;不仅能使第二支杆与支撑杆的连接更加牢固,而且扶手的设计,方便使用者握持,以便于使用者沿椅面躺下或起身,尤其是对身体虚弱的人群,如老年人、病人等。

作为优选,两所述第二支杆之间连设有至少两根横杆,其中一根横杆接近扶手的一端,另一根横杆接近扶手的另一端,且各横杆的各端也通过上述锁定结构与各第二支杆的对应处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可使支撑架的内部结构稳固。

进一步,各所述横杆与椅面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可避免使用者躺于椅面时,横杆硌于使用者的身下,影响躺椅的使用舒适性。

为使椅架结构稳固,作为优选,所述椅架还包括连设在两侧支撑杆之间的撑条,该撑条至少为两根并分别设置于椅架的前后两端;该撑条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各安装孔中穿设有将撑条与支撑杆拆卸连接的螺丝,该螺丝的头部与该螺丝的螺纹杆部之间设有从头部向螺纹杆部侧逐渐变小的锥形部。

进一步,所述螺丝与锥形部为一体件。

进一步,所述螺丝与锥形部为分体件,且该锥形部为套设在该螺丝头部的锥形套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孔为沿撑条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且该长孔的宽度由撑条的端部至中部逐渐减小。这样当椅面受力时,撑条弯曲,螺丝的螺纹杆部可沿安装孔向外移动,从而避免内部应力对躺椅内部结构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椅架的支撑杆与U形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同时椅架与其上的支撑垫可脱卸连接,且支撑杆至少由两段支撑支杆可拆卸连接而成,使得该躺椅能有效拆卸,在不使用的状态下能充分减少占用空间,方便收纳和携带运输;此外,支撑架的开口朝向两支撑杆的着地端部,并且,当人躺于上述椅面时,形支撑架的闭合端和上述两支撑杆的着地端部分别位于人体重心的两侧这样能有效避免躺椅使用时因重心不稳而倒伏,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躺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躺椅的结构分解图(支撑垫未示出);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可拆卸的休闲躺椅,包括椅架1、设置在椅架1上的支撑垫7以及支撑组件。上述椅架1包括两支撑杆11,各支撑杆11分别与支撑垫7两侧可脱卸连接而形成可供人躺于其上并符合人体弯曲度的椅面,本实施例中,各支撑杆11均由两段支撑支杆111可拆卸连接而成。上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支撑杆11的着地端部和U形支撑架2,该支撑架2的开口方向朝向上述两支撑杆11的着地端部,并且,当人躺于上述椅面时,该支撑架2的闭合端和上述两支撑杆11的着地端分别位于人体重心的两侧。这样能有效避免躺椅使用时因重心不稳而倒伏,从而保障躺椅的使用安全性。

上述支撑架2的两侧分别通过一锁定结构与对应的支撑杆11可拆卸地连接固定,该锁定结构包括螺栓3和螺母,两者均为常规结构,同时也适用于躺椅其他需要锁定结构安装固定的部位,并且可根据不同安装部位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型号。具体地,该支撑架2包括U形第一支杆21和分别连接在该第一支杆21两端的第二支杆22,即各第二支杆22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11连接,且各第二支杆22均通过一连接结构与U形第一支杆21可脱卸连接,并且第一支杆21的连接端可供上述第二支杆22连接端插入,该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杆22连接端侧壁上的可弹性复位的凸柱4和开设在第一支杆21连接端的侧壁上并可供上述凸柱4卡入的容置孔211。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各支撑支杆111也可通过该连接结构连接而形成支撑杆11。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各第二支杆22均呈C型,且各第二支杆22的弧形凸起处均伸出于椅面而形成扶手222,该扶手2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述锁定结构与支撑杆11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扶手222的设计,方便使用者握持,以便于使用者沿椅面躺下或起身,尤其是对身体虚弱的人群,如老年人、病人等。此外,第二支杆22之间连设有两根横杆23,其中一根横杆23接近扶手222的一端,另一根横杆23接近扶手222的另一端,且各横杆23的各端也通过上述锁定结构与各第二支杆22的对应处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横杆23的设置可使支撑架2的内部结构更加牢固,但为了避免横杆23硌疼使用者的背部,本实施例中各横杆23与椅面底部之间均留有一定间隙。

椅架1还包括连设在两侧支撑杆11之间的撑条12,本实施例中该撑条12为两根并分别设置于椅架1的前后两端。该撑条12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孔121,各安装孔121中穿设有将撑条12与支撑杆11拆卸连接的螺丝6,该螺丝6的头部与该螺丝6的螺纹杆部之间设有从头部向螺纹杆部侧逐渐变小的锥形部5。本实施例中上述螺丝6与锥形部5为一体件。上述安装孔121为沿撑条12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且该长孔的宽度由撑条12的端部至中部逐渐减小。这样当椅面1受力时,撑条5弯曲,螺丝6的螺纹杆部可沿安装孔121向外滑移,从而避免内部应力对躺椅内部结构的影响。

该躺椅的拆卸过程如下:首先拆下连接支撑架2与支撑杆11的螺栓3,使得椅架1与支撑架2分离,然后拆卸椅架1两端的撑条12,将各支撑杆11从支撑垫7中抽出并按压凸柱4使得支撑杆11中的两支撑分杆111分离,同样按压第二支杆22上的凸柱4,使得第二支杆22与第一支杆21分离,整理拆卸下来的部件,将其放入收纳箱体或包装箱中,用于收纳或运输。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螺丝6与锥形部5分体件,且该锥形部5为套设在该螺丝6头部的锥形套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