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用具技术领域,涉及扫地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扫地机垃圾防漏结构。
背景技术:
扫地机是一种能够对地面进行自动清扫的装置,现有的扫地机分为电动扫地机和手动扫地机,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扫地机,其垃圾收集腔的密封性能较差,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其一,在扫地机处于工作状态时,被清扫进入机体内的垃圾容易进入清扫装置一侧,导致清扫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扫地机的工作稳定性能;其二,在清扫过程或者扫地机处于不工作的状态时,垃圾收集腔内的垃圾容易向外泄漏,导致扫地机无法彻底地对被清扫面进行清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扫地机垃圾防漏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垃圾泄漏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扫地机垃圾防漏结构,设置在支架座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架座且具有垃圾收纳腔的机体之间,本防漏结构包括能将垃圾收纳腔的垃圾入口开启或封闭的活动挡板,所述的活动挡板与设置在支架座与机体之间的联动机构相连且当机体相对于支架座转动时联动机构能带动活动挡板联动动作,当机体处于清扫状态时所述的垃圾入口处于开启状态以使垃圾从垃圾入口扫入垃圾收纳腔内,且当机体停止清扫同时机体相对于支架座转动时所述的联动机构带动活动挡板将垃圾入口封闭以防止垃圾收纳腔内的垃圾从垃圾入口漏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挡板与机体铰接,所述的联动机构设于活动挡板与支架座之间且联动机构能带动活动挡板摆动以使活动挡板将垃圾入口开启或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动挡板上的第一联动部和设置在支架座上的第二联动部,所述的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对应设置且当机体相对于支架座转动时所述的第一联动部和第二联动部能相互抵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联动部包括设置在活动挡板上的挡块或挡槽,所述的第二联动部包括设置在支架座上的挡槽或挡块,所述的挡块至少部分位于挡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槽的槽宽大于所述挡块位于挡槽内的部分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挡板与机体之间设有当联动机构停止作用于活动挡板时能使活动挡板复位从而使活动挡板将垃圾入口封闭的弹性复位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挡板上端与机体相铰接且活动挡板下端位于垃圾收纳腔内,所述的活动挡板将垃圾入口封闭时活动挡板下端抵靠在垃圾收纳腔的腔壁。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其中一个扭簧臂作用于活动挡板上,另一个扭簧臂作用于机体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垃圾入口下方设有当垃圾入口处于开启状态时能够阻挡垃圾收纳腔内垃圾漏出的固定挡板,所述的固定挡板具有垃圾导入面,所述的垃圾导入面呈倾斜向下凹陷的弧面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体上开有与垃圾收纳腔贯通的垃圾清理口,所述的机体上设有能将垃圾清理口开启或关闭的封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在垃圾入口上设置活动挡板,能够使得扫地机在不工作的状态下通过启闭结构将垃圾入口封闭,防止垃圾泄漏;
2、垃圾入口下方设阻挡结构,该结构能够防止垃圾入口处于开启状态时垃圾收纳腔中的垃圾从垃圾入口向外泄漏;
3、活动挡板上设有当联动机构停止作用于活动挡板时能使活动挡板复位从而使活动挡板将垃圾入口封闭的弹性复位机构,能够实现垃圾入口在扫地机不工作状态时自动封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地机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扫地机的底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启闭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扫辊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轴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扫单元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盖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扫面的示意图。
图中,支架座1、机体2、垃圾收纳腔3、清扫辊4、垃圾入口5、驱动结构6、启闭结构7、活动挡板71、第一联动部72、第二联动部73、扭簧8、固定挡板9、垃圾清理口21、封板22、凹槽结构23、导向面结构91、辊体a、清扫单元a1、清扫部a2、清扫面b、凸体a3、安装槽a4、安装凸部a5、辊轴a6、端盖a7、端套a8、缺口a9、内柱体a10、安装孔a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方案包括支架座1和机体2,支架座1与机体2转动连接,机体2上设有垃圾收纳腔3,在垃圾收纳腔3外侧设有清扫辊4,垃圾收纳腔3具有朝向清扫辊4的垃圾入口5,清扫辊4与能够驱动清扫辊4转动的驱动结构6相连,其特征在于,垃圾入口5处设有能使垃圾入口5开启或封闭的启闭结构7,当支架座1相对于机体2转动后启闭结构7使垃圾入口5处于开启状态以使在驱动结构6驱动下转动的清扫辊4能将垃圾从垃圾入口5扫入垃圾收纳腔3内,且当支架座1相对于机体2反向转动复位后启闭结构7能将垃圾入口5封闭以防止垃圾收纳腔3内的垃圾从垃圾入口5漏出。
如图3、图5所示,本方案中的启闭结构7包括设置于垃圾入口5处且将垃圾入口5封闭的活动挡板71,活动挡板71与机体2和/或支架座1铰接,活动挡板71和支架座1之间设有当机体2相对于支架座1转动时能带动活动挡板71联动动作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动挡板71上的第一联动部72和设置在支架座1上的第二联动部73,第一联动部72和第二联动部73对应设置且当机体2相对于支架座1转动时第一联动部72和第二联动部73能相互抵靠。本方案中第一联动部72为第一挡块,支架座1内侧设有与第一挡块相配合的第二挡块,当支架座1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第一挡块在第二挡块的压力作用下驱动活动挡板71转动,进而使得垃圾入口5打开。
此外,第一联动部72包括设置在活动挡板71上的挡块或挡槽,第二联动部73包括设置在支架座1上的挡槽或挡块,挡块至少部分位于挡槽内,挡槽的槽宽大于所述挡块位于挡槽内的部分的尺寸。具体的说,第一联动部72还可以是设置在活动挡板71上的挡块,第二联动部73包括设置在支架座1上的挡槽,挡块至少部分位于挡槽内。
其中,活动挡板71上连接有当支架座1相对于机体2反向转动复位时能使活动挡板71复位从而使活动挡板71将垃圾入口5封闭的弹性复位组件,弹性复位组件包括扭簧8,扭簧8其中一个扭簧臂作用于活动挡板71上,另一个扭簧臂作用于机体2或支架座1上。当垃圾入口5处于开启状态时,扭簧8处于受压的状态,此时扭簧8对活动挡板71提供一个当支架座1不受外力时能够使活动挡板71朝垃圾入口5运动进而使的垃圾出口5重新封闭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当支架座1不受外力时,垃圾入口5能够处于封闭的状态,防止扫地机在不工作的状态时垃圾收纳腔3内的垃圾通过垃圾出口5向外泄漏。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在清扫过程中垃圾收纳腔3中的垃圾从垃圾入口5向外泄漏,垃圾入口5下方设有当垃圾入口5处于开启状态时能够阻挡垃圾收纳腔3内垃圾朝向清扫辊4一侧运动的阻挡结构。
具体地说,阻挡结构包括与机体2相连且位于清扫辊4和垃圾收纳腔3之间的固定挡板9,固定挡板9朝向清扫辊4的一侧设有便于垃圾在清扫辊4的作用下进入垃圾收纳腔3的导向面结构91,其中固定挡板9为竖直或者倾斜设置的板体,具有一定的竖直高度,其一方面能够阻挡垃圾收纳腔3内的垃圾在垃圾入口5处于开启状态时从垃圾入口5向外侧泄漏,并且导向面结构91能够引导垃圾在清扫辊4的作用下进入垃圾收纳腔3,本方案中的导向面结构91垃圾导入面呈倾斜向下凹陷的弧面形或者倾斜向下的斜面。
具体地说,机体2上开有与垃圾收纳腔3贯通的垃圾清理口21,机体2上设有能将垃圾清理口21开启或关闭的封板22,封板22一侧与垃圾清理口21铰接连接,并且封板22能够向外转动将垃圾清理口21打开倾倒垃圾,封板22另一侧设有能够与窗体卡接的卡扣并且靠近该侧的封板22上设有便于打开封板22的凹槽结构23,当扫地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机体2上的垃圾清理口21部分或者全部被转动一定角度后的支架座1的壳体所遮挡,此时垃圾清理口21上的封板22无法开启,防止扫地机在工作状态时垃圾收纳腔3内的垃圾从垃圾清理口21中向外泄漏。当扫地机处于不工作状的态时,垃圾清理口21完全暴露于支架座1的壳体外部,使用者能够通过打开封板22将垃圾收纳腔3内的垃圾从垃圾清理口21中向外倾倒。
本方案中垃圾收纳腔3外侧底部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设有拖地抹布,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垃圾收纳腔3外侧底部的魔术公/母扣,所述的拖地抹布背面设有能够与垃圾收纳腔3外侧底部配合的魔术母/公扣,抹布设置于清扫辊4的后侧,能够对清扫后的被清扫面通过抹布将其进一步清洁,具有良好的清洁效果。
如图6、图10所示,本方案中的清扫辊4包括与驱动结构6相连的辊体a,上述的驱动结构6可以是与辊体a相连接的滚轮结构,该滚轮结构下端位于支架座1的外部,当滚轮结构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能够带动辊体a转动。辊体a周向设有若干清扫单元a1且各清扫单元a1均匀分布,清扫单元a1沿着辊体a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清扫单元a1在辊体a的长度方向自清扫单元a1一端向另一端相对于辊体a周向逐渐偏移,清扫单元a1相互平行设置,每一清扫单元a1的外端分别具有清扫部a2,当辊体a周向旋转且同步平移过程中各清扫部a2能依次与被清扫面接触,且每一清扫部a2在与被清扫面接触时该清扫部a2自其一端至另一端连续地与被清扫面接触从而在被清扫面形成呈平行四边形的清扫面b,且相邻的两个清扫部a2清扫的清扫面b无缝拼接或部分重叠,即当一个清扫单元a1的清扫部a2离开被清扫面时,另一个清扫单元的清扫部与被清扫面相接处,能够实现对清扫面的彻底清扫,清扫过程中不会存在没有被清扫到的被清扫面,具有良好的清扫效果。
具体地说,清扫单元a1一端沿辊体a长度方向的投影位于与该清扫单元a1相邻的另一清扫单元a1上,清扫单元a1呈长条形的片状体,且当清扫单元a1设置在辊体a上时清扫单元a1处于扭转状态,清扫过程中,处于扭转状态的清扫单元a1能够对被清扫的垃圾提供一个向上运动的动力,使得被清扫面上的垃圾能够更好的被清扫部清扫。
如图8所示,具体地说,清扫单元a1由弹性材料制成,本方案中的清扫单元a1通过橡胶或者硅胶或者其他弹性材料制成,清扫单元a1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清扫过程中,清扫单元a1能够适度弯曲,并且在该清扫单元a1清扫完毕离开被清扫面时能够恢复至初始状态。清扫部a2的至少一侧面均布有凸体a3,具体地说,凸体a3为凸点、凸条、凸块、凸柱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设置于清扫部a2上的凸体a3能够增加清扫部与所接触的垃圾的摩擦力,便于垃圾在静摩擦的作用下被清扫部a2所清扫,具有良好的清扫效果。
如图7、图9所示,清扫单元a1通过可拆卸结构与辊体a相连,可拆卸结构包括设于辊体a表面的安装槽a4和设于清扫单元a1根部的安装凸部a5,安装槽a4的槽口宽度小于安装槽a4的槽内宽度,安装凸部a5的形状与安装槽a4的形状相适应且安装凸部a5插于安装槽a4内,能够针对不同的被清扫面更换清扫单元a1,并且更换较为方便,并且清扫单元a1在清扫过程中不易脱离辊体a,固定效果较好。
具体地说,安装槽a4的横截面呈L型或倒置T型;辊体a周向表面呈圆柱形且当辊体a周向表面展开成平面时安装槽a4呈斜线段、螺旋线段和弧形线段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地说,辊体a包括辊轴a6和分别固定在辊轴a6两端的端盖a7,端盖a7具有套于辊轴a6外围的端套a8,端套a8上开有数量与安装槽a4对应的定位缺口a9,两个端套a8的定位缺口a9错位设置,安装槽a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端套a8错位设置的两个定位缺口a9内,清扫单元a1的两端分别位于两个定位缺口a9内。
具体地说,端盖a7中心具有插于辊轴a6端部的内柱体a10,内柱体a10上设有辊体安装孔a1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架座1、机体2、垃圾收纳腔3、清扫辊4、垃圾入口5、驱动结构6、启闭结构7、活动挡板71、第一联动部72、第二联动部73、扭簧8、固定挡板9、垃圾清理口21、封板22、凹槽结构23、导向面结构91、辊体a、清扫单元a1、清扫部a2、清扫面b、凸体a3、安装槽a4、安装凸部a5、辊轴a6、端盖a7、端套a8、缺口a9、内柱体a10、安装孔a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