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搅拌式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696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压搅拌式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按压搅拌式杯子。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带有搅拌功能的杯子,几乎都是电能驱动的。杯子一般是用来盛装液体的,所以电能驱动的搅拌杯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有的电动搅拌杯,一般会将用电元器件和液体分配到各自的腔室,在两个腔室的连接部分,会设置有防水装置,但是防水装置依然存在漏水风险,一旦出现漏水现象,将会造成人体触电的后果。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实用可靠的单纯依靠人力就能轻松实现搅拌目的的杯子。

目前有部分厂家推出了人力驱动的搅拌杯,但搅拌杯受人力驱动时,搅拌杯的受力面积较大且受力方向难以精确预估,由于搅拌杯的体积相对小,因此在这种场景下,在搅拌桨叶高速运动时需保持搅拌杯重心稳定以防止其倾倒,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搅拌杯设计的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压搅拌式杯子,能让人直接按压容器件来搅拌杯内物料,而且搅拌动作不易影响产品重心,在按压时不易翻倾。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搅拌式杯子,所述按压搅拌式杯子包括容器件、轮桨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于容器件下方支撑容器件,所述轮桨设于容器件内并与驱动部件相连;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螺旋轴、立柱垫片、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顶盘、立柱和杯底盘;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容器件中部下方,第二弹性件沿容器件下端面边缘设置,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均立于杯底盘上支撑容器件;所述顶盘以立柱支撑于杯底盘上端面中部且与杯底盘平行,顶盘垂直设置顶盘通孔,顶盘通孔的孔壁处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旋轴侧壁上设有与顶盘通孔适配的外螺纹结构,螺旋轴上端以旋转结构固定于容器件底端并与轮桨相接;螺旋轴侧壁以外螺纹结构置于顶盘通孔的内螺纹结构处,螺旋轴的长度小于容器件下端面与杯底盘间的距离;当螺旋轴受到竖直方向力驱动在顶盘通孔内滑移时,螺旋轴旋转并驱动与之相连的轮桨转动来搅拌容器件内物料。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容器件中部下方的圆柱弹簧,所述顶盘、立柱和螺旋轴容置于圆柱弹簧中轴处的中空部位。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具备弹性的软套,软套上端与容器件下端面边缘相接,软套下端与杯底盘上端面边缘相接,软套、容器件下端面和杯底盘围成容置驱动部件的容置腔。

所述软套以天然橡胶成型,当软套在竖直方向受压时,软套向外凸出。

当容器件未盛物料时且未受外部压力作用时,容置腔的高度小于容器件高度的四分之一。

把所述螺旋轴上端固定于容器件底端的旋转结构为密封防水轴承。

所述容器件侧壁外侧设有圆滑的波浪形凸起。

所述波浪形凸起内置隔热结构。

当容器件未盛物料时且未受外部压力作用时,螺旋轴下端以侧壁的外螺纹结构置于顶盘通孔的内螺纹结构处。

所述立柱下端处设有立柱垫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容器件中部下方,第二弹性件沿容器件下端面边缘设置,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均立于杯底盘上支撑容器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容器件中部下方的圆柱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具备弹性的软套,软套、容器件下端面和杯底盘围成容置驱动部件的容置腔,当软套在竖直方向受压时,软套向外凸出;该设计中,把轻质的弹簧置于容置腔中央,把有一定重量的软套置于容器件边缘下方,使得搅拌杯在竖直向的重心下移,在水平向的重心分布能更平均,搅拌状态的高速桨叶运动难以影响产品重心稳定性,使得搅拌杯在被按压驱动时不易翻倾。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容器件中部下方的圆柱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具备弹性的软套;该设计合理分配了驱动部件中央的弹力和周侧的弹力,在该结构中,容器件底面中央所受弹簧弹力近似于点接触传动,而容器件底面周沿所受软套弹力为面接触传力,从而使得容器件受到弹力顶推时,容器件不易向旁侧倾出,有利于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顶盘通孔的孔壁处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旋轴侧壁上设有与顶盘通孔适配的外螺纹结构,螺旋轴上端以旋转结构固定于容器件底端并与轮桨相接;螺旋轴侧壁以外螺纹结构置于顶盘通孔的内螺纹结构处;该设计采用了丝杆螺母副的原理,把人力按压容器件、弹性件顶推容器件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来驱动轮桨,结构简单,力转换效率高,而且在容器件下压和上移时,轮桨均能被驱动,提升了搅拌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容器件侧壁外侧设有圆滑的波浪形凸起;该设计能提升人手与容器件外壁间的摩擦力,让使用者以手握方式来按压容器件时更为方便顺利,而且该设计增大了杯壁厚度有利于隔热,当杯内盛放高热物料时,人手握持容器件时不易被烫。

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力来驱动搅拌轮桨,避免使用电能作为能源,充分保证用户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按压状态时的外观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按压状态时的沿杯子轴线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按压状态下,去除容器件和软套的沿杯子轴线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按压状态时的外观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按压状态时的沿杯子轴线的剖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按压状态下,去除容器件和软套的沿杯子轴线的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弹簧的螺旋轴和立柱垫片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弹簧的螺旋轴和立柱垫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容器件;2-轮桨;3-密封防水轴承;4-螺旋轴;5-立柱垫片;6-第一弹性件;7-第二弹性件;51-顶盘;52-立柱;53-杯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8、9所示,一种按压搅拌式杯子,所述按压搅拌式杯子包括容器件1、轮桨2和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于容器件1下方支撑容器件1,所述轮桨设于容器件1内并与驱动部件相连;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螺旋轴4、立柱垫片5、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顶盘、立柱和杯底盘;所述第一弹性件6设于容器件1中部下方,第二弹性件7沿容器件1下端面边缘设置,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均立于杯底盘53上支撑容器件1;所述顶盘51以立柱52支撑于杯底盘53上端面中部且与杯底盘53平行,顶盘51垂直设置顶盘通孔,顶盘通孔的孔壁处设有内螺纹结构;所述螺旋轴4侧壁上设有与顶盘通孔适配的外螺纹结构,螺旋轴4上端以旋转结构固定于容器件1底端并与轮桨2相接;螺旋轴4侧壁以外螺纹结构置于顶盘通孔的内螺纹结构处,螺旋轴4的长度小于容器件1下端面与杯底盘53间的距离;当螺旋轴4受到竖直方向力驱动在顶盘51通孔内滑移时,螺旋轴4旋转并驱动与之相连的轮桨2转动来搅拌容器件1内物料。

所述第一弹性件6为容器件1中部下方的圆柱弹簧,所述顶盘51、立柱52和螺旋轴4容置于圆柱弹簧中轴处的中空部位。

所述第二弹性件7为具备弹性的软套,软套上端与容器件1下端面边缘相接,软套下端与杯底盘53上端面边缘相接,软套、容器件下端面和杯底盘围成容置驱动部件的容置腔。

所述软套以天然橡胶成型,当软套在竖直方向受压时,软套向外凸出。

当容器件1未盛物料时且未受外部压力作用时,容置腔的高度小于容器件高度的四分之一。

把所述螺旋轴4上端固定于容器件1底端的旋转结构为密封防水轴承3。

所述容器件1侧壁外侧设有圆滑的波浪形凸起。

所述波浪形凸起内置隔热结构。

当容器件1未盛物料时且未受外部压力作用时,螺旋轴4下端以侧壁的外螺纹结构置于顶盘51通孔的内螺纹结构处。

所述立柱52下端处设有立柱垫片5。

实施例:

使用者在搅拌杯子的容器件1内放入液态物料,手握容器件1的波浪形外壁向下按压容器件1,螺旋轴4受到人力驱动在顶盘51通孔内向下滑移,螺旋轴4旋转并驱动与之相连的轮桨2转动来搅拌容器件1内物料,当螺旋轴4下端触及立柱垫片5时,容器件1无法再下压,使用者放开手,受压的圆柱弹簧和软套恢复原状时以弹力推动容器件1向上移动,螺旋轴4受到弹力驱动在顶盘51通孔内向上滑移,螺旋轴4反向旋转并驱动与之相连的轮桨2转动来搅拌容器件1内物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