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腰垫用的偏心摆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20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椅子腰垫用的偏心摆动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椅子腰垫用的偏心摆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家具用的能够实现摆动功能的机构多种多样,例如椅子需要调节摆动角度,有的通过复杂的电机和连杆机构,例如中国专利ZL200710137146.0和ZL93244336.2公开的技术方案,上述结构的连接关系复杂,造成制造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新结构的摆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高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摆动调节方便,摆动调节角度大,制造成本低,适合不同体型的人使用,适用范围广的椅子腰垫用的偏心摆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椅子腰垫用的偏心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椅子上的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固定内齿圈,固定内齿圈的中心孔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偏心凸轮,偏心凸轮上套设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与固定内齿圈始终构成部分啮合;

所述转动齿轮上连接有随动摆臂,随动摆臂跟随转动齿轮的转动或静止而实现摆动或定位,随动摆臂上连接有支撑体。

采用该结构的,由于转动齿轮的直径小于固定内齿圈的直径,而且转动齿轮的齿数也小于固定内齿圈的齿数,所以通过驱动转动轴转动,使偏心凸轮带动转动齿轮与固定内齿圈保持部分啮合的同时实现围绕固定内齿圈内转动,使随动摆臂跟随转动齿轮实现摆动,从而实现支撑体的摆动,实现支撑体的角度调节;当调节完毕后,转动轴不再转动,处于静止状态,由于转动齿轮始终保持与固定内齿圈部分啮合,而且转动齿轮相对固定内齿圈为偏心设置,所以即使转动齿轮受到外力作用,也不会出现转动而导致定位失效,所以当转动轴不再转动时,转动齿轮始终保护静止,使支撑体能够起到双向锁紧定位的作用;只有到需要调节角度时,驱动转动轴,才会使转动齿轮再次转动,实现支撑体的摆动调节。

而且支撑体的摆动的角度可以任意调节,实现无级摆动,该结构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安装在椅子靠背、腰靠、头枕上对其实施摆动功能,又可以安装在沙发的靠背上上实现摆动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转动齿轮上一体式延伸有随动摆臂;随动摆臂与转动齿轮整体式连接,方便加工,强度高。

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随动摆臂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内齿圈同心的随动内齿圈,转动齿轮的厚度大于固定内齿圈的深度,随动内齿圈与转动齿轮始终构成部分啮合;随动摆臂与转动齿轮为分体式连接,连接方式是通过啮合,即转动齿轮的厚度大于固定内齿圈的深度,使转动齿轮的一部分齿可以与随动内齿圈的齿啮合,当转动齿轮转动时,随动摆臂会跟随摆动,实现支撑体的摆动。

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上安装有手轮;作为手动操作,实现支撑体的摆动。

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由电动装置驱动;通过电动操作,实现支撑体的摆动;节省人力。

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支撑体为腰垫;腰垫用作支撑人体的腰部,避免腰部的重要部分悬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椅子腰垫用的偏心摆动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摆动调节方便,摆动调节角度大,制造成本低,适合不同体型的人使用,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移除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随动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安装在椅子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椅子腰垫用的偏心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椅子1上的固定件2,固定件2上设有固定内齿圈3,固定内齿圈3的中心孔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转动轴4上设有偏心凸轮5,偏心凸轮5上套设有转动齿轮6,转动齿轮6与固定内齿圈3始终构成部分啮合;

所述转动齿轮6上连接有随动摆臂7,随动摆臂7跟随转动齿轮6的转动或静止而实现摆动或定位,随动摆臂7上连接有支撑体8。

采用该结构的,由于转动齿轮6的直径小于固定内齿圈3的直径,而且转动齿轮6的齿数也小于固定内齿圈3的齿数,所以通过驱动转动轴4转动,使偏心凸轮5带动转动齿轮6与固定内齿圈3保持部分啮合的同时实现围绕固定内齿圈3内转动,使随动摆臂7跟随转动齿轮6实现摆动,从而实现支撑体8的摆动,实现支撑体8的角度调节;当调节完毕后,转动轴4不再转动,处于静止状态,由于转动齿轮6始终保持与固定内齿圈3部分啮合,而且转动齿轮6相对固定内齿圈3为偏心设置,所以即使转动齿轮6受到外力作用,也不会出现转动而导致定位失效,所以当转动轴4不再转动时,转动齿轮6始终保护静止,使支撑体8能够起到双向锁紧定位的作用;只有到需要调节角度时,驱动转动轴4,才会使转动齿轮6再次转动,实现支撑体8的摆动调节。

而且支撑体8的摆动的角度可以任意调节,实现无级摆动,该结构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安装在椅子靠背、腰靠、头枕上对其实施摆动功能,又可以安装在沙发的靠背上上实现摆动功能。

作为本实施例的更具体实施方案:

所述随动摆臂7的一端设有与固定内齿圈3同心的随动内齿圈11,而且随动内齿圈11的齿的数量、直径与固定内齿圈3相同,转动齿轮6的厚度大于固定内齿圈3的深度,随动内齿圈3与转动齿轮6始终构成部分啮合;随动摆臂7与转动齿轮6为分体式连接,连接方式是通过啮合,即转动齿轮6的厚度大于固定内齿圈3的深度,使转动齿轮6的一部分齿可以与随动内齿圈11的齿啮合,当转动齿轮6转动时,随动摆臂7会跟随摆动,实现支撑体8的摆动。

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转动轴4上连接有驱动轴9,驱动轴9上安装有手轮10;作为手动操作,实现支撑体8的摆动。

转动轴4分别穿过固定内齿圈3、转动齿轮6以及随动内齿圈11;转动轴4内设置中心轴孔401,中心轴孔401内按圆周方向设有多个轴向限位槽401-1,驱动轴9上对应设有多个轴线限位凸块901配合,使驱动轴9穿设在中心轴孔401内。

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支撑体8为腰垫;腰垫用作支撑人体的腰部,避免腰部的重要部分悬空。

所述固定件2上设有凸环201,固定内齿圈3设置在凸环201内,对应随动摆臂7的一端凹环701,随动内齿圈11设置在凹环701内,凹环701与凸环201转动配合,使随动摆臂7可以相对固定件2实现转动,但随动摆臂7的转动实际是靠转动齿轮6的转动,利用随动内齿圈11与转动齿轮6部分啮合。

为了使随动摆臂7的安装更加合理,固定件2的另一侧设有压板13,使压板13与随动摆臂7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固定件2的两侧,且压板13随动摆臂7的一端之间通过紧固件14连接构成一体。

第二实施例:如图6所示,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作为优先的方案,所述转动齿轮6上一体式延伸有随动摆臂7;随动摆臂7与转动齿轮6整体式连接,方便加工,强度高。

第三实施例:如图7所示,与第一或二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动轴4上连接有驱动轴9,驱动轴9由电动装置12(电机或其他电驱动装置)驱动;通过电动操作,实现支撑体的摆动;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调节角度大,调节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