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593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休闲折叠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椅,特别是涉及一种休闲折叠椅。



背景技术:

椅子根据结构功能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具有折叠功能的椅子(简称折叠椅)和不具有折叠功能的椅子。折叠椅在展开状态下可支承人体,供人坐着工作和休息,在收折状态下可收缩体积,方便搬运,又节省空间,因此,折叠椅常用于各类培训机构、各级学校、公共场所、医院、餐厅、酒店、公司、家庭等场所。

传统的折叠椅通常包括前腿、后腿、坐板和靠背,前腿和后腿呈X型结构交差铰接在一起,坐板前部与后腿上端铰接,坐板后部与前腿转动并滑动铰接,靠背连接在坐板两侧的前腿顶端之间。传统的折叠椅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不带有扶手功能,而且样式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休闲折叠椅,结构新颖,并且带有扶手功能。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休闲折叠椅,包括座板组件、靠背组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二前腿和二后腿,二前腿、二后腿分别设置在座板组件左右两侧,座板组件同侧的前、后腿转动铰接在一起,还包括扶手机构,所述靠背组件连接所述扶手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座板组件左右两侧的二扶手杆,所述前腿的顶部与所述扶手杆的后部转动铰接,所述后腿的顶部与所述扶手杆前部转动并滑动连接,所述座板组件的前部与所述扶手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杆或座板组件上设有阻挡结构;

折叠椅打开时,所述阻挡结构限制后腿顶部继续沿扶手杆前端滑动,所述支撑架或靠背组件对所述座板组件的后部提供支撑,阻止座板组件的后部向下翻转。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休闲折叠椅设有扶手机构,前腿的顶部与扶手杆的后部转动铰接,后腿的顶部与扶手杆前部转动并滑动连接,支撑架和扶手机构可相对转动收折和打开;座板组件的前部与扶手机构转动连接,折叠椅打开时,支撑架或靠背组件对座板组件的后部提供支撑,椅子平稳牢固,结构新颖,而且二扶手杆分别设置在座板组件左右两侧,提供扶手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休闲折叠椅的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休闲折叠椅打开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3绘示了图1所示休闲折叠椅打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4绘示了图1所示休闲折叠椅收折过程的侧视示意图。

图5绘示了图1所示休闲折叠椅收折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6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休闲折叠椅第一种变形结构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休闲折叠椅第二种变形结构在收折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休闲折叠椅,包括座板组件10、靠背组件20、支撑架30和扶手机构40。所述支撑架30包括二前腿32和二后腿34,二前腿32、二后腿34分别设置在座板组件10左右两侧,座板组件10同侧的前、后腿32、34转动铰接在一起,前、后腿打开时交差结构,前、后腿收折时重叠在一个平面内。所述靠背组件20连接在所述扶手机构40上。所述扶手机构40包括分别设置在座板组件10左右两侧的二扶手杆42,所述前腿32的顶部与所述扶手杆42的后部转动铰接,所述后腿34的顶部与所述扶手杆42前部转动并滑动连接。所述座板组件10的前部与所述扶手机构40转动连接,所述扶手杆或座板组件上设有阻挡结构50。折叠椅打开时,所述阻挡结构50限制后腿34顶部继续沿扶手杆42前端滑动,所述支撑架30或靠背组件20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阻止座板组件10的后部向下翻转。

所述前腿32位于后腿34的内侧,折叠椅收折时,所述后腿34与扶手杆42靠在一起,最大程度减小折叠状态下的体积。

所述支撑架30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在二前腿32之间,前后腿的铰接点底于座板组件10。折叠椅打开时,所述支撑杆32支撑在所述座板组件10底面的后部,所述支撑杆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所述支撑。可以理解地,也可以是所述前腿32与座板组件10之间转动并可滑动连接,所述前腿32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具体地:如所述前腿32上设有座套,所述座套转动铰接在前腿32上,所述座套与座板组件10滑动连接,或者,所述座板组件10侧边设有长条滑槽,所述前腿32上设有导柱,所述导柱插入到长条滑槽内。无论是设置支撑杆的形式、还是设置座套的形式、还是设置长条滑槽和导柱的形式,都属于支撑架30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

所述扶手机构40还包括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将二扶手杆42后端连接在一起。所述靠背组件20包括多根拉杆22,这些拉杆22沿着所述连接杆间隔布置,拉杆22上端与连接杆44转动铰接,拉杆44下端活动连接座板组件10后侧,折叠椅收折时,座板组件10后侧沿拉杆向上滑动。

可以理解地:如果折叠椅打开时,拉杆22下端能够拉住座板组件10,请参照图6,比如拉杆22底部设置挂钩24,则打开椅子时,拉杆22挂钩24可拉住座板组件10,就能够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使打开状态下座板组件10平稳,这种情况,属于靠背组件对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而且所述支撑杆可以不设置。或者,请参照图7,拉杆22底部可设置挂钩24,支撑架上也可以同时设置支撑杆38,打开椅子时,挂钩24拉住座板组件10形成对座板组件的后部提供支撑,同时,支撑杆38连接在二前腿32之间并支撑在所述座板组件10底面的后部,支撑杆38也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所述支撑,这种情况,属于所述支撑架30和靠背组件20同时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的情形。

座板组件10后侧设有供拉杆穿过的导向孔,这些导向孔实际上是由金属丝弯折之后形成。所述座板组件10后侧呈弧形,所述连接杆44呈弧形。

可以理解地,所述靠背组件20也可以是包括软性拉带,软性拉带一端连接连接杆44,别一端连接座板组件10后侧,也就是说,软性拉带连接在连接杆44和座板组件10之间,这种情况下,软性拉带也能够在打开状态下拉住座板组件10的后部,对座板组件提供支撑,显然,这种情况也属于靠背组件20对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另外,在只有支撑架30对所述座板组件10的后部提供支撑的情况下,所述靠背组件20可以是一块靠板的结构,直接连接在二扶手杆42之间。

所述扶手机构40还包括横杆46,所述横杆46连接二扶手杆42前端,所述横杆46转动连接在座板组件10下方,也就是说,座板组件10绕横杆46转动设置。

所述阻挡结构50优选是设置在扶手杆42上的突起物;所述后腿34顶部转动铰接一套管36,所述套管36滑动套住扶手杆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