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777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具体是指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



背景技术:

婴童睡袋由于其使用方便性越来越受到家庭的喜爱。

传统的信封式婴童睡袋存在如下缺陷:

领圈设计太大,孩子爬出来,或者会滑进睡袋。

头部设计小,会卡住孩子的脖子,或者翻身时,脖子带动整个睡袋太累赘不舒服。

孩子翻身滚动后,睡袋绞在身上,无法复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该睡袋通过增设内衬件,使得婴童穿戴该内衬件后转动时也不会与睡袋相脱离,还能够防止婴童爬出或滑进睡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睡袋内置有供婴童穿戴的内衬件,所述内衬件与睡袋相连接,婴童穿戴该内衬件后在转动时使得睡袋也同时转动,同时还能够防止婴童爬出或滑进睡袋。

本实用新型中的睡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

所述睡袋包括相互连接的睡袋前片和睡袋后片,所述内衬件缝合在睡袋前片或睡袋后片的内里面。

当睡袋采用上述结构时,内衬件可以采用如下多种结构:

所述的内衬件为背心。

所述的背心为对开式,中间通过竖向设置的一排纽扣相扣接。

所述的内衬件为护胸,使用时通过护胸套在婴童的胸部。

所述的内衬件为肩带。

睡袋还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睡袋包括睡袋前片,所述内衬件缝合在睡袋前片内里面。

当睡袋采用上述结构时,内衬件可以采用如下多种结构:

所述的内衬件为背心。

所述的内衬件为护胸。

所述的内衬件为肩带。

本实用新型的睡袋增设的内衬件具有如下作用:

(1)让睡袋或者被子在人体活动时跟着身体转动,平躺后,睡袋位置能够复原;

(2)防止婴童与睡袋相脱离,造成感冒;

(3)防止婴童爬出、或者滑进睡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信封式婴童睡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信封式婴童睡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信封式婴童睡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信封式婴童睡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信封式婴童睡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睡袋前片;2、睡袋后片;3、背心;31、纽扣;4、护胸;5、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睡袋内置有供婴童穿戴的内衬件,内衬件与睡袋相连接,其中,睡袋包括相互连接的睡袋前片1和睡袋后片2,睡袋前片1和睡袋后片2采用拉链相连接,也可以缝合相连,内衬件缝合在睡袋后片2的内里面,婴童穿戴该内衬件后在转动时使得睡袋也同时转动,同时还能够防止婴童爬出或滑进睡袋。

本实施例中的内衬件为背心3,背心3为对开式,中间通过竖向设置的一排纽扣31相扣接。其中,纽扣31可以采用非等距设置,可以根据婴童的身高选择的纽扣扣到的位置,保证婴童双腿活动自由。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内衬件也可以通过拉链或绑带或纽扣连接在睡袋后片2的内里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内衬件也可以缝合在睡袋前片1的内里面。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内衬件为护胸4,使用时通过护胸4套在婴童的胸部。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的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内衬件为肩带5。使用时通过肩带5来束缚婴童的肩部。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的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内衬件缝合在睡袋前片1的内里面。该实施例中的内衬件为背心3,也可以采用护胸或肩带。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一种信封式婴童睡袋的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睡袋仅包括睡袋前片1,内衬件缝合在睡袋前片1内里面。该实施例中的内衬件为背心3,也可以采用护胸或肩带。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内衬件也可以通过拉链或绑带或纽扣连接在睡袋前片1的内里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