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载自动感应的智能型座椅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2900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载自动感应的智能型座椅电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式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载自动感应的智能型座椅电梯。



背景技术:

座椅电梯是一种主要用于帮助行动不方便的人,如残疾人、老人,上下楼梯的便捷设备。现有的座椅电梯通常包括沿楼梯一侧的齿条式升降轨道及通过齿轮啮合沿齿条式升降轨道运动的座椅。座椅上安装操作面板和爬升机构,通过操作面板控制爬升机构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座椅沿着齿条式升降轨道上升或下降。使用时,使用者需要操作相应的按钮,控制座椅移动至使用者所在的楼层,再控制座椅移动至所要到达的楼层。当使用楼梯的其他人误碰到操作面板时,会导致空载的座椅自动运行。空载运行一方面会产生安全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造成电梯使用效率的下降,造成资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载自动感应的智能型座椅电梯,通过自动感应是否负载,从而避免误碰导致的空载运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空载自动感应的智能型座椅电梯,包括座椅和轨道,所述座椅包括座部和脚踏部,设置于所述脚踏部后面的爬升机构装配于所述轨道上,还包括:重力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重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座部上,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向所述控制控制器发送重力传感器的重力感应值,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连接;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所述重力感应值不超过设定重力值,则向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发送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进行减速驱动或制动驱动。

当使用者在座部坐下时,重力传感器采集到使用者以及座部的重力感应值,并把该重力感应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中预先设定了重力值,控制器对设定的重力值与接收到的重力感应值进行比较。若接收到的重力感应值不超过设定的重力值,则说明座椅上并没有使用者。控制器发出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使爬升机构减速或者制动,从而使座椅减速或制动。控制器中具备处理模块,处理模块为单片机、PLC等具有运算、判断、赋值等数据处理能力的模块。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座部包括软垫和底板,所述软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方,所述底板上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中部设置安装条,所述重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条上。将重力传感器固定在安装槽侧壁中部的安装条上,能够减少重力传感器的顶部受到软垫的重力影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左安全带和右安全带,所述左安全带的两端分别与座椅靠部的左侧上、下连接端固定,所述右安全带的两端分别与座椅靠部的右侧上、下连接端固定,所述软垫上设置裆部连接端,所述左、右安全带上分别套置活动扣,所述活动扣与所述裆部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处于所述裆部连接端的后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的位置处于所述裆部连接端后部的5-20c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扶手,扶手固定在座部的两侧,所述扶手的前端开设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使用者输入的运行或制动控制信息;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重力感应值超过设定重力值,则将所述运行或制动控制信息向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发出,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运行或制动控制信息进行运行或制动驱动;若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重力感应值不超过设定重力值,则不执行所述运行或制动控制信息,而向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发送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进行减速驱动或制动驱动。

使用者能够通过控制器来控制座椅的爬升或停止。控制器可滑动位于扶手的通孔内,防止不小心触碰导致的误操作。即使忘记将控制器滑动至扶手通孔内,导致发生了误操作,控制器通过判断重力传感器感应到的重力感应值与设定的重力值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误操作。当发生误操作,当时重力感应值小于设定的重力值时,则说明座椅上没有使用者。控制器接收到的运行或制动控制信息为误操作,因此,控制器不执行所述运行或制动控制信息,而向所述爬升机构驱动端发送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外壳的侧壁开设滑槽,所述滑槽的末端为斜槽,所述斜槽的末端设置固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设置滑块,所述滑块的末端设置固定块,所述滑块沿着所述滑槽活动,并运动至斜槽使所述控制器外壳成上倾状态后,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固定孔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与所述斜槽之间呈45°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座椅的座部设置重力传感器,通过重力传感器感知座椅上的重量变化,控制器中设定了重力值,控制器对设定的重力值与接收到重力感应值进行比较。若接收到的重力感应值不超过设定的重力值,则说明座椅上并没有使用者。控制器发出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使爬升机构减速或者制动,从而使座椅减速或制动,从而避免了电梯出现空载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座椅的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座部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抽式按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扶手与抽式按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电器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载自动感应的智能型座椅电梯,包括座椅1和齿条式升降轨道2。座椅1包括座部11和脚踏部12。脚踏部12的背部装配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齿轮与齿条式升降轨道2啮合。在座部11的后端竖直安装靠部111。座部11的底部前侧连接脚踏部12。座部11上安装重力传感器。控制器13固定在座椅1的扶手14上。如图8,重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3的输入端连接。重力传感器将其检测到的重力感应值发送至控制器13。控制器13的输出端与电机驱动端连接。重力传感器为市购的器件,如PONREED的S型称重传感器即可使用。控制器13中具备具有运算、判断、赋值等数据处理能力的单片机,如ATMEL的AT89S52或STC的STC89C52RC。

在控制器13的单片机中预先设定了重力值,比如10kg。当使用者在座部坐下时,重力传感器采集到使用者以及座部的总计重力感应值,并把该总计重力感应值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重力感应值时,控制器的单片机对设定的重力值与接收到的总计重力感应值进行比较。若重力感应值不超过设定的重力值,则说明座椅上并没有使用者。如果此时电机处于运行状态,控制器向电机驱动端发出减速或制动驱动信息,使电机减速或者制动,从而使座椅减速或制动。

如图3-4,座部11包括软垫1101和底板1102。底板1102上开设方形的安装槽1103。安装槽1103的四个侧壁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安装条1104。在安装条1104上通过螺钉固定重力传感器1105,使重力传感器1105的顶部与底板1102的顶部平齐,能够减少重力传感器1105的顶部受到软垫1101的重力影响。避免将重力传感器1105直接固定在软垫1101下方,解决了导致重力传感器1105的灵敏度下降以及使用者的舒适度不佳的问题。软垫1101的四角通过绑绳固定在底板1102上方。

为了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座椅1还包括左安全带112和右安全带113。靠部11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连接端。座部1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连接端。左安全带112的两端分别与靠部111左侧的连接端、座部11左侧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右安全带113的两端分别与靠部111右侧的连接端、座部11右侧的连接端固定连接。同时,在软垫1101上设置裆部连接端1106。左安全带112和右安全带113上分别套置活动扣1120、1130。活动扣1120、1130能够扣合在裆部连接端1106,从而实际将使用者固定在安全带内。为了保证重力传感器1105感应位置的准确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03的位置处于裆部连接端1106的后部5-20cm处。该位置为使用者的臀部位置,能够准确感应座部11是否负载,避免了由于其他人倚靠座椅1而导致发生的误感应。

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控制,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7,座椅1的两个扶手14分别固定在座部11的两侧。扶手14的前端开设通孔140。通孔140的两个相对侧壁上设置平行滑块141。滑块141的前端设置固定块142。控制器13的外壳侧壁开设滑槽131。滑槽131的末端为斜槽132,斜槽132的末端向上倾斜。滑槽131与斜槽132之间呈45°夹角。斜槽132的末端设置固定孔133。滑块141装配于滑槽131内,能够沿着滑槽131活动,并运动至斜槽132使控制器13成上倾状态后,固定块142固定在固定孔133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