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升降书桌功能的双层子母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321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升降书桌功能的双层子母床,属于家具领域。



背景技术:

双层床一般是为利用空间而使用的,比之单层床相当于多了一张床。在家庭中,双层床多应用于儿童房内,对于儿童来说,爬上爬下可以锻炼他的灵活度,而且现在普通独生子玩的空间有限,这样还可以增加小伙伴与他作伴的机会。然而,现有的双层床的结构较为简单,其功能也仅仅是能提供两个床位,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孩子读书学习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升降书桌功能的双层子母床,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升降书桌功能的双层子母床,包括左侧床架、右侧床架以及设置在左侧床架与右侧床架之间的上层床体、下层床体;所述上层床体包括上层床板和上层床围栏;所述左侧床架的外侧设有左外侧支架,在左侧床架与左外侧支架之间设有若干层呈阶梯状排布的踏板,每一层踏板的下方都设有储物抽屉;所述右侧床架的外侧设置有右外侧支架,在右侧床架与右外侧支架之间设有滑梯;所述左侧床架与左外侧支架之间最上层的踏板的上方设有左侧护栏;所述滑梯顶部的上方设有右侧护栏;所述上层床围栏的左围栏、右围栏上分别设有出口;所述下层床体包括下层床围栏、左侧下床体和右侧下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下床体与右侧下床体之间设有升降书桌,所述升降书桌包括桌底座、固定在桌底座上的升降支撑装置和固定在升降支撑装置顶部的桌板;所述桌板的左右宽度小于等于左侧下床体与右侧下床体的间距,所述桌板位于最低点时的高度与左侧下床体、右侧下床体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层床板的下方设置有双层置物架。

进一步地说,所述左侧下床体包括箱式的左侧储物柜和覆盖左侧储物柜的左侧盖板,所述左侧盖板的内侧边缘通过合页铰接在左侧储物柜的顶口边缘上,在左侧盖板与左侧储物柜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右侧下床体包括箱式的右侧储物柜和覆盖右侧储物柜的右侧盖板,所述右侧盖板的内侧边缘通过合页铰接在右侧储物柜的顶口边缘上,在右侧盖板与右侧储物柜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液压杆。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升降书桌,当升降书桌降至最低点时能与下侧左床体、下侧右床体共同组合成为下层床位供孩子躺卧;当升降书桌的桌板升高至适当高度时,左侧下床体和右侧下床体则可以作为座位,从而能满足孩子读书学习的使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兼具有储物、嬉戏等多种功能,具体地说:双层置物架上可以摆放孩子的书本、摆件等物品;左侧储物柜、右侧储物柜能储放孩子的衣物、玩具等物品;左侧的踏板可作为孩子爬上爬下的阶梯,每一层的储物抽屉中还能储放物品;右侧的滑梯能满足儿童在房间内的游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升降书桌功能的双层子母床,包括左侧床架5、右侧床架8以及设置在左侧床架5与右侧床架8之间的上层床体、下层床体;所述上层床体包括上层床板6和上层床围栏7;所述左侧床架5的外侧设有左外侧支架3,在左侧床架5与左外侧支架3之间设有若干层呈阶梯状排布的踏板2,每一层踏板2的下方都设有储物抽屉1;所述右侧床架8的外侧设置有右外侧支架10,在右侧床架8与右外侧支架10之间设有滑梯11;所述左侧床架5与左外侧支架3之间最上层的踏板的上方设有左侧护栏4;所述滑梯11顶部的上方设有右侧护栏9;所述上层床围栏7的左围栏、右围栏上分别设有出口;所述下层床体包括下层床围栏14、左侧下床体和右侧下床体;所述左侧下床体与右侧下床体之间设有升降书桌,所述升降书桌包括桌底座18、固定在桌底座18上的升降支撑装置13和固定在升降支撑装置13顶部的桌板1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升降支撑装置13可以采用市售的液压升降柱、手动升降柱、电动升降柱,这些具有升降功能的支撑装置是比较常见的机械装置,其结构和功能都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所述桌板12的左右宽度小于等于左侧下床体与右侧下床体的间距,所述桌板12位于最低点时的高度与左侧下床体、右侧下床体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层床板6的下方设置有双层置物架21。

所述左侧下床体包括箱式的左侧储物柜15和覆盖左侧储物柜15的左侧盖板16,所述左侧盖板16的内侧边缘通过合页铰接在左侧储物柜15的顶口边缘上,在左侧盖板16与左侧储物柜1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液压杆;所述右侧下床体包括箱式的右侧储物柜19和覆盖右侧储物柜19的右侧盖板20,所述右侧盖板20的内侧边缘通过合页铰接在右侧储物柜19的顶口边缘上,在右侧盖板20与右侧储物柜19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液压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