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666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柜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容体,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用途柜子。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多用途柜子往往分为了很多层,但多用途柜子的层数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有些大的物件就有可能放不进去,小的物件的话比较浪费空间,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公告号为CN203073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衣柜,包括主衣柜、辅助衣柜,主衣柜与辅助衣柜连接为一体,主衣柜与辅助衣柜分别由立柱及位于两立柱之间的挡板组成,立柱竖直方向设置若干孔。由于本实用新型立柱竖直方向设置若干孔,衣柜的层数可以随意调整、随着层数的改变,衣柜高低可以随意调整,用途也可以改变,比如放衣服的柜,增加若干层数,就可以用于堆放不同物品。但是这种衣柜上的挡板往往都是用螺栓来固定在拆卸或者组装的时候比较麻烦,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方便改变内部的层数或者是层的位置的多用途柜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柜子,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左右两侧的侧板,两个侧板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挡板,两块侧板的相对面上沿其竖直方向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每块侧板上至少设有两排固定孔,同一高度的固定孔内设有插销,所述挡板搁置在插销上,所述插销包括插设在固定孔内的柱体和与柱体外端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挡板的下表面贴合,支撑块的侧壁与侧板内壁贴合,所述支撑块与挡板贴合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柱,所述挡板的下表面设有与连接柱插接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的自由端为倒斜角设置;所述支撑块包括与柱体连接的侧贴合板和与连接柱连接的上贴合板,所述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呈直角设置,所述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呈直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加强部 。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侧板上插销的位置,再将挡板搁置到插销上从而就可以改变多用途柜子的层数或者是层的位置,插销位置的改变只需要插拔即可,不需要去旋动螺栓,可以更为方便地去改变多用途柜子的层数或者是层的位置;通过支撑块来支撑挡板使挡板与支撑块之间发生面与面接触,使挡板不易发生滑动的现象,挡板被支撑地更为稳定;通过连接柱插入到连接孔内,使挡板可以被固定地更为稳定,不易发生移动;将连接柱的自由端设置成倒斜角设置,使连接柱在插入到连接孔内的时候更为方便;支撑块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和设置在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之间的圆弧加强部,这样的设置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减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体的侧壁上设有半环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环形凸起的设置使柱体不易从固定孔内脱离出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的自由端均设置成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的自由端均设置成圆弧形,从而在拆卸或者组装插销的时候,插销不易割伤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为5mm,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固定孔之间的间距为32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两个侧板之间的挡板可以随意地进行拆卸改变位置,可以用于堆放不同物品,挡板搁置在插销上,并通过连接柱插入到挡板上的连接孔内使挡板可以被固定地非常稳定,不易发生滑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板与插销和挡板之间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插销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板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侧板;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挡板;5、固定孔;6、插销;61、柱体;62、支撑块;621、侧贴合版;622、上贴合板;623、圆弧加强部;63、连接柱;7、半环形凸起;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用途柜子,包括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和左右两侧的侧板1,两个侧板1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挡板4,两块侧板1的相对面上沿其竖直方向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固定孔5,每块侧板1上至少设有两排固定孔5,同一高度的固定孔5内设有插销6,挡板4搁置在插销6上,最左右两侧的侧板1之间还可以添加侧板1,中间的侧壁的固定孔5左右两侧相互连通从而可以使若干个多用途柜子无限地在左右两侧拼接在一起。

如图4所示,插销6包括插设在固定孔5内的柱体61和与柱体61外端连接的支撑块62,柱体61为管状结构,柱体61的侧壁上设有半环形凸起7,支撑块62的上表面与挡板4的下表面贴合,支撑块62的侧壁与侧板1内壁贴合,支撑块62与挡板4贴合的端面上设有连接柱63,挡板4的下表面设有与连接柱63插接配合的连接孔8,连接柱63的自由端为倒斜角设置,支撑块62包括与柱体61连接的侧贴合板和与连接柱63连接的上贴合板622,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622呈直角设置,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622呈直角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圆弧加强部623 ,侧贴合板与上贴合板622的自由端均设置成圆弧形。

如图5所示,固定孔5的直径为5mm,深度为12mm,竖直方向相邻的两个固定孔5之间的间距为32mm,在每排固定孔5的两端还分别设有用于固定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的通孔,通孔与相邻的固定孔5之间的距离为43.5mm,上固定板2和下固定板3分别通过螺栓与侧板1固定,侧板1这样的尺寸限定后,可以随意安装门板、抽屉或者是挡板4,且它们的位置可以随意地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