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盆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054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坐盆调节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调节机构,特别涉及坐盆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座椅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产品,目前市场上生产的座椅座深都根据市场上调研的平均身高进行设计,但对于不处于平均身高的过高或过矮的人来说,由于各自的腿长差距较大,会对使用者的舒适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座椅座深的坐盆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坐盆调节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滑轨,滑轨上安装有盖板,还包括驱动盖板在滑轨上直线运动的盖板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盖板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盖板下方的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包括电机和丝杆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丝杆前后移动,所述丝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推板上,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盖板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用于挂住座椅套底部的挂钩,所述挂钩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挂钩固定连接,连接片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固定到推杆上的铆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椅座安装在盖板上,通过盖板驱动装置驱动盖板前后移动即控制椅座伸出椅背的距离来调节座椅的深度,使得不同脚长的人都能根据自身需求将座椅的座深调节到最适合自己的程度,使得使用者更舒适,且一般座椅表面都套设有皮具,当椅座移动时,皮具会发生松动,无法绷紧服帖,因此设置了挂钩,使得挂钩挂住皮具下端,且挂钩能跟随盖板的移动而移动,使得当盖板调节座深时,皮套会被挂钩拉紧,使得皮套一直处于绷紧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坐盆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2为坐盆调节机构立体图。

图中标记为:基板1、滑轨2、盖板3、电机4、丝杆5、推板6、推杆7、挂钩8、连接片9、铆钉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坐盆调节机构,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设置有滑轨2,滑轨2上安装有盖板3,还包括驱动盖板3在滑轨2上运动的盖板3驱动装置,盖板3上方安装有椅座,当使用者在使用该座椅时,可以使用盖板3驱动装置控制盖板3在基板1上滑动,从而控制了椅座伸出椅背的距离,使得腿长不同的人也能将座椅深度调节到最适合自己的座深深度,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所述盖板3驱动装置有多种实施例,如:直接使用气缸推拉等,本申请使用了以下的盖板3驱动装置。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盖板3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盖板3下方的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为市场上可直接购得的产品,其原理为:电机齿轮上的涡杆带动涡轮转动,使涡轮内的丝杆作轴向移动。把电机的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利用电动机正反转使丝杆完成前后运动,市场上销售的有多种型号,如HTP400推杆电机、型号为D63-2480-65RPM的推杆电机等,所述推杆电机包括电机4和丝杆5,在电机4转动过程中,丝杆5前后移动,所述丝杆5的输出端连接有推板6,所述推板6两端分别设置有推杆7,所述推杆7的一端固定在推板6上,推杆7的另一端固定在盖板3上,当需要调节座椅深度时,可控制电机4转动,驱动丝杆5前后移动,丝杆5驱动推板6前后移动,推板6带动推杆7运动,推杆7驱动盖板3在滑轨2 上前后运动,从而实现了调节座深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驱动机构安装在基板1下方,从基板1下方拉动盖板3移动,不会增加座椅的占地面积,在能实现调整座椅的基础上,仍能保证座椅的美观度。

此外,还包括用于挂住座椅套底部的挂钩8,所述挂钩8用以固定套在座椅上的皮套的下部,所述挂钩8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片9,所述连接片9的一端与挂钩8固定连接,连接片9的另一端固定在基板1上,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固定到推杆7上的铆钉10,由于盖板3的前后移动由推杆7直接驱动,因此推杆7向前移动使得盖板 3向前移动,推杆7上的铆钉10运动到连接片9内滑槽的顶端将连接片9向前推动,从而使得挂钩8向前带动皮套跟随向前移动,使得皮套套在椅子上绷紧服帖,不会因每次盖板3移动就使得套在椅子上的皮套发生褶皱。且连接板的中部设置有滑槽,使得连接板有回移的空间,当皮套过紧时,皮套的力驱使挂钩8稍稍向后移动,防止皮套绷太紧而导致损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