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堂汤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459阅读:9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堂汤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设备领域,涉及防止汤料沉淀及汤的保温,尤其是一种食堂汤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食堂内,通常把汤桶放在固定位置,如果食客需要可以自助盛取,然而汤长时间放置后,汤桶内的汤料会沉淀在桶底,会变凉。所以晚去食堂的客人喝到的汤,要么只有汤没有料,或者是料很多汤很少,分配不均且都是凉的,让客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实现食堂的设备自动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但目前没有一款实用的汤桶能够实现这一目的。

如何解决食堂汤桶的设备自动化,使得汤料均匀分布及保温,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食堂汤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食堂汤桶,该食堂汤桶具有能够自动搅拌汤料防止沉淀,保温隔热,与推车配套使用方便省力等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食堂汤桶,包括桶体、把手、磁力搅拌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把手设置于桶体两侧,所述磁力搅拌装置包括在桶体下方设置的磁力搅拌器,设置于桶体内部底面的搅拌转子;所述控制装置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磁力搅拌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是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设置于桶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为双层桶体,桶底材质为非金属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转子为钕铁硼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是计时开关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推车,所述汤桶架设于推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磁性物质同性相斥的特性,通过磁力搅拌器不断变换基座的两端的极性来推动磁性搅拌子转动,通过磁性搅拌子的转动带动汤桶内的汤料与汤汁旋转,使其均匀混合;通过桶底压敏电阻控制磁力搅拌装置的开始与停止,桶内装有较多东西时,压力较大,电阻较小,磁力搅拌器开始工作,当桶内东西减少(大约只有1/3)时,压力减小电阻增大,磁力搅拌器停止工作。汤桶通过磁力搅拌器中的磁子转动,带动汤桶内汤汁搅动,达到防止沉淀的问题。食堂在供应汤品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客人容易得到均匀的汤料,同时在搅拌装置停止工作时,也可以提醒食堂工作人员及时加汤,提高客人满意度,并且实现自动化餐厅,有利于环保和卫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汤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桶底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桶体,2.把手,3.控制装置,4.搅拌转子,5.磁力搅拌器,6.推车,7.电源,8.桶底,9.磁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食堂汤桶,包括桶体、把手、磁力搅拌装置、控制装置;所述把手设置于桶体两侧,所述磁力搅拌装置包括在桶体下方设置的磁力搅拌器,设置于桶体内部底面的搅拌转子;所述控制装置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磁力搅拌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是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设置于桶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为双层桶体,桶底材质为非金属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转子为钕铁硼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是计时开关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推车,所述汤桶架设于推车上。

所述食堂汤桶工作时,利用磁性物质同性相斥的特性,通过磁力搅拌器不断变换基座的两端的极性来推动磁性搅拌子转动,通过磁性搅拌子的转动带动汤桶内的汤料与汤汁旋转,使其均匀混合。进一步的安装控制装置控制磁力搅拌装置的运转,控制装置可以是计时开关装置,根据汤料沉淀速度的不同,设置运转及间歇时间,控制装置也可以是压敏电阻,通过桶底压敏电阻控制磁力搅拌装置的开始与停止,桶内装有较多东西时,压力较大,电阻较小,磁力搅拌器开始工作,当桶内东西减少(大约只有1/3)时,压力减小电阻增大,磁力搅拌器停止工作。汤桶通过磁力搅拌器中的磁子转动,带动汤桶内汤汁搅动,达到防止沉淀的问题。桶底材质为非金属材料,利于导磁,非金属材料不隔绝磁场,便于磁力线穿透到桶内。桶体双层结构有利于保温隔热,也加强了桶体本身的强度。优选钕铁硼磁铁为现有的无源最强磁铁。桶体把手方便与推车分离、清洁,配套推车使用,方便移动,向客人提供方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