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子宫婴儿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281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子宫婴儿睡袋。



背景技术:

由于成人的睡衣、被子等床上用品上通常带有大量的细菌,且因为成人的抵抗力较高,这些细菌不会对成人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但是,如果将婴儿放置在成人的床上,由于婴儿的抵抗力较差,容易产生疾病;同时婴儿在睡眠中会不自觉活动手脚,将被子踢开,容易受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较多父母使用婴儿睡袋包裹婴儿身体,为婴儿创造独立的睡眠空间,防止婴儿被细菌感染的同时,避免婴儿将被子踢开。

现有的睡袋大多为妈咪式、信封式和啤酒桶式,同时,还包括手部或/和腿部可拆卸式、裆部可打开式等,但是,上述睡袋在使用时,婴儿手脚容易被束缚,睡眠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子宫婴儿睡袋,婴儿的活动空间较大,能够提高婴儿的睡眠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子宫婴儿睡袋,包括睡袋本体,所述睡袋本体上设置有拉链,所述睡袋本体的肩部向上隆起,形成两个羽翼式容纳空间,所述睡袋本体与婴儿腰部相应之处为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宽度小于上部和下部,所述睡袋本体的领口处与拉链相对应之处设置有护头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拉链为双向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睡袋本体为单层棉料。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的宽度为18-25cm。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的宽度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领口的周长为27-34cm。

进一步的,所述领口的周长为28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仿子宫婴儿睡袋,羽翼式容纳空间能够增大婴儿手部的活动空间,便于婴儿手臂向上举起,避免婴儿滚动肚子,形成在母体子宫内的投降式姿势,让婴儿进入自我抚慰模式,建立平静安慰的睡眠环境,便于婴儿适应新环境;同时,该设计便于母乳喂养并避免划伤。

凹陷部对婴儿形成轻微的束缚感,由于新生婴儿对外部声音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部惊吓,凹陷部能够模仿母体怀抱,防止婴儿从睡梦中惊醒,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仿子宫婴儿睡袋,睡袋本体为单层棉料,与现有的多层面料睡袋相比,在起到保温的同时,将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形成过热的环境;领口的周长为27-34cm能够避免婴儿头部钻入睡袋本体的同时,防止肩部滑出,比较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仿子宫婴儿睡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睡袋本体,2-拉链,3-羽翼式容纳空间,4-凹陷部,5-上部,6-下部,7-领口,8-护头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仿子宫婴儿睡袋,包括睡袋本体1,睡袋本体1为单层棉料,睡袋本体1上设置有拉链2,拉链2为双向拉链,睡袋本体1的肩部向上隆起,形成两个羽翼式容纳空间3,睡袋本体1与婴儿腰部相应之处为凹陷部4,凹陷部4宽度小于上部5和下部6,睡袋本体1的领口7处与拉链2相对应之处设置有护头机构8。

本实用新型中的羽翼式容纳空间3能够增大婴儿手部的活动空间,便于婴儿手臂向上举起,避免婴儿滚动肚子,形成在母体子宫内的投降式姿势,让婴儿进入自我抚慰模式,建立平静安慰的睡眠环境,便于婴儿适应新环境;同时,该设计便于母乳喂养并避免划伤。

凹陷部4对婴儿形成轻微的束缚感,由于新生婴儿对外部声音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部惊吓,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凹陷部4的宽度为8-25cm(凹陷部4的宽度优选为20cm),凹陷部4能够模仿母体怀抱,防止婴儿从睡梦中惊醒,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同时,睡袋本体1为单层棉料,与现有的多层面料睡袋相比,在起到保温的同时,将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形成过热的环境。

领口7的周长为27-34cm,领口7的周长优选为28cm,能够避免婴儿头部钻入睡袋本体1的同时,防止肩部滑出。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