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高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412阅读:1455来源:国知局
垫高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行业,尤其是涉及一种凳子。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儿童和少年近视率超高,据调查,小学生的近视率达24%,而到了中学生,则近视率高达57%,高中生的近视率则更高,可达到85%以上(数据来源:斯坦福大学REAP研究所);研究其具体原因有两个:第一、看书时坐姿不正;第二、光线的影响(如:看书时光线不足、现代人工光线(电视机、手机、电脑等发出的蓝光));因此急需要社会予以更多的关心与关注;

基于光线的影响,我们可以尽量去避免;而看书坐姿不正导致,则是最不应该发生,应及时的纠正,避免导致近视;如下我们研讨一下关于坐姿的问题: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谁是喜欢歪着身子来看书,也不会故意趴在桌子上看书,因为这样会很容易疲劳(眼睛疲劳和身体疲劳);然而什么原因会导致在学习时会坐姿不正呢?

再看看学习地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第一、学校;第二、家中;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原理研究发现,学校里面所使用的凳子和椅子(以下简称“凳椅”)是按照人均身高设计的,家中的所有的凳椅均是按照成人身高设计;小学生低于平均身高的在学校则会趴着桌子表面看书学习,姿势明显不正确,眼睛距离书面的距离不足35厘米(正确的距离为35厘米);而家里的凳子根本不适合小学生坐;这样就形成了不良的坐姿和习惯;而一旦在小学形成了不良习惯,这样不良习惯就会带入中学,加上中学学习任务更重,从而导致了中学生的近视率急剧上升。

虽然市面上已出现了针对儿童成长时期设计的高度可调节的凳椅,这种凳椅能够根据儿童的身高进行调节,但是这种凳椅总会有一个不能调节的极限,当到达这个极限之后,还是需要更换新的;而且是桌子凳椅一起买和一起报废,这样造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垫高凳,其凳面相对于凳脚的高度可以调节,其可以附加到现有的凳椅上使用,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板凳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垫高凳,包括凳面和两个可调节高度的凳脚,这两个凳脚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凳面底部;所述凳面的底部固设由一根扎带;每个所述凳脚主要由L形顶板、L形底板和定位杆组成,所述L形顶板和L形底板的竖直板上均设置有一排等距排列的长条孔型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在所述L形顶板和L形底板的定位孔中;每个所述凳脚中还具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在所述L形顶板和L形底板的定位孔中;所述稳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一端铰接在同一个所述定位孔中。

优选的,每个所述凳脚包括两根定位杆,两根所述定位杆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L形顶板和L形底板底板上下平行且左右错位设置,所述定位杆位于所述L形顶板和L形底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L形顶板和L形底板的横直板上也都设置有图片等距排列的长条孔型的定位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凳脚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锁附在两个所述L形底板的横直板上的定位孔中。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杆两端紧锁的所述螺栓头部套设有橡胶垫脚。

优选的是,所述凳面的乘坐面的四边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垫高凳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垫高凳通过帆布带固定在现有的凳椅的凳面上,实现垫高的作用;2.L形顶板的横直板作为承力面起承受力作用,L形底板的横直板起支撑整个垫高凳的作用,L形顶板的竖直板、L形底板的竖直板和定位杆起调节凳面高度的作用,通过调节定位杆的倾斜角度,来调节凳面相对于垫脚的高度;3.稳定杆与定位杆的一个顶点重合,剩余的三个顶点组成一个三角形,使高度调节后的垫高凳具有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垫高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垫高凳的爆炸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垫高凳的使用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和2所示的垫高凳,包括凳面1和两个可调节高度的凳脚2,这两个凳脚对称地设置在凳面的底部,凳面的底部固设由一根扎带3,通过扎带将垫高凳固定在现有凳椅的凳面上,将现有凳椅乘坐面高度的提高。

每个凳脚由L形顶板2a、L形底板2b和两根定位杆2c和2c'组成;L形顶板2a和L形底板2b底板上下平行且左右错位设置,两根定位杆位于L形顶板2a和L形底板2b之间;L形顶板2a和L形底板2b的竖直板上均设置有一排等距排列的长条孔型的定位孔2d,定位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在L形顶板2a和L形底板2b的定位孔2d中。L形顶板2a的横直板作为承力面起承受力作用,L形底板2b的横直板起支撑整个垫高凳的作用,L形顶板2a的竖直板、L形底板2b的竖直板和定位杆起调节凳面高度的作用,通过调节定位杆的倾斜角度,来调节凳面相对于垫脚的高度。

两根定位杆的四个顶点构成了一个等腰梯形,由于等腰梯形的稳定性较差,所以每个凳脚中还添加了一根稳定杆2e。稳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铰接在L形顶板2a和L形底板2b的定位孔中;稳定杆的一端与定位杆2c的一端共同铰接在L形顶板2a中竖直板的一个定位孔中,使稳定杆与定位杆2c的一个顶点重合,该重合的顶点与剩余的两个顶点组成一个三角形,使高度调节后的凳脚具有稳定性。

从便于安装角度考虑,在L形顶板2a和L形底板2b的横直板上也都设置有一排等距排列的长条孔型的定位孔2d’,这样L形顶板和L形底板360°一样,在垫高凳组装的过程中就不用去做区分。

从安全角度考虑,在两个凳脚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杆4,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锁附在两个L形底板的横直板上的定位孔中。连接杆在两个凳脚之间既起连接的作用,又能够防止凳脚受力向两侧张开倾斜,提高了垫高凳的乘坐安全性。

凳面的乘坐面的四边为圆弧形,凳面上还可以设计成软面,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参见图3,连接杆两端紧锁的螺栓头部套设有具有防滑作用的橡胶垫脚5,橡胶垫脚5压在现有凳椅的凳面6上,防止垫高凳相对现有凳椅打滑,提高了垫高凳的稳定性和乘坐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的垫高凳还能够当做独立的矮凳使用,在此不做赘述。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