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斗式拉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897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斗式拉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柜领域,特别是一种漏斗式拉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厨柜中的拉篮主要用于盛放碗碟等餐具,由于碗碟等餐具在洗涤后其上残留有余水,若将该些餐具摆放于拉篮中时,余水容易滴落于拉篮上,为了避免拉篮上积水,现市面上的拉篮的底部一般制作成镂空结构,即现市面上的拉篮的底部大部分是制作成网状或栅格状,然后再在拉篮的底部设置一大小与拉篮底部大小相同的接水盘,因此餐具上的余水可以直接滴落于接水盘上。

上述的结构,虽然使得拉篮既可以盛放碗碟等餐具,同时也可以防止拉篮内积水,但是上述的拉篮结构复杂,制作麻烦,而且设置于拉篮下方的接水盘也要制作得与拉篮底部大小相同,花费材料过多,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既便于便于制作,同时可以避免积水的拉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漏斗式拉篮,包括一拉篮主体,所述拉篮主体上设置有一上部敞口的容腔,所述容腔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向下凹陷并使得容腔的底部中间位置处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容腔的底部外周缘的水平高度,同时容腔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拉篮主体的底部外周壁与所述排水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接水的接水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腔的底部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向上拱起的凸起,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留有供水流过的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篮主体的外形呈长方体状,所述凸起的形状呈条形且所述凸起沿着平行于所述拉篮主体长度的方向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起的中部两侧向外拱起。

优选地,所述容腔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还开设有一用于观察水位的水位观察口。

进一步,所述水位观察口开设于所述容腔的底部正中间位置处,同时容腔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两个排水孔,两个排水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水位观察口的两侧。

再进一步,所述拉篮主体底部外周壁邻近所述排水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卡片,两个卡片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孔的两侧,同时所述卡片与所述拉篮主体的底部外壁之间形成一插槽,所述接水盘插装于两个卡片之间,该接水盘的外周缘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插槽中的插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拉篮通过将容腔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成向下凹陷而形成漏斗状,因此滴落于拉篮底部的水可以沿着容腔的底部向中间汇聚,然后水再通过开设于所述容腔底部中间位置处的排水孔即可排放至位于所述排水孔下方的接水盘中,此时接水盘只需要做得跟排水孔的大小相一致或者比排水孔略大即可,既可以节约材料,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拉篮主体可以采用一板材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漏斗式拉篮,包括一拉篮主体10,所述拉篮主体10上设置有一上部敞口的容腔11,所述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向下凹陷并使得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容腔11的底部外周缘的水平高度,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所述容腔11的底部形成一个中间位置比周边位置低的漏斗状结结构,同时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排水孔12,所述拉篮主体10的底部外周壁与所述排水孔1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接水的接水盘20。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拉篮通过将容腔1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成向下凹陷而形成漏斗状,因此滴落于拉篮底部的水可以沿着容腔11 的底部向中间汇聚,然后水再通过开设于所述容腔11底部中间位置处的排水孔12即可排放至位于所述排水孔12下方的接水盘20中,此时接水盘20只需要做得跟排水孔12的大小相一致或者比排水孔 12略大即可,既可以节约材料,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拉篮主体10可以采用一板材通过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而不需要像传统的网格状拉篮那样需要采用多根金属焊接组装而成,简单方便快捷。

为了避免盛放于所述容腔11内部的餐具与滴落于容腔11 内壁底部的的水相接触,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容腔 11的底部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向上拱起的凸起13,相邻的两个凸起13之间留有供水流过的间隙130,通过上述的凸起13 可以承托餐具,避免既避免餐具与水接触,同时使得餐具上的水可以更好地滴落于所述容腔11的内壁底部,相邻的两上凸起13之间留有供水流过的间隙130,以便于积聚于相邻的两个凸起13之间的积水可以更加畅顺地汇聚于所述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以便于后续排放进接水盘20中。

参照图1,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拉篮的制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拉篮主体10的外形呈长方体状,所述凸起13的形状呈条形且所述凸起13沿着平行于所述拉篮主体10长度的方向布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拉篮的制作更加简单方便,而且外观更加表美观大方,同时便于排水。

在这里,为了避免余水积聚于所述凸起13上而无法顺利萍聚于所述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在这里,优选地,所述凸起13的中部两侧向外拱起。通过将凸起13的中部两侧设置成向外拱起,进而使得积聚于所述凸起13上的水沿着所述凸起13的中部向其两端流动,然后通过相邻两个凸起13之间的间隙130并汇聚于所述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有效防止了水积聚于所述凸起13的侧壁上。

为了便于用户观察设置于所述拉篮主体10底部的接水盘 20储水是否到达设定值,在这里,优选地,所述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还开设有一用于观察水位的水位观察口14,通过该水位观察口14,用户可以感知接水盘20中的存水是否已满,以便于及时清理接水盘20中的存水,避免水溢出。

为了便于排水,同时便于观察水位,在这里,优选地,所述水位观察口14开设于所述容腔11的底部正中间位置处,同时容腔11的底部中间位置处开设有两个排水孔12,两个排水孔12分别设置于所述水位观察口14的两侧。

参照图2、图3和图4,为了便于拆装接水盘20,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拉篮主体10底部外周壁邻近所述排水孔12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卡片21,两个卡片21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水孔12的两侧,同时所述卡片21与所述拉篮主体10 的底部外壁之间形成一插槽22,所述接水盘20插装于两个卡片21之间,该接水盘20的外周缘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插槽 22中的插片23,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接水盘20可以插入两个卡片21之间,安装方便,需要倒出接水盘20中的水时,只需要将接水盘20从插槽22中抽出,即可,简单方便。在这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卡片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拉篮主体10的底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