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平台转变的梯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9086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平台转变的梯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式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平台转变的梯凳。



背景技术:

复式家具——板式楼梯柜,基于其结构和选材的设计,存在体积过于庞大、重量过重等特点,使用时所占用的空间过大,而生产和销售商包装时也会存在重量过大,运输搬运成本增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可折叠可收纳的凳子,但这样的凳子结构太简单,容易出现不稳定,功能单一等问题,不利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平台转变的梯凳,该梯凳展开呈台阶状,完全收回后强度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平台转变的梯凳;其至少包括高腿架、中腿架和低腿架,且从高腿架到中腿架再到低腿架,三个架体的高度依次降低;

所述高腿架包括高架平台和左右各一个支撑固定在所述高架平台底部的高架件,所述高架平台的下端面与所述高架件围成所述高架平台下方的高架容纳空间;

所述中腿架包括中架平台和左右各一个支撑固定在所述中架平台下方的中架件,所述中架平台的下端面与所述中架件围成所述中架平台下方的中架容纳空间;所述中腿架的两中架件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所述高架件之间,使得所述中腿架旋转后可完全收纳到所述高架容纳空间内;

所述低腿架包括低架平台和左右各一个支撑固定在所述低架平台下方的低架件;所述低腿架的两所述低架件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所述中架件之间,使得所述低腿架旋转后可完全收纳到所述中架容纳空间内;

所述低腿架向中腿架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中架容纳空间内,同时,所述中腿架向高腿架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高架容纳空间内时,所述中架平台的中架平台外端面呈朝上的状态,所述低架平台的低架平台外端面呈朝下的状态。

优选的,两个所述高架件之间连接固定有高架承接梁,且所述第一转轴与中架平台的中架平台外端面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一转轴到所述高架承接梁的高架承接梁上端面之间的最小垂直高度相等,使得所述中腿架完全收纳到所述高架容纳空间内时,所述中架平台外端面抵住所述高架承接梁上端面;

两个所述中架件之间连接固定有中架承接梁,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低架件的低架件外端面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到中架承接梁下端面之间的最小垂直高度相等,使得所述低腿架完全收纳到所述中架容纳空间内时,所述低架件外端面抵住所述中架承接梁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低架平台的低架平台外端面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转轴到中架承接梁下端面之间的最小垂直高度之和,与所述低腿架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中架平台和低架平台的长度和宽度都相等,所述低架平台后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适应所述中架件外部轮廓的卡装缺口。

优选的,所述高架件为前后分布在所述高架平台底部的两个高架腿,所述中架件为前后分布在所述中架平台底部的两个中架腿,所述低架件为前后分布在所述低架平台底部的两个低架腿。

优选的,所述高架件、中架件和低架件分别垂直固定于各自的平台底部。

优选的,所述中腿架后侧的两中架腿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高腿架前侧的两个高架腿之间,所述低腿架后侧的两低架腿分别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腿架前侧的两个中架腿之间。

优选的,处于所述高腿架左右方向上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高架腿之间设有高架固定梁,

处于所述中腿架左右方向上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中架腿之间设有中架固定梁。

优选的,所述高架腿、中架腿和低架腿均为方管。

优选的,所述高架平台、中架平台和低架平台的端面均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高腿架、中腿架和低腿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直线排列,并保证高架平台、中架平台和低架平台在排列时长度和宽度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将上述从高到低的排列方向,高的一侧定义为后,低的一侧定义为前,将中腿架的两个中架件的后端通过两个第一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高架件的前端,两个中架件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二转轴分别与低腿架的两个低架件的后端可转动地安装,使得低腿架逆时针旋转时,能翻转并完全进入中架平台下方的中架容纳空间内,同样,中腿架逆时针旋转时,也能翻转并完全进入高架平台下方的高架容纳空间内,即实现低腿架和中腿架完全收入高腿架下方的状态,只利用高架平台作为存放物品或者供人坐下的空间,节省了存放整个结构的空间。所述低腿架向中腿架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中架容纳空间内,同时,所述中腿架向高腿架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高架容纳空间内时,所述中架平台的中架平台外端面呈朝上的状态,所述低架平台的低架平台外端面呈朝下的状态。

需要增加能使用的平台时,将中腿架顺时针旋转,使其中架件完全平放到地面上即可利用其中架平台,需要进一步拓展使用平台时,将低腿架也顺时针旋转使其低架件完全平放到地面上,即可利用其低架平台,而此时,高腿架、中腿架和低腿架处于完全展开,且从前往后高度依次增加的阶梯状形态,可用于连接建筑物上低处与高出的台阶使用,扩展了结构的不同功能。且通过拉动低腿架展开时很方便,手只需要伸到较高的低腿架,拉动低腿架的外侧,不需要向高腿架的内部伸手,而且展开的过程中,低腿架的低架平台始终处于朝上的状态,不用发生旋转,所以不用担心拉开到最终状态的过程中不会砸到手,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高腿架、中腿架和低腿架完全展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高腿架、中腿架和低腿架展开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高腿架、中腿架和低腿架完全收拢的一个实施例的前侧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高腿架、中腿架和低腿架完全收拢的一个实施例的后侧的立体图。

其中:高腿架1,高架容纳空间100,高架平台11,高架件12,高架承接梁13,高架承接梁上端面130,高架固定梁14;中腿架2,中架容纳空间200,中架平台21,中架平台外端面210,中架平台内端面211,中架件22,中架件外端面220,中架承接梁23,中架承接梁下端面230,中架固定梁24;低腿架3,低架平台31,低架平台内端面310,卡装缺口311,低架平台外端面312,低架件32,低架件外端面320;第一转轴41,第二转轴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多平台转变的梯凳,其至少包括高腿架1、中腿架2和低腿架3,且从高腿架1到中腿架2再到低腿架3,三个架体的高度依次降低,实际上,可以再增加无限个有高度差别的腿架,应当注意,无论多少个腿架,只要至少包括三个腿架就仍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高腿架1包括高架平台11和左右各一个支撑固定在所述高架平台11底部的高架件12,所述高架平台11的下端面与所述高架件12围成所述高架平台11下方的高架容纳空间100;

所述中腿架2包括中架平台21和左右各一个支撑固定在所述中架平台21下方的中架件22,所述中架平台21的下端面与所述中架件22围成所述中架平台21下方的中架容纳空间200;所述中腿架2的两中架件22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转轴41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所述高架件12之间,使得所述中腿架2旋转后可完全收纳到所述高架容纳空间100内;

所述低腿架3包括低架平台31和左右各一个支撑固定在所述低架平台31下方的低架件32;所述低腿架3的两所述低架件32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转轴42可转动地设置在两所述中架件22之间,使得所述低腿架3旋转后可完全收纳到所述中架容纳空间200内;

所述低腿架3向中腿架2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中架容纳空间200内,同时,所述中腿架2向高腿架1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高架容纳空间100内时,所述中架平台21的中架平台外端面210呈朝上的状态,所述低架平台31的低架平台外端面312呈朝下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高架平台11、中架平台21和低架平台31具有相同的形状,三个平台的端面均为长方形,三者之间存在的仅仅是尺寸上的差异;每个平台的下端面都用四个与之固定的架腿对其进行支撑,且四个架腿均布在平台的四个边角上,使得每个平台的下端面与四个架腿之间形成了各自的容纳空间。将高腿架1、中腿架2和低腿架3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直线排列,并保证高架平台11、中架平台21和低架平台31在排列时长度和宽度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将上述从高到低的排列方向,高的一侧定义为后,低的一侧定义为前,将中腿架2的两个中架件22的后端通过两个第一转轴41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高架件12的前端,两个中架件22的前端通过两个第二转轴42分别与低腿架3的两个低架件32的后端可转动地安装,使得低腿架3逆时针旋转时,能翻转并完全进入中架平台21下方的中架容纳空间200内,同样,中腿架2逆时针旋转时,也能翻转并完全进入高架平台11下方的高架容纳空间100内,即实现低腿架3和中腿架2完全收入高腿架1下方的状态,只利用高架平台11作为存放物品或者供人坐下的空间,节省了存放整个结构的空间。所述低腿架3向中腿架2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中架容纳空间200内,同时,所述中腿架2向高腿架1一侧旋转并完全收纳到高架容纳空间100内时,所述中架平台21的中架平台外端面210呈朝上的状态,所述低架平台31的低架平台外端面312呈朝下的状态

需要增加能使用的平台时,将中腿架2顺时针旋转,使其中架件22完全平放到地面上即可利用其中架平台21,需要进一步拓展使用平台时,将低腿架3也顺时针旋转使其低架件32完全平放到地面上,即可利用其低架平台31,而此时,高腿架1、中腿架2和低腿架3处于完全展开,且从前往后高度依次增加的阶梯状形态,可用于连接建筑物上低处与高出的台阶使用,扩展了结构的不同功能。且通过拉动低腿架3展开时很方便,手只需要伸到较高的低腿架3,拉动低腿架3的外侧,不需要向高腿架1的内部伸手,而且展开的过程中,低腿架3的低架平台31始终处于朝上的状态,不用发生旋转,所以不用担心拉开到最终状态的过程中不会砸到手,实用性强。

两个所述高架件12之间连接固定有高架承接梁13,且所述第一转轴41与中架平台21的中架平台外端面210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一转轴41到所述高架承接梁13的高架承接梁上端面130之间的最小垂直高度相等,使得所述中腿架2完全收纳到所述高架容纳空间100内时,所述中架平台外端面210抵住所述高架承接梁上端面130;

两个所述中架件22之间连接固定有中架承接梁23,且所述第二转轴42与所述低架件32的低架件外端面320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转轴42到中架承接梁下端面230之间的最小垂直高度相等,使得所述低腿架3完全收纳到所述中架容纳空间200内时,所述低架件外端面320抵住所述中架承接梁下端面230。

如图2所示,中腿架2逆时针向高架容纳空间100内旋转,旋转到如图3和4所示的状态时,中架平台21的中架平台外端面210完全朝下且与高架平台11相互平行,而由于所述第一转轴41与中架平台外端面210之间的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一转轴41到高架承接梁上端面130之间的垂直高度相等,则此时中架平台外端面210刚好被高架承接梁13的承接,一方面中架平台外端面210跟高架承接梁上端面130之间的摩擦力,限定了中腿架2的继续旋转,另一方面中架平台21的中架平台内端面211可以作为独立于高架平台11的另一个用于放置各种小物件的端面,扩展了架体的使用性能。

低腿架3逆时针向中架容纳空间200内旋转,旋转到如图3和4所示的状态时,中架平台21的外端面完全朝下且与高架平台11相互平行,而此时低架平台31的低架平台外端面312完全朝上并与高架平台11相互平行,形成了独立于高架平台11的另一个用于放置各种小物件的端面。

另外,由于两个所述中架件22之间连接固定有中架承接梁23,且所述第二转轴42与所述低架件32的低架件外端面320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转轴42到中架承接梁下端面230之间的最小垂直高度相等,使得所述低腿架3完全收纳到所述中架容纳空间200内时,低架件32的低架件外端面320抵住中架承接梁下端面230,两端面之间的摩擦力限定了低腿架3的继续转动,中腿架2和低腿架3被完全收纳结构紧凑,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强,收纳后中腿架2或低腿架3不会出现摆动或不稳的现象。

结合中腿架2和低腿架3的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的翻转设计,使用时,对低腿架3施加拉出向下的力即可将低腿架3和中腿架2同时旋转出来,形成阶梯状的梯凳,省时省力,且动作具有连贯性。

所述第二转轴42与低架平台31的低架平台外端面310之间的最大垂直高度,与所述第二转轴42到中架承接梁下端面230之间的最小垂直高度之和,与所述低腿架3的高度相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低腿架3完全收纳到所述中架容纳空间200内,低架件32的低架件外端面320抵住中架承接梁下端面230的同时,中腿架2的中架件22的中架件外端面220相抵于低架平台31的底端面,相互承接限位,中腿架2和低腿架3被完全收纳结构紧凑,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强,收纳后中腿架2或低腿架3不会出现摆动或不稳的现象。

所述中架平台21和低架平台31的长度和宽度都相等,所述低架平台31后侧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适应所述中架件22外部轮廓的卡装缺口311。

卡装缺口311的设计避让与其低腿架3铰接的中架件22,使梯凳具有只需一拉出及向下的力即可展开的连贯使用方式,另外,低腿架3顺时针向外翻转,到其低架件32平稳放置到地面上,而中架平台21和低架平台31处于水平状态时,低架平台31的两个卡装缺口311分别卡装到中腿架2的两个中架件22上,两个卡装缺口311之间的中架平台21部分卡装在两个中架件22之间,提高中腿凳2和低腿凳3展开后的稳定性。

所述高架件12为前后分布在所述高架平台11底部的两个高架腿,所述中架件22为前后分布在所述中架平台21底部的两个中架腿,所述低架件32为前后分布在所述低架平台31底部的两个低架腿。。

即,本实施例中支撑固定在所述高架平台11底部的高架腿的数量为四个,左边两个,右边两个,四个高架腿均布在所述高架平台11的四个边角;支撑固定在所述中架平台21底部的中架腿的数量为四个,左边两个,右边两个,四个中架腿均布在所述中架平台21的四个边角;支撑固定在所述低架平台31底部的低架腿的数量为四个,左边两个,右边两个,四个低架腿均布在所述低架平台31的四个边角,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所述高架件12、中架件22和低架件32分别垂直固定于各自的平台底部。

中架平台21与中架件22、低架平台31和低架件32相互垂直的位置关系保证完全折叠后中架平台21和低架平台31均为水平的状态,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此时的高腿架1,都是结构整齐的,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所述中腿架2后侧的两中架腿分别通过第一转轴4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高腿架1前侧的两个高架腿之间,所述低腿架3后侧的两低架腿分别通过第二转轴4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中腿架2前侧的两个中架腿之间。

第一转轴41设置在所述高腿架1前侧的两个高架腿上,即中腿架2与高腿架1转动连接的位置在高架容纳空间100的前端,腾出高架容纳空间100的内部空间方便中腿架2绕着第一转轴41逆时针向高架容纳空间100内旋转,并完全收纳到高架容纳空间100内;

同理,第二转轴42设置在所述中腿架2前侧的两个中架腿上,即中腿架2与低腿架3转动连接的位置在中架容纳空间200的前端,腾出中架容纳空间200的内部空间方便低腿架3绕着第二转轴42逆时针向中架容纳空间200内旋转,并完全收纳到中架容纳空间200内,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处于所述高腿架1左右方向上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高架腿之间设有高架固定梁14;

处于所述中腿架2左右方向上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中架腿之间设有中架固定梁24。

提高高腿架1和中腿架2的稳定性。

所述高架腿、中架腿和低架腿均为方管。

高架腿、中架腿和低架腿都采用方管结构,通过焊接冲压技术成型,可快速生产,也可快速定制。

所述高架平台11、中架平台21和低架平台31的端面均为长方形。

长方形结构简单,既能做凳面,又能作为平台放置多类型的小物件,可利用空间大,实用性强。

本技术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折叠旋转减少使用面积;2.三凳连动,可以轻松打开并快捷使用;3,采用方管结构,减轻运输重量;4.采用整体焊接技术和凳子连动结构,使产品的包装体积和搬运重量大幅减少,节约人工成本;5.此产品可做楼梯,可做吧台凳,可做花盆架,可做书架等等,极大丰富了此产品的实用性。6.此产品采用方管结构,通过焊接冲压技术,可快速生产,也可快速定制。7.此产品采用金属焊接结构稳定耐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