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形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3024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鱼骨形衣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晒或悬挂衣物的衣架,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不同尺寸衣物使用的鱼骨形衣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衣架通常有大小二种规格型号,分别晾晒或悬挂对应大小的衣物。由于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身材尺寸变化较大,在使用小型衣架时,往往会出现衣架与衣物不匹配的状况。尽管伸缩衣架可解决上述问题,但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和易损坏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强的整体衣架,其衣架基体上有三种不同规格尺寸的撑衣支架可供选择,基本达到大小通用效果的鱼骨形衣架。

本实用新型由衣架基体、可旋挂钩和转环组成;

所述衣架基体两侧分别设有下倾10°~20°的上层撑衣支架、中层撑衣支架和下层撑衣支架,上层撑衣支架的外形尺寸与成人衣物的形体基本吻合,中层撑衣支架的外形尺寸与少儿衣物的形体基本吻合,下层撑衣支架的外形尺寸与幼儿衣物的形体基本吻合,每个撑衣支架的末端均设一个挂带凹槽,衣架基体的中垂线上部设有一个挂钩通孔,中垂线中部设有一个转环孔,中垂线下部设有双排通槽;所述可旋挂钩由线型金属材料弯制而成,其下端可在衣架基体的挂钩通孔内转动,其末端设有外螺纹;所述转环是一个外径略小于转环孔的圆环,其上端设有与可旋挂钩末端外螺纹配合的内螺孔,并可随可旋挂钩转动。

为了更好吻合衣物形体和利于衣物的晾晒和通风,上层撑衣支架可前倾5°~15°,优选10°,中层撑衣支架可后倾5°~15°,优选10°。为了节省材料和成本,衣架基体的横截面可采用工字型,即衣架基体的基体面板较薄,外沿围壁较厚,以采用塑料一次性注塑成型为佳。双排通槽可悬挂丝巾、领带、其他挂钩等物。转环的作用是利用可旋挂钩与衣架基体的相对转动来扰动附着在衣架上的湿衣物。

本实用新型将三种不同规格的衣架集为一体,基本满足晾晒和悬挂大小不一的衣物及丝巾吊带等物的需求,具有结构牢靠、成本低、造型美观、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实施例的表述。

参照图1和2,本实施例由衣架基体1、可旋挂钩2和转环3组成。其中,衣架基体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层撑衣支架11、中层撑衣支架12、下层撑衣支架13,上层撑衣支架11、中层撑衣支架12、下层撑衣支架13均下垂10°~20°;上层撑衣支架11的悬臂长度设为150~200mm,优选160mm,根部宽度为25~35mm,优选30mm,端部宽度为10~20mm,优选15mm,其他部位弧线过渡;中层撑衣支架12的悬臂长度为100~130mm,优选120mm,根部宽度为25~30mm,优选28mm,端部宽度为10~20mm,优选15mm,其他部位弧线过渡;下层撑衣支架13的悬臂长度为70~90mm,优选80mm,根部宽度为25~28mm,优选26mm,端部宽度为10~20mm,优选15mm,其他部位弧线过渡;相邻撑衣支架的最小间距为10~15mm,优选14mm,其连接处圆弧过渡;每个撑衣支架的末端均开设上宽8~10mm,优选9mm,下宽15~20mm,优选18mm的挂带凹槽14;挂钩通孔15的直径4~5mm,优选4.5mm;转环孔16的直径为45~55mm,优选51mm;双排通槽17的宽度为5~12mm,优选10mm,弧线长度为55~65mm,优选60mm,间隔8~12mm,优选10mm;上层撑衣支架11前倾5°~15°,优选10°,中层撑衣支架12后倾5°~15°,优选10°;衣架基体1的基体面板18厚度为2.5~3.5mm,优选3mm,外沿围壁19宽8~12mm,优选10mm,厚1.5~2.5mm,优选2mm,其棱角处均圆弧过渡。可旋挂钩2采用直径3.5~4.5mm,优选4mm的钢线弯制而成,其末端设有M4外螺纹。转环3的外径40~60mm,优选50mm,内径15~25mm,优选20mm,厚度为6~10mm,优选8mm,其上端开设一个M4的内螺纹孔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