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隔音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027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隔音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隔音窗。



背景技术:

船舶的窗户的窗一般由窗框、玻璃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滑轮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透明部分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船东和船员对船舶内装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船舶舱室的振动和噪声,而现有的船舶规范对船舶噪声有较高要求。由于船舶空间限制,机械设备布置处所与船舶舱室相距较近,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振动与噪声并通过船舶结构传递至居住舱室,而传统舱室舷窗和方窗的设计都是一端直接与结构连接,另一端直接面向舱室,使振动与噪声直接进入舱室,产生更高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隔音窗,设计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从隔音窗传递而来的振动和噪声,减少噪声污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隔音窗,包括安装于船舶上的船体,所述船体包括窗框和安装于窗框内的玻璃体,所述窗框的周边内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隔音条,所述玻璃体的周边设有均匀分布的隔音振脚,有效降低来自窗体的振动与噪声,所述玻璃体的内部通过两个玻璃隔板分离为真空腔、消音腔和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内设有设有多个纵向分布的支柱,所述支柱将所述真空腔分隔成不同的隔音室,所述真空腔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消音腔的侧壁上设有填充孔,所述消音腔内填充有吸音硅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舶隔音窗,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条的横截面设置为T型,所述隔音条宽的一侧卡于所述凹槽内,密封性能好,减少噪声传递,而且当所述隔音条发生磨损时便于更换,所述隔音条的自由端设置为锯齿状,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音振脚的自由端设置为圆弧状,所述隔音条与所述隔音振脚可以更容易相互吻合,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舶隔音窗,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设置为曲线型,所述支柱采用吸音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舶隔音窗,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提高吸音效果,减少噪声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舶隔音窗,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窗框的周边外壁上设有密封条,通过密封条与窗框连接固定,有效降低来自窗体的振动与噪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隔板将玻璃体分为三层结构,并在玻璃体的周边设置隔音振脚,使得从窗体结构传递而来的振动和噪声大大地减少。另外,玻璃体的内部结构,有效降低来自窗体的振动与噪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隔音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隔音窗的A-A方向示意图;

其中:1.窗框 2.玻璃体 21.消音腔 22.真空腔 3.凹槽 4.隔音条 5.隔音振脚 6.玻璃隔板 7.支柱 8.隔音室 9.排气口 10.填充孔 11.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与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船舶隔音窗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船舶隔音窗,包括安装于船舶上的船体,所述船体包括窗框1和安装于窗框1内的玻璃体2,所述窗框1的周边内侧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隔音条4,所述玻璃体2的周边设有均匀分布的隔音振脚5,有效降低来自窗体的振动与噪声,所述玻璃体2的内部通过两个玻璃隔板6分离为真空腔22、消音腔21和真空腔22,所述真空腔22内设有设有多个纵向分布的支柱7,所述支柱7将所述真空腔22分隔成不同的隔音室8,所述真空腔22的侧壁上设有排气口9,所述消音腔21的侧壁上设有填充孔10,所述消音腔21内填充有吸音硅胶。

所述隔音条4的横截面设置为T型,所述隔音条4宽的一侧卡于所述凹槽内,密封性能好,减少噪声传递,而且当所述隔音条4发生磨损时便于更换,所述隔音条4的自由端设置为锯齿状,所述隔音振脚5的自由端设置为圆弧状,所述隔音条4与所述隔音振脚5可以更容易相互吻合,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

所述支柱7设置为曲线型,不仅能够分隔、支撑各隔音室8,增强真空腔的强度,所述支柱7采用吸音材料。

所述支柱7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提高吸音效果,减少噪声污染。

所述窗框1的周边外壁上设有密封条11,通过密封条11与窗框1连接固定,有效降低来自窗体的振动与噪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