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08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ATM加钞间的防护门。



背景技术:

ATM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银行,它的操作简单且不受上下班时间的限制,使用极为方便,使用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ATM机装钞量较少,需要经常进行加钞,为了加钞安全,银行一般都设置有加钞间。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加钞间的防护门为普通的防盗门,其牢固程度低,很容易在外力的破坏下损坏失去防护作用,给不法分子可乘机会,降低了加钞间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牢固且适用于ATM机加钞间的一种防护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本体上设置有固定门板、活动门和基建桩,所述活动门设置在固定门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门板上设置有外旋转把手、控制锁、内旋转把手以及上门栓、中门栓、下门栓。所述控制锁开锁和闭锁控制所述外旋转把手处于可旋转或非可旋转状态,且控制锁不控制内旋转把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门板的外侧和内测设置有所述外旋转把手和内旋转把手,且所述外旋转把手的中轴线和所述内旋转把手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门栓、中门栓、下门栓在关闭状态时,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门板和活动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建桩设置在所述防护门本体四个边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牢固程度高、不易被破坏,可以通过外部和内部分别开关,极大程度提高了加钞间的安全性,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门板的右视图;

图中:1-防护门本体;2-固定门板;3-活动门;4-外旋转把手;5-控制锁;6-内旋转把手;7-上门栓;8-中门栓;9-下门栓;10-基建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本体1,所述防护门本体1上一侧设置有固定门板2,所述固定门板2的另一侧设置有活动门3,所述防护门本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整个防护门的基建桩10。所述固定门板2上设置有外旋转把手4、控制锁5、内旋转把手6以及上门栓7、中门栓8、下门栓9。

所述外旋转把手4和内旋转把手6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门板2的外侧和内测,且所述外旋转把手4的中轴线和所述内旋转把手6的中轴线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所述上门栓7、中门栓8、下门栓9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固定门板2和活动门3。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门安装时,将所述基建桩10在建设加钞间时使用混凝土固定,将防护门本体1固定在地面及墙上,再将所述活动门3安装在防护门本体1上即可。使用时,加钞人员先通过钥匙在所述控制锁5内旋转打开,使所述外旋转把手4可以旋转(开锁状态),通过逆时针旋转外旋转把手4 使所述上门栓7、中门栓8、下门栓9处于收回状态,即可打开活动门3。放钞人员进入加钞间后通过活动门3的把手(图中未示出)将门关上,通过逆时针旋转内旋转把手6使所述上门栓7、中门栓8、下门栓9处于打开状态,将所述活动门3关上,使加钞过程处于安全状态。加钞结束后,加钞人员通过顺时针旋转内旋转把手6使所述上门栓7、中门栓8、下门栓9处于收回状态,即可打开活动门3,此过程无需使用钥匙。加钞人员出来后,通过顺时针旋转外旋转把手4 使所述上门栓7、中门栓8、下门栓9处于打开状态,即可关闭活动门3,再通过钥匙在所述控制锁5内旋转关闭使所述外旋转把手4处于不可以旋转状态(闭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