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的智能炖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9431发布日期:2018-10-09 20: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防干烧的智能炖煮器。



背景技术:

炖煮食品以其少油腻、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然而,炖煮过程所需的时间通常较长,有的甚至达到几天时间。在长时间的炖煮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蒸发掉。若刚开始炖煮时所加入的水较少时,则有可能发生干烧情形,从而导致炖煮厨具受损。而目前,炖煮厨具上很少有设置对该情形进行报警的警报装置。此外,在煮粥时,由于粥的稠度特征,在炖煮过程中,若不及时搅拌,粥会有局部过热的现象,甚至导致局部糊掉的问题。现有的炖煮厨具大多只是通过温控器将温度大致控制在一个温度区间范围,无法做到温度的精确控制,无法避免干烧或局部过热的情形。另一方面,温控器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温度控制机能采用间接控制,其原理是基于温度传感器来对功率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最近有专利谈到了利用居里点控制电磁感应锅具最高点温度的想法,解决了达到一定温度不再继续加热的问题,但没有很好解决到这个极限点之前温度的检测问题,温控可靠性低,电磁谐振波形恶劣,噪音大,因此这些年来相应的电磁感应加热系统,一直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干烧的智能炖煮器,可以克服现有的炖煮厨具大多只是通过温控器将温度大致控制在一个温度区间范围,无法做到温度的精确控制,无法避免干烧或局部过热的情形,同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电磁感应加热器具温度控制精度低、响应慢以及电磁谐振波形恶劣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炖煮器,包括烹饪容器以及电磁加热装置;该烹饪容器包括用于构成容器形状的导热金属层、附着在导热金属层上的测温控温加热层以及容器盖;所述测温控温加热层采用包括30.5wt%的镍,69.0wt%~69.5wt%的铁以及少于0.5wt%的杂质的镍铁合金;

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烹饪容器的支撑装置、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以使测温控温加热层发热的电感线圈盘、与电感线圈盘并联以用于构成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器、用于根据测温控温加热层材料调整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谐振同步检测单元、用于通过高速计数器检测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转移的谐振转移检测单元以及用于根据谐振频率转移计算测温控温加热层温度的运算处理器;

所述烹饪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容器盖上、用于在当烹饪容器发生干烧时发出警报的警报装置。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电感线圈盘设置在支撑装置下方;支撑装置的支撑面与电感线圈盘之间的距离为6mm~12mm。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给lc谐振电路提供驱动电流的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以及分别与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和运算处理器相连、用于接收运算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所提供的驱动电流大小的电磁开关驱动单元。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运算处理器和电感线圈盘之间连接有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的电磁感应波形以保护lc谐振电路安全的电磁波形检测单元;电磁波形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流的谐振电流检测单元和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输出功率的能量平衡检测单元。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测温控温加热层设置在导热金属层的底部;烹饪容器还包括依次附设在导热金属层内侧的烹饪应用层和防粘防锈涂层;烹饪应用层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警报装置包括设置在容器盖上、用于连通烹饪容器内外的气管;气管底部一侧设有发光二极管,气管底部另一侧设有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经第一电阻器后接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其负极接地;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与型号为spce06la的第二单片机的dac1口连接,第二单片机的ioa0口经热敏电阻器后接地;第二单片机的ioa0口还经第三电阻器后接电源;热敏电阻器与容器盖内侧相接触;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源,其发射极经第二电阻器接地,其发射极还与型号为c8051f005的第一单片机的p2.2口相连,第一单片机的p1.6口接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于蜂鸣器;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接第二单片机的dac1口;警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气管中、用于在当烹饪容器发生干烧时落在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之间以断开光敏三极管的浮子。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所述导热金属层包括至少1mm厚度的铜材质层或至少2mm厚度的铝材质层或至少3mm厚的铸铁层,所述防粘防锈涂层采用食品卫生级和/或防粘的材料制成。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所述烹饪容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导热金属层采用铸铁,所述测温控温加热层采用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导热金属层上,所述导热金属层外表面还设置有珐琅涂层。

本发明上述的智能炖煮器中,所述支撑装置顶面的与测温控温加热层对应位置上装有电感线圈盘。

本发明的智能炖煮器在电磁加热装置中设有一个防止金属小部件意外掉入电磁感应加热区域被错误加热的机制,具体做法是当被加热金属体的面积小于一定程度(例如金属圆面积直径小于60mm)时,电磁加热装置会自动关闭电磁输出,以防止被错误加热;金属小部件的检测方法是检测被加热金属体与电磁感应线圈组成的电感量,其中被加热金属体起到电感磁芯的作用,电磁加热装置对磁芯与电磁感应线圈组成的电感量进行检测,金属体面积大则电感量大,反之金属体面积小则电感量小。事实上当金属体面积不变,但其相对磁导率如果发生变化,磁芯与线圈组成的电感量也会发生变化,与金属体面积变化产生的效果等同。因此当电磁加热装置检测被加热金属体面积小到一定程度时会急剧减弱甚至关闭电磁输出,与电磁加热装置检测到被加热金属体的相对磁导率小到一定数值,电磁加热装置也会急剧减弱甚至关闭电磁输出的情况等同。

本发明的智能炖煮器研究使炖煮菜色以及粥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的温度。通过研究大量的炖煮菜色,最终将温度控制阈值确定为105℃~120℃。这样,偶然干烧也不会过热,在大部分菜色的炖煮时,我们可以将温度控制在100℃以下的多点温度控制,即可以接近沸腾,但又不会过分沸腾汽化,炖煮可以烹调到味,但又不会出现干烧状况,粥也不会出现糊掉的状况。本发明同时再研究用于在交变磁场中给烹饪容器加热的测温控温加热层的合金材料的配方,该测温控温加热层的合金材料等同于在电磁感应线圈盘上的磁芯,选择合适的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使该磁芯的相对磁导率随温度变化发生相应变化,并使其相对磁导率的低值点处于所研究得到的食物温度控制阈值附近,当烹饪容器温度接近或达到温度控制阈值时,由于磁芯相对磁导率的变小而引起lc电路电感量的变小继而引起谐振频率转移,电磁加热装置通过谐振频率转移检测到lc电感量减弱接近阈值便进行控制,由于制造测温控温加热层的合金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的低值点被确定,此时电磁加热装置检测到线圈盘的电感量变化等同于被加热的金属部件尺寸小于合理尺寸的情况,电磁加热装置亦可判断为是金属小部件的意外掉入,即对电磁输出功率急剧减弱甚至关闭,此电磁加热装置控制既起到了金属小部件意外掉入的保护作用,同时又起到了限制烹饪容器温度的作用。本发明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对金属小部件检测控制的同时又对测温控温加热层合金材料的相对磁导率变化进行检测,起到控温、防止温度超限的功能,本发明的智能炖煮器温控精度高,电磁噪音小,实用性强。本发明从成本不高、适用制造等角度出发寻找适合测温控温加热层的材料,本发明采用的是铁镍合金,铁很廉价,镍贵,但是把含量控制合适就好,从而将整体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烧的智能炖煮器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智能炖煮器的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用于制造测温控温加热层的含30.5wt%镍的镍铁合金的磁导率-温度映射关系实测图;

图4示出了饱和蒸汽温度与压力对照表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智能炖煮器的警报装置的电路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警报装置的气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警报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炖煮厨具大多只是通过温控器将温度大致控制在一个温度区间范围,无法做到温度的精确控制,无法避免干烧或局部过热的情形。本发明就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思路是:通过研究用于在交变磁场中给烹饪容器加热的磁芯的材料配方,找到适用于炖煮厨具,在干烧情形或者局部过热情形时的磁导率能够接近或者达到0的磁芯材料。通过该磁芯材料制造的磁芯来避免烹饪容器发生干烧或者局部过热的情形,从而延长烹饪容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烧的智能炖煮器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智能炖煮器的烹饪容器的示意图。智能炖煮器包括烹饪容器200;该烹饪容器200包括用于构成容器形状的导热金属层202、附着在导热金属层202上的测温控温加热层201以及容器盖206;该容器盖206可以是用于将烹饪容器200完全密封,或者不完全密封。在本实施例中,测温控温加热层201设置在导热金属层202的底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可以设置在导热金属层202的顶部。所述测温控温加热层201采用包括30.5wt%的镍,69.0wt%~69.5wt%的铁以及少于0.5wt%的杂质的镍铁合金;为了保持该镍铁合金磁特性的长期稳定,其中锰、硅、磷、硫、碳等各种杂质总量须限制在0.5wt%以下;具体地,杂质包括0~0.4wt%锰,0~0.30wt%硅,0~0.020wt%磷,0~0.020wt%硫以及0~0.03wt%碳;采用热处理工艺调整镍铁合金的硬度,使该合金具有磁导率与温度相应变化的特点并使其最高温度对应的相对磁导率影响电感量变化与金属小部件影响电感量变化的数值接近;智能炖煮器还包括用于给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提供交变磁场,使其产生对应的交变电流而升温的电磁加热装置。在这里,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升温,会通过热传导给导热金属层202加热,从而实现智能炖煮器的烹调功能。由于测温控温加热层201的材料组分的限定,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材料在105℃~120℃时的磁导率接近0。这样,当测温控温加热层201的温度达到105℃~120℃时会停止升高,从而使得导热金属层202的温度止步于105℃~120℃附近。此外,结合控温技术,可以将测温控温加热层201的温度控制在45℃~105℃范围内。

进一步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放置烹饪容器200的支撑装置110以及设置在支撑装置110下方、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以使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发热的电感线圈盘101;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与电感线圈盘101并联以用于构成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器102。支撑装置110的支撑面与电感线圈盘101之间的距离为6mm~12mm,这样,当烹饪容器200放置在支撑面110上时,测温控温加热层201与电感线圈盘101构成电感器,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成为电感器的磁芯。电感线圈盘101使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发热的现象是采用了涡流发热原理,具体来说,当电感线圈盘101通电后,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内部产生感应电流,并由此发出电阻器热。在这一过程中,电感线圈盘101实现了对烹饪容器200的非接触式加热。可以理解,流过电感线圈盘101的电流为交变电流。

因为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材料的磁导率、铁磁性能和电磁感应波形等原因,通常的电磁加热装置在工作时容易产生令人难以承受的多次杂波噪音,为了使电磁加热装置更加适合本实施例的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材料的电磁感应性能,避免多次谐波、杂波噪音的发生,本实施例的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设计在40khz以上;同时,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与电感线圈盘101一端连接、用于根据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材料调整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谐振同步检测单元103,与电感线圈盘101另一端连接、用于通过高速计数器检测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转移的谐振转移检测单元104,以及分别与谐振同步检测单元103和谐振转移检测单元104电性连接、用于根据谐振频率转移计算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温度的运算处理器107。在这里,可以参见图3,当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温度由常温到其材料居里点变化时,相对磁导率值也会发生从大到小的变化,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也会发生相应的转移变化。

图3示出了一种用于制造测温控温加热层201的含30.5wt%镍的镍铁合金的磁导率-温度映射关系实测图,该镍铁合金的材料组分为30.5wt%镍,0.3wt%锰,0.10wt%硅,0.010wt%磷,0.01wt%硫,0.01wt%碳以及69.07wt%铁。可以看到,这种镍铁合金的磁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在105℃附近时,镍铁合金的磁导率接近为0,此时,磁感应强度bs值的急剧变小,在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因为电磁感应强度急剧下降,电磁感应加热效应急剧减弱甚至完全失去,此时烹饪容器自动进入恒温控制状态。进一步地,测温控温加热层还可包括少于0.5wt%的铜,此时,铁的含量为68.5wt%~69.5wt%。添加铜是帮助改善抗腐蚀性能,也可以不加,这样抗腐蚀性能会差一点。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容器200还包括依次附设在导热金属层202内侧的烹饪应用层203和防粘防锈涂层204。在这里,导热金属层202通常采用金属铜或者金属铝制成,而金属铜和金属铝的防锈性能、卫生性能都不是很好,一般会在烹饪容器200的内侧附设一层材料,形成所述烹饪应用层203。一般地,烹饪应用层203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成;防粘防锈涂层204采用食品卫生级和/或防粘的材料制成,用于实现卫生和不粘的特性,如采用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或氧化硅(silox,monox),用于实现不粘的特性。

进一步地,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温度t为:

其中,f为测温控温加热层201的温度映射为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的映射关系;

l为电感线圈盘101的长度;

f0为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n为电感线圈盘101的匝数;

k为k系数,取决于电感线圈盘101的半径r与其长度l的比值,通过查k值表得到;k值表为公知常识,这里就不再赘述。

μ0为真空磁导率,具体为4π×10-7h/m;

c为谐振电容器102的电容量;

s为电感线圈盘101的截面积。

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温度t公式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在lc谐振电路中,有:

其中,f0为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l为电感器的电感量;

c为谐振电容器102的电容量。

在上述公式中,由于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可以由谐振同步检测单元103测量得到;谐振电容器102的电容量c已知,于是,电感器的电感量l便可计算得到。

而在电感器中,有经验公式:

其中,l为电感器的电感量;

μ0为真空磁导率,具体为4π×10-7h/m;

μs为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材料的相对磁导率;

n为电感线圈盘101的匝数;

s为电感线圈盘101的截面积;

l为电感线圈盘101的长度;

k为k系数,取决于电感线圈盘101的半径r与其长度l的比值,可查k值表得到。

在电感器电感量的经验公式中,由于k、μ0、n、s以及l都已知,这样,在计算得到l后,即可求得μs。

对于测温控温加热层201的材料,当温度在其居里点以下时,其相对磁导率μs与温度t存在函数关系f,类似如图3所示;这样,测温控温加热层201的材料的相对磁导率μs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μs=f(t);(3)

通过式子(1)、(2)和(3),可以得到上述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温度t的计算公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运算处理器107可以为soc集成电路(systemonachip,内含有mcu、运算放大器、比较器、逻辑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等)。

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给lc谐振电路提供驱动电流的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108,以及分别与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108和运算处理器107相连、用于接收运算处理器107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108所提供的驱动电流大小的电磁开关驱动单元109。

进一步地,在电磁感应加热工作中,温度变化引起磁导率变化,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发生转移,电磁感应效应和涡电流效应发生变化将影响到电磁波形变化,有时电磁波形恶性变化会造成工作性能下降,包括效率下降、噪音增大,严重的时候甚至引起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损坏。在本实施例中,运算处理器107和电感线圈盘101之间连接有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的电磁感应波形,并控制电磁感应波形的恶变以此保护lc谐振电路安全的电磁波形检测单元,具体地,电磁波形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流的谐振电流检测单元105和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输出功率的能量平衡检测单元106。通过能量平衡检测单元106,在当检测到lc谐振电路输出功率达到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运算处理器107用于接收到预警信号后,通过电磁开关驱动单元109和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108断掉电感线圈盘101的供电。此外,通过运算处理器107对谐振转移检测单元104、谐振电流检测单元105和能量平衡检测单元106的检测数据的处理,可以达到使烹调炊具进行受控加热、恒温烹调的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图2,烹饪容器200可以加工成圆形盘或其他形状,要求可以盛放被炖煮食物,烹饪容器200的材质应该是可以电磁加热的,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容器200由结合一体的导热金属层202和导热金属层202组成,两种材料可以采用高压热焊接方法结合,如采用钎焊、低温压合时一定要注意做到接触良好,以免因为机械冲击以及热胀冷缩的原因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加热或导热效果。

其中,导热金属层202用于构成容器形状和接触和导热被炖煮食物。测温控温加热层201设置在导热金属层202的底部,导热金属层202厚度为2mm~10mm;烹饪容器200还包括依次附设在导热金属层202内侧的烹饪应用层203和防粘防锈涂层204。

其中,导热金属层202包括至少1mm厚度的铜材质层或至少2mm厚度的铝材质层或至少3mm厚的铸铁层。导热金属层材料不宜太薄,一定要保证导热均匀的效果,否则合金材料会因为温度不均匀其磁导率变化的不均匀,预期的电磁感应加热的限制温度功能会严重失效。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铜材料层至少要2mm厚度以上,铝材料层至少要3mm以上,铸铁层至少要4mm以上,否则就会出现异常。在主要应用于炖煮液体类菜色的实施例中,由于液体的导热性良好,导热金属层的厚度无需太厚,此时,铜材料层采用2mm厚度以下,铝材料层采用3mm以下,或者铸铁层采用4mm以下。

其中,测温控温加热层201金属体应具备铁磁性能,可以被电磁感应而产生涡电流发生热量,同时,这种金属体的磁导率与温度有相对稳定的单向线性关系,这样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才可能比较方便地测量出金属体的温度,并予以控制。

烹饪应用层203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制成,防粘防锈涂层204采用食品卫生级的防粘材料制成。

由于高频交变电流的集肤效应决定,电磁感应电流的作用范围仅在金属体的表面,按照现在我们家用厨具电磁感应的频率大约在20khz~50khz的范围来看,集肤效应大约在0.5mm深度范围内,由于而测温控温加热层201这个合金的成本是远高于普通铁磁材料的,因此将其加工成金属片,并确定厚度在0.3mm~0.6mm之间,在保证效果同时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在又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是利用电磁感应发热原理实现加热和温控的。换言之,电磁感应加热系统是采用电感线圈发出电磁波给金属体加热,而这个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变化又可以间接地测量出金属体的磁导率变化,从而间接地测量出金属体的温度,这样可以通过检测磁导率变化来监测出温度,实现用温度控制替代功率控制,具有更好效果的烹饪效果;

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烹饪容器200的支撑装置110以及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以使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发热的电感线圈盘101、与所述电感线圈盘101并联以用于构成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容器102,用于根据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材料调整lc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谐振同步检测单元103,通过高速计数器检测lc谐振电路谐振频率转移的谐振转移检测单元104,以及用于根据谐振频率转移计算测温控温加热层201温度的运算处理器107。还包括用于给lc谐振电路提供驱动电流的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108,以及分别与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108和运算处理器107相连、用于接收运算处理器107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感应加热开关器件108所提供的驱动电流大小的电磁开关驱动单元109。所述运算处理器107和电感线圈盘101之间连接有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的电磁感应波形以保护lc谐振电路安全的电磁波形检测单元;电磁波形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的谐振电流的谐振电流检测单元105和用于检测lc谐振电路输出功率的能量平衡检测单元106。

其中,利用高速计数器在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工作的同时。具有高速计算器的mcu芯片在线检测出谐振频率的轻微转移,从而得知电感量的轻微变化,再而推算出材料质量、体积、磁导率以及温度的变化数值,在确定材料质量、体积的情况下,可以精确地测量出金属片的实时温度,其优点是响应快速、测量精度高。可以从根源上使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工作波形的柔和完美,这样可以使得因为材质特性不一致带来的热效变劣现象不再出现,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噪音、开关器件损坏等问题。

进一步地,在再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烹饪容器200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装置110上,所述导热金属层202采用铸铁,所述测温控温加热层201采用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导热金属层202上,所述导热金属层202外表面还设置有珐琅涂层。

其中,所述支撑装置110顶面的与测温控温加热层201对应位置上装有电感线圈盘101。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容器200还包括设置在容器盖206上、用于在当烹饪容器200发生干烧时发出警报的警报装置205。

具体地,如图5-图7所示,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智能炖煮器的警报装置的电路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警报装置的气管、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警报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警报装置205包括设置在容器盖206上、用于连通烹饪容器200内外的气管207;气管207底部一侧设有发光二极管u1,气管207底部另一侧设有光敏三极管u2;发光二极管u1的正极经第一电阻器r1后接第一开关三极管u3的发射极,其负极接地;第一开关三极管u3的集电极接电源;第一开关三极管u3的基极与型号为spce06la的第二单片机211的dac1口连接,第二单片机211的ioa0口经热敏电阻器rt后接地;第二单片机211的ioa0口还经第三电阻器r3后接电源;热敏电阻器rt与容器盖206内侧相接触;光敏三极管u2的集电极接电源,其发射极经第二电阻器r2接地,其发射极还与型号为c8051f005的第一单片机208的p2.2口相连,第一单片机的p1.6口接第二开关三极管u4的集电极;第二开关三极管u4的发射极连接于蜂鸣器209;第二开关三极管u4的基极接第二单片机211的dac1口;警报装置205还包括设置在气管207中、用于在当烹饪容器200发生干烧时落在发光二极管u1和光敏三极管u2之间以断开光敏三极管u2的浮子210。在本实施例中,气管207内部形成有支撑物,当浮子210支撑于支撑物上时,浮子210处于发光二极管u1和光敏三极管u2之间。其中,支撑物为环状凸缘或凸出物等。在这里,热敏电阻器rt用于感测容器盖206的温度;但容器盖206处于常温时,第二单片机211会给第二开关三极管u4的基极提供一个低电平,从而使第二开关三极管u4断开,此时,蜂鸣器209不报警。当容器盖206的温度达到预设阈值(一般在80℃以上)时,第二单片机211会给第二开关三极管u4的基极提供一个高电平,从而导通第二开关三极管u4;第二单片机211还会给第一开关三极管u3提供一个高电平,从而导通第一开关三极管u3,进而使发光二极管u1发光;同时,烹饪容器200内部所产生的蒸汽会使浮子漂浮起来,从而使得光敏三极管u2能够感应到发光二极管u1所发出的光线,进而导通光敏三极管u2;此时,光敏三极管u2的发射极输出高电平,使第一单片机208的p2.2口为高电平,第一单片机208的p1.6口输出高电平,此时蜂鸣器209不报警;当烹饪容器200内部的水烧干时,第二开关三极管u4仍处于导通状态,同时,烹饪容器200内部不会产生蒸汽,使得浮子会落下并落在发光二极管u1和光敏三极管u2之间以断开光敏三极管u2,此时,光敏三极管u2的发射极输出低电平,使第一单片机208的p2.2口为低电平,此时蜂鸣器209报警。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警报装置205还可以为采用超声波水位探测器探测烹饪容器200中的水位并以此作为驱动信号实现报警的设备,或者为直接通过温度探测来判断烹饪容器200中的水位并以此作为驱动信号实现报警的设备。

进一步地,对于有些炖煮菜色,其需要蒸汽。此时,可通过容器盖206将烹饪容器完全密封,并通过运算处理器107根据如图4所示的饱和蒸汽温度与压力对照表调整温度实现产生蒸汽的效果。

本发明的智能炖煮器,通过研究用于在交变磁场中给烹饪容器加热的磁芯的材料配方,找到适用于炖煮厨具,在干烧情形或者局部过热情形时的磁导率能够接近或者达到0的磁芯材料。通过该磁芯材料制造的磁芯来避免烹饪容器发生干烧或者局部过热的情形,从而延长烹饪容器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智能炖煮器温控精度高,电磁噪音小,实用性强,能够避免发生干烧情形。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