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9200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衣架是人们在西衣服后或在衣柜里挂衣服用的常用工具,其主要由挂钩和挂臂组成。

然而现有的衣架在挂t恤衫或圆领衣物时,由于挂臂采用固定式并且长度较长,因此不能直接从衣物领口方向套进或取出,而只能从衣服底部套入或取出,以此导致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衣架从衣物领口方向套进或取出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从衣物领口方向套进或取出效率的衣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衣架,包括挂钩、第一挂臂及第二挂臂,第一挂臂及第二挂臂分别设置于所述挂钩的两侧,所述挂钩的一端为钩体部,所述挂钩的另一端为铰接部,所述挂钩的铰接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第一挂臂及所述第二挂臂靠近所述挂钩的端部均与所述挂钩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一挂臂及所述第二挂臂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弹簧的圆心与所述挂钩的铰接孔圆心重合,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挂臂及所述第二挂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挂臂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挂臂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转动杆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卡接件为剪刀形,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挂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端部形成有第一钩体部,所述第二转动杆靠近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钩体部,所述第二卡接件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卡接的框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一钩体部连接的部分为第一杆体部,所述第二转动杆与所述第二钩体部连接的部分为第二杆体部,所述第一杆体部与所述第二杆体部铰接,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均为圆柱杆,所述第一钩体部与所述第一杆体部铰接,所述第二钩体部与所述第二杆体部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卡接件的框内设置有两个可与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卡接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对置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形成有可使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同时穿过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卡接件的框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远离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侧方,所述第二卡接部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的间隙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为t形,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头部及支撑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支撑部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头部正对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的间隙设置,所述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内壁之间形成有可使所述第一钩体部穿过的间隙,所述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内壁之间形成有可使所述第二钩体部穿过的间隙,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头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的侧方,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卡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挂钩的铰接部连接有呈h形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呈t形的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及连接轴,所述连接板及所述连接轴之间相互垂直且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板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轴之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挂臂及所述第二挂臂靠近所述挂钩的端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铰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沿所述连接轴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螺纹孔套接于所述连接轴外;所述连接轴的中部为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至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连接板端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孔的深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连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侧面压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圆形,所述连接板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挂臂远离所述挂钩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挂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挂臂远离所述挂钩的端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把手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挂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及所述第二把手均为环状,所述第一把手及所述第二把手的内径及外径均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挂臂上设置有可与衣服接触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挂臂一体化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挂臂的伸长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挂臂上设置有可与衣服接触的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挂臂一体化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第二挂臂的伸长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的外表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凸起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凸起的直径相等,相邻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外表面相切,相邻所述第二凸起之间外表面相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一种衣架通过将所述第一挂臂及所述第二挂臂铰接,同时设置所述弹簧、所述第一卡接件及所述第二卡接件,在撑衣物前实现衣架的折叠,从而使所述第一挂臂及所述第二挂臂高效地从衣物领口深入至衣物内部,而在撑衣物时实现衣架的自动伸展,从而使所述第一挂臂及所述第二挂臂高效地对衣物进行支撑,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从衣物领口方向套进或取出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钩;2、第一挂臂;3、第二挂臂;4、弹簧;5、第一卡接件;501、第一转动杆;502、第二转动杆;6、第二卡接件;601、第一卡接部;602、第二卡接部;7、连接组件;701、第一连接件;7011、连接板;7012、连接轴;702、第二连接件;8、第一把手;9、第二把手;10、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衣架,包括挂钩1、第一挂臂2及第二挂臂3,第一挂臂2及第二挂臂3分别设置于所述挂钩1的两侧,所述挂钩1的一端为钩体部,所述挂钩2的另一端为铰接部,所述挂钩2的铰接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靠近所述挂钩1的端部均与所述挂钩1铰接部铰接,以此在撑衣物前实现衣架的折叠,同时在撑衣物时实现衣架的伸展;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之间连接有弹簧4,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之间连接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在衣架折叠的过程中对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进行支撑,同时在衣架伸展过程中使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自动回位;所述第一挂臂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件5,所述第二挂臂3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接件5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卡接件5卡接的第二卡接件6,所述第二卡接件6优选为套设于所述弹簧4内,以此减小空间的占用,所述弹簧4的形状为圆弧形,所述弹簧4的圆心与所述挂钩1的铰接孔圆心重合,以此避免所述第二卡接件6与所述弹簧4运动过程中因相互干涉而发生卡滞。

本发明一种衣架通过将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铰接,同时设置所述弹簧4、所述第一卡接件5及所述第二卡接件6,在撑衣物前实现衣架的折叠,从而使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高效地从衣物领口深入至衣物内部,而在撑衣物时实现衣架的自动伸展,从而使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高效地对衣物进行支撑,因此,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从衣物领口方向套进或取出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卡接件6还可以设置于弹簧4外部,此时所述第一卡接件5对应于所述第二卡接件6设置于所述弹簧4的侧方,以此更加便于所述第一卡接件5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之间的快速卡接与分离,进而能够提高衣架的折叠及伸展的效率。

针对上述第一卡接件5及所述第二卡接件6的结构,其具体如下:

如图1至6所示,所述第一卡接件5包括第一转动杆501及第二转动杆502,所述第一卡接件5为剪刀形,所述第一转动杆501及所述第二转动杆502相互铰接,以此通过对所述第一卡接件5转角的调节,能够能够适应于不同所述第二卡接件6的结构及尺寸;所述第一转动杆501及所述第二转动杆502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挂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501靠近所述第二卡接件6的端部形成有第一钩体部,所述第二转动杆502靠近所述第二卡接件6的端部形成有第二钩体部,以此实现所述第一卡接件5及所述第二卡接件6之间的卡接;所述第二卡接件6设置为可与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卡接的框架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501与所述第一钩体部连接的部分为第一杆体部,所述第二转动杆502与所述第二钩体部连接的部分为第二杆体部,所述第一杆体部与所述第二杆体部铰接,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均为圆柱杆,所述第一钩体部与所述第一杆体部铰接,所述第二钩体部与所述第二杆体部铰接。本发明通过将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铰接,实现了衣架的折叠和伸展,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为圆柱杆,实现了使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之间通过滚动摩擦相互运动,进而提高了对所述第一卡接件5及所述第二卡接件6之间连挂及分离的效率。

进一步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第二卡接件6的框内设置有两个可与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卡接的第一卡接部601,所述第一卡接部601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601对置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601之间形成有可使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同时穿过的间隙。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卡接部601,使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之间角度减小后,通过上述的间隙后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产生二次卡接,从而实现衣架伸展过程中的缓冲作用,进而能够避免在撑衣物过程中因所述第一卡接件5及所述第二卡接件6之间的瞬间脱开而对衣物造成冲击损伤。

进一步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避免在撑衣物过程中因所述第一卡接件5及所述第二卡接件6之间的瞬间脱开而对衣物造成冲击损伤,所述第二卡接件6的框内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602,所述第二卡接部602位于所述第一卡接部601远离所述第二卡接件6的侧方,所述第二卡接部602对应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601之间的间隙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602为t形,所述第二卡接部602包括头部及支撑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支撑部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所述头部正对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601之间的间隙设置,所述头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内壁之间形成有可使所述第一钩体部穿过的间隙,所述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内壁之间形成有可使所述第二钩体部穿过的间隙,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头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部601的侧方,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卡接部602,使所述第一钩体部及所述第二钩体部之间角度增大后,通过上述的间隙后与所述第二卡接件6产生再次的卡接,从而实现衣架伸展过程中的缓冲作用,进一步避免了在撑衣物过程中因所述第一卡接件5及所述第二卡接件6之间瞬间脱开而对衣物造成的冲击损伤。

针对所述挂钩1与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之间的连接方式,具体如下:

进一步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挂钩1的铰接部连接有呈h形的连接组件7,所述连接组件7包括呈t形的第一连接件701,以及第二连接件702,所述第一连接件701包括连接板7011及连接轴7012,所述连接板7011及所述连接轴7012之间相互垂直且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02设置为板状,所述第二连接件702与所述连接轴7012之间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连接件702上沿所述连接轴7012的轴线方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件702通过螺纹孔套接于所述连接轴7012外,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靠近所述挂钩1的端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7012铰接;所述连接轴7012的中部为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02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远离所述连接板7011的一端至所述连接轴7012远离所述连接板7011端部的距离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02螺纹孔的深度相等。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组件7,一方面使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与所述挂钩1铰接,从而保证衣架能够折叠或者伸展,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702与所述连接轴7012的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锁紧,进而保证了所述衣架撑衣物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连接板7011为圆形,所述第二连接件702为圆形,所述连接板7011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02的直径相等,以此避免衣架接触衣物时对衣物造成的损伤。

另外,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连接轴7012远离所述连接板70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锥体,所述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02远离所述连接板7011的侧面压接,以此保证所述第一挂臂2及所述第二挂臂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所述连接轴701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702之间的装配效率。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挂臂2远离所述挂钩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把手8,所述第一把手8与所述第一挂臂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挂臂3远离所述挂钩1的端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把手8设置有第二把手9,所述第二把手9与所述第二挂臂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把手8及所述第二把手9均优选为环状,所述第一把手8及所述第二把手9的内径及外径均优选为相等。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把手8及第二把手9,一方面通过手动提供衣架折叠所需的动力,另一方面根据缸杆原理,能够节省衣架折叠所需的力,进而能够提高衣架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为了提高撑衣物的稳定性,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挂臂2上设置有可与衣服接触的多个第一凸起10,所述第一凸起10与所述第一挂臂2一体化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沿所述第一挂臂2的伸长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挂臂3上设置有可与衣服接触的多个第二凸起11,所述第二凸起11与所述第二挂臂3一体化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1沿所述第二挂臂3的伸长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凸起10与所述第二凸起11的外表面均为球面,所述第一凸起10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凸起11的直径相等,相邻所述第一凸起10之间外表面相切,相邻所述第二凸起11之间外表面相切。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凸起10及第二凸起11,既能够更好的提高撑衣物时的稳定性,又能够避免衣架接触衣物时第一凸起10及第二凸起11对衣物造成的损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