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423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盗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人们通常会在居所的窗户上加装防盗窗,而现有大多数的防盗窗为整窗封闭式,防盗窗整体固定在窗户外,虽起到一定的防盗防护作用,但是在遇到火灾或其它险情时,会阻碍人们从窗口逃生,并且对大楼外观的美化起了破坏作用;而另外其它的半封闭式防盗窗,也是固定在窗外,影响大楼的美观,而且这种防盗窗加装了锁具,发生火灾等险情时,通过打开锁具来打开防盗窗进行逃生,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关上防盗窗后忘记上锁,就起不到防护防盗的作用;且再加上现在许多物业不论是居民公寓楼,还是办公写字楼都不允许外装防盗窗。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隐藏式防盗窗,在窗户关闭时将防护组件隐藏于窗体内,这就会造成防护组件占用较大的空间,还会影响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包括窗框、内窗扇、外窗扇、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其中:

窗框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上滑和下滑,上滑设有第一内滑道和第一外滑道,下滑设有第二内滑道和第二外滑道;

内窗扇包括第一勾企、第一光企以及与第一勾企、第一光企连接的第一上方和第一下方,第一上方、第一下方分别与第一内滑道、第二内滑道滑动连接;

外窗扇包括第二勾企、第二光企以及与第二勾企、第二光企连接的第二上方和第二下方,第二上方、第二下方分别与第一外滑道、第二外滑道滑动连接;

第一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一内滑道与第二内滑道之间,第一防护组件包括第一折叠防护网和第一防护附件,第一防护附件包括第一型材体和第二型材体,第一型材体与第一勾企固定连接并可随着第一勾企的移动而移动,第二型材体与第一型材体相对布置,第二型材体与第二边框固定连接,第一型材体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一收纳槽,第二型材体设有与第一收纳槽开口相对的第二收纳槽,第一折叠防护网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收纳槽、第二收纳槽内,第一收纳槽与第二收纳槽组成收纳折叠后的第一折叠防护网的封闭空间;

第二防护组件设置在第一外滑道与第二外滑道之间,第二防护组件包括第二折叠防护网和第二防护附件,第二防护附件包括第三型材体和第四型材体,第三型材体与第二勾企固定连接并可随着第二勾企的移动而移动,第四型材体与第三型材体相对布置,第四型材体与第一边框固定连接,第三型材体设有一端开口的第三收纳槽,第四型材体设有与第三收纳槽开口相对的第四收纳槽,第二折叠防护网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三收纳槽、第四收纳槽内,第三收纳槽与第四收纳槽组成收纳折叠后的第二折叠防护网的封闭空间。

优选地,第一型材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型材板、第二型材板、第三型材板和第一盖板,第一型材板、第三型材板位于第二型材板的同一侧,第一型材板、第二型材板、第三型材板之间围成第一收纳槽,第一盖板设置在第二型材板外侧且第一盖板扣接在第二型材板上,第一盖板与第一勾企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二型材板外侧设有外凸的第一弧面。

优选地,第一盖板两端设有第一卡件、第二卡件,第二型材板外侧靠近第一型材板一端设有与第一卡件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二型材板远离第二型材体一侧靠近第三型材板一端设有与第二卡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第一盖板一端通过第一卡件与第一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二型材板上,第一盖板另一端通过第二卡件与第二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二型材板上。

优选地,第二型材体包括第四型材板,第四型材板内侧靠近第一型材板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五型材板,第四型材板内侧靠近第三型材板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六型材板,第四型材板、第五型材板、第六型材板之间形成第二收纳槽;优选地,第四型材板外侧设有外凸的第二弧面。

优选地,第一折叠防护网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杆通过多组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连接构成,第一竖杆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内滑道、第二内滑道滑动连接,第一折叠防护网两侧的第一竖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型材板内侧、第四型材板内侧;第一折叠防护网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第一折叠防护网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防护网的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的连接片连接点处于外悬状态,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的传动连接点分别在各个第一竖杆上,当第一折叠防护网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折叠防护网折叠后隐藏在第一防护附件的第一收纳槽、第二收纳槽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一竖杆的凹槽内。

优选地,第三型材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型材板、第八型材板、第九型材板和第二盖板,第七型材板、第九型材板位于第八型材板的同一侧,第七型材板、第八型材板、第九型材板之间围成第三收纳槽,第二盖板设置在第八型材板外侧且第二盖板扣接在第八型材板上,第二盖板与第二勾企固定连接;优选地,第八型材板外侧设有外凸的第三弧面。

优选地,第二盖板两端设有第三卡件、第四卡件,第八型材板外侧靠近第七型材板一端设有与第三卡件相适配的第三卡槽,第八型材板远离第四型材体一侧靠近第九型材板一端设有与第四卡件相适配的第四卡槽,第二盖板一端通过第三卡件与第三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八型材板上,第二盖板另一端通过第四卡件与第四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八型材板上。

优选地,第四型材体包括第十型材板,第十型材板内侧靠近第七型材板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十一型材板,第十型材板内侧靠近第九型材板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十二型材板,第十型材板、第十一型材板、第十二型材板之间形成第四收纳槽;优选地,第十型材板外侧设有外凸的第四弧面。

优选地,第二折叠防护网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竖杆通过多组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连接构成,第二竖杆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外滑道、第二外滑道滑动连接,第二折叠防护网两侧的第二竖杆分别固定安装在第八型材板内侧、第十型材板内侧;第二折叠防护网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第二折叠防护网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折叠防护网的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的连接片连接点处于外悬状态,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的传动连接点分别在各个第二竖杆上,当第二折叠防护网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折叠防护网折叠后隐藏在第二防护附件的第三收纳槽、第四收纳槽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二竖杆的凹槽内。

本发明提出的隐形防盗推拉窗,通过设置第一防护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内窗扇、外窗扇关闭时,第一折叠防护网、第二折叠防护网分别随内窗扇、外窗扇移动进行折叠,第一折叠防护网折叠后隐藏在第一防护附件的第一收纳槽、第二收纳槽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二折叠防护网折叠后隐藏在第二防护附件第三收纳槽第四收纳槽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一竖杆的凹槽内,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二竖杆的凹槽内,减少占用空间,既美观又不破坏推拉窗的原有外观;内窗扇、外窗扇打开时,第一折叠防护网、第二折叠防护网分别随内窗扇、外窗扇移动被拉伸打开呈网状,从而具备防护和防盗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中第一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中第二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隐形防盗推拉窗,包括窗框、内窗扇2、外窗扇3、第一防护组件4和第二防护组件5,其中:

窗框包括第一边框11、第二边框12、上滑13和下滑14,上滑13设有第一内滑道和第一外滑道,下滑14设有第二内滑道和第二外滑道。

内窗扇2包括第一勾企21、第一光企22以及与第一勾企21、第一光企22连接的第一上方23和第一下方24,第一上方23、第一下方24分别与第一内滑道、第二内滑道滑动连接。

外窗扇3包括第二勾企31、第二光企32以及与第二勾企31、第二光企32连接的第二上方33和第二下方34,第二上方33、第二下方34分别与第一外滑道、第二外滑道滑动连接。

第一防护组件4设置在第一内滑道与第二内滑道之间,第一防护组件4包括第一折叠防护网41和第一防护附件42。

第一防护附件42包括第一型材体421和第二型材体422。第一型材体4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型材板4212、第二型材板4213、第三型材板4214和第一盖板4215,第一型材板4212、第三型材板4214位于第二型材板4213的同一侧,第一型材板4212、第二型材板4213、第三型材板4214之间围成第一收纳槽4211,第一盖板4215设置在第二型材板4213外侧且第一盖板4215扣接在第二型材板4213上,第一盖板4215与第一勾企21固定连接;第二型材板4213外侧设有外凸的第一弧面,可以加强第二型材板4213的强度,提高第二型材板4213的防碰撞性能。第二型材体422与第一型材体421相对布置,第二型材体422包括第四型材板4222,第四型材板4222与第二边框12固定连接,第四型材板4222内侧靠近第一型材板4212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五型材板4223,第四型材板4222内侧靠近第三型材板4214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六型材板4224,第四型材板4222、第五型材板4223、第六型材板4224之间形成开口与第一收纳槽4211开口相对的第二收纳槽4221。第四型材板4222外侧设有外凸的第二弧面,可以加强第四型材板4222的强度,提高第四型材板4222的防碰撞性能。

第一折叠防护网41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竖杆411通过多组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412连接构成,第一竖杆411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内滑道、第二内滑道滑动连接,第一折叠防护网41两侧的第一竖杆411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二型材板4213内侧、第四型材板4222内侧,第一收纳槽4211与第二收纳槽4221组成收纳折叠后的第一折叠防护网41的封闭空间。第一折叠防护网41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第一折叠防护网41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折叠防护网41的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412的连接片连接点处于外悬状态,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412的传动连接点分别在各个第一竖杆411上,当第一折叠防护网41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折叠防护网41折叠后隐藏在第一防护附件4的第一收纳槽4211、第二收纳槽4221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412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一竖杆411的凹槽内。

第二防护组件5设置在第一外滑道与第二外滑道之间,第二防护组件5包括第二折叠防护网51和第二防护附件52。

第二防护附件52包括第三型材体521和第四型材体522。第三型材体5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型材板5212、第八型材板5213、第九型材板5214和第二盖板5215,第七型材板5212、第九型材板5214位于第八型材板5213的同一侧,第七型材板5212、第八型材板5213、第九型材板5214之间围成具有一端开口的第三收纳槽5211,第二盖板5215设置在第八型材板5213外侧且第二盖板5215扣接在第八型材板5213上,第二盖板5215与第二勾企31固定连接并可随着第二勾企31的移动而移动;第八型材板5213外侧设有外凸的第三弧面,可以加强第八型材板5213的强度,提高第八型材板5213的防碰撞性能。第四型材体522与第三型材体521相对布置,第四型材体522包括第十型材板5222,第十型材板5222与第一边框11固定连接,第十型材板5222内侧靠近第七型材板5212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十一型材板5223,第十型材板5222内侧靠近第九型材板5214一端设有向内延伸的第十二型材板5224,第十型材板5222、第十一型材板5223、第十二型材板5224之间形成开口与第三收纳槽5211开口相对的第四收纳槽5221。第十型材板5222外侧设有外凸的第四弧面,可以加强第十型材板5222的强度,提高第十型材板5222的防碰撞性能。

第二折叠防护网51由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竖杆511通过多组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512连接构成,第二竖杆511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外滑道、第二外滑道滑动连接,第二折叠防护网51两侧的第二竖杆511分别固定安装在第八型材板5213内侧、第十型材板5222内侧,第三收纳槽5211与第四收纳槽5221组成收纳折叠后的第二折叠防护网51的封闭空间。第二折叠防护网51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第二折叠防护网51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折叠防护网51的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512的连接片连接点处于外悬状态,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512的传动连接点分别在各个第二竖杆511上,当第二折叠防护网51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折叠防护网51折叠后隐藏在第二防护附件5的第三收纳槽5211、第四收纳槽5221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512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二竖杆511的凹槽内。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盖板4215两端设有第一卡件、第二卡件,第二型材板4213外侧靠近第一型材板4212一端设有与第一卡件相适配的第一卡槽,第二型材板4213远离第二型材体422一侧靠近第三型材板4214一端设有与第二卡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第一盖板4215一端通过第一卡件与第一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二型材板4213上,第一盖板4215另一端通过第二卡件与第二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二型材板4213上。通过设置第一盖板4215,可以保护第二型材板4213不受碰撞,提高第二型材板4213的寿命。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盖板5215两端设有第三卡件、第四卡件,第八型材板5213外侧靠近第七型材板5212一端设有与第三卡件相适配的第三卡槽,第八型材板5213远离第四型材体522一侧靠近第九型材板5214一端设有与第四卡件相适配的第四卡槽,第二盖板5215一端通过第三卡件与第三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八型材板5213上,第二盖板5215另一端通过第四卡件与第四卡槽的相互配合扣接在第八型材板5213上。通过设置第二盖板5215,可以保护第八型材板5213不受碰撞,提高第八型材板5213的寿命。

本发明提出的隐形防盗推拉窗,通过设置第一防护组件4和第二防护组件5,内窗扇2、外窗扇3关闭时,第一折叠防护网41、第二折叠防护网51分别随内窗扇2、外窗扇3移动进行折叠,第一折叠防护网41折叠后隐藏在第一防护附件42的第一收纳槽4211、第二收纳槽4221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二折叠防护网51折叠后隐藏在第二防护附件52第三收纳槽5211、第四收纳槽5221组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一菱形折叠防护件412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一竖杆411的凹槽内,第二菱形折叠防护件512的连接片隐藏于各h型的第二竖杆511的凹槽内,减少占用空间,既美观又不破坏推拉窗的原有外观;内窗扇2、外窗扇3打开时,第一折叠防护网41、第二折叠防护网51分别随内窗扇2、外窗扇3移动被拉伸打开呈网状,从而具备防护和防盗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