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用地面清洁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28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室用地面清洁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室用地面清洁器具。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102346943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地面清洁器具,具体公开了一下内容:包括消毒液箱、水中辊、挤水体、清洁环带、前清洁辊、后清洁辊和支撑辊,水中辊转动连接消毒液箱内,清洁环带套再水中辊、前清洁辊、后清洁辊和支撑辊。在地面清洁时,清洁环带流经消毒液箱,保证清洁地面时,清洁环带是干净的。清洁环带是从地面到消毒液箱再到地面不断循环的状态,消毒液箱内的水很容易变脏,清洁环带携带的泥垢和杂质进入消毒液箱后会在消毒液箱的底部沉积,而消毒液箱不易拆卸,换水和清洁会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换水的手术室用地面清洁器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包括消毒液箱、清洁环带和支撑清洁环带的水中辊、前清洁辊、后清洁辊、支撑辊,所述的水中辊转动连接在消毒液箱内,还包括换水元件和与换水元件配套使用的连接座,所述的换水元件设置在消毒液箱的底部,换水元件包括进水接头和排水接头,所述的排水接头包括漏斗状的上段和直管状的下段,所述的进水接头包括与排水接头的上段形状相配合的上活动塞和通过支撑架滑动连接在下段中的下连接管,所述的支撑架两侧的管路相连通,且下连接管与下段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上活动塞中设置有与下连接管连通的主管路、与主管路连通的加水管路和与主管路连通的冲刷管路,加水管路的出水口位于上活动塞的顶面上,冲刷管路的出水口位于上活动塞的侧面上,加水管路与主管路的连通口和冲刷管路与主管路的连通口位于同一平面上,上活动塞的主管路内还活动设置有阀芯,主管路内设置有上下两个限位台阶,所述的阀芯包括主阀芯管路和分支阀芯管路,当阀芯位于上限位台阶时,所述的分支阀芯腔存在与加水管路连通和与冲刷管路连通两种状态,当阀芯位于上限位台阶时,所述的分支阀芯腔与加水管路和冲刷管路均不连通,所述的阀芯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齿带,所述的上活动塞的外侧面上铰接连接有拨片,所述的拨片与上活动塞之间设置有扭簧,拨片上连接有齿条,所述的齿条与阀芯上的齿带啮合连接,当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拨片与上活动塞的侧面呈一定夹角;所述的连接座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的内管位于外管内,所述的内管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所述的第一内管通过支架滑动设置在外管内,所述的第二内管固定设置在外管内,第一内管和第二内管均与外管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内管位于第二内管的上侧,第一内管与第二内管之间通过伸缩管连通,所述支架与第一内管通过螺纹连接,支架与外管转动连接,所述的外管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的支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蜗杆连接的蜗轮,所述的蜗杆连接有驱动装置,第一内管内还固定连接有限位管。

为了便于对清洁环带沥水,本发明还包括挤压辊,所述的挤压辊也转动设置在消毒液箱内,挤压辊的两侧设置有挤压翼板,挤压辊与水中辊通过半齿啮合连接。

为了便于设置挤压辊,本发明所述的消毒液箱的沿挤压辊设置挤压翼板的两侧设置有过度台阶,所述的过度台阶的边缘为圆弧形,所述的挤压辊的挤压翼板的长度大于挤压辊与过度台阶之间的距离。

为了便于设置在阀芯,本发明所述的冲水管路与主管路的连通口和冲刷管路与主管路的连通口位于同一平面,当阀芯位于上限位台阶且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分支阀芯管路与冲刷管路连通,当阀芯位于上限位台阶且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的分支阀芯管路与加水管路连通。

为了便于让阀芯的分支阀芯管路与加水管路或冲刷管路连通,本发明所述的冲刷管路和加水管路均包括有多个,所述的冲刷管路的数量和加水管路的数量相同,所述的冲刷管路的进水口和加水管路进水口沿主管路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的每个冲刷管路进水口和同一转动方向上的相邻加水管路的进水口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的分支阀芯管路的数量与加水管路的数量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地面清洁器具在进行清洁时,清洁环带从地面到消毒液箱再到地面,周而复始的进行循环,清洁环带将地面的污垢携带至消毒液箱内,这些污垢会沉淀在消毒液箱的底部,在进行换水时,依次进行排水步骤、冲刷步骤、补水步骤,在填充清水之前将通过冲刷步骤将沉积在消毒液箱底部的冲刷后随即排出,沉积的泥垢影响补入的清洁溶液。本发明特别适合应用在医院手术室这种清洁程度高的场所,否则消毒液箱内的溶液很容易就会变浑浊,既影响的拖地效果,如果经常换水时也会造成消毒液的浪费。而长时间的不换消毒液的情况下,泥垢更容易发生沉积,在换水更需要冲刷步骤将消毒液箱底部的沉积的泥垢冲起并随冲击水流从排水接头排出,保证再加入的消毒液的洁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消毒液箱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换水元件与连接座的排水状态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6状态下的进水接头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换水元件与连接座的充水状态时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阀芯的局部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11为阀芯的正视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d-d的剖视示意图(未包含阀芯);

图13为图5中c-c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消毒液箱,2、排水接头,3、进水接头,4、上活动塞,5、阀芯,6、齿条,7、拨片,8、下连接管,9、支撑架,10、连接座,11、限位管,12、第一内管,13、蜗杆,14、柔性伸缩管,15、第二内管,16、外管,1-1、挤压辊,1-2、水中辊,1-3、清洁环带,1-4、后清洁辊,1-5、前清洁辊,1-6、支撑辊,,4-1、加水管路,4-2、冲刷管路,5-1、分支阀芯管路,5-2、齿带,5-3、主阀芯管路,9-1、第一支撑架,9-2、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手术室用地面清洁器具,包括消毒液箱1、清洁环带1-3、挤压辊1-1和支撑清洁环带1-3的水中辊1-2、前清洁辊1-5、后清洁辊1-4、支撑辊1-6,支撑辊1-6连接动力装置,所述的水中辊1-2转动连接在消毒液箱1内,所述的挤压辊1-1也转动设置在消毒液箱1内,挤压辊1-1的两侧设置有挤压翼板,挤压辊1-1与水中辊1-2通过半齿啮合连接,所述的消毒液箱1的沿挤压翼板的两侧设置有过度台阶,所述的过度台阶的边缘为圆弧形,所述的挤压辊1-1的挤压翼板的长度大于挤压辊1-1与过度台阶之间的距离。清洁环带1-3绕水中辊1-2、前清洁辊1-5、后清洁辊1-4和支撑辊1-6循环运动,清洁地面后进入消毒液箱1,在消毒液箱1内清洗后,清洁环带1-3上的污渍被留在消毒液箱1内,清洁环带1-3被清洁的部分继续清洁地面。在地面清洁器具移动时,清洁环带1-3会拖动水中辊1-2转动,水中辊1-2驱动挤压辊1-1转动,挤压辊1-1的压板偏转压在清洁环带1-3上,起到挤水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手术室用地面清洁器具还包括换水元件和与换水元件配套使用的连接座,如图2和图3所示,充水装置包括安装在消毒液箱1地面上的换水元件和与换水元件配套使用的连接座10,所述的换水元件包括进水接头3和排水接头2,所述的排水接头2包括漏斗状的上段和直管状的下段,如9-11所示,所述的进水接头3包括与排水接头2的上段形状相配合的上活动塞4和通过支撑架9滑动连接在下段中的下连接管8,如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架9上设置有容纳水流通过的通孔,所述的上活动塞4可以设置成倒立的圆台状或者倒立的棱台状,所述的排水接头2的上段与上活动塞4的形状相配合,即上活动塞4完全位于上段中时,所述的上活动塞4的外表面与排水接头2的上段的内表面完全接触,下连接管8与下段之间存在间隙,如图12所示,所述的上活动塞4中设置有与下连接管8连通的主管路、与主管路连通的加水管路4-1和冲刷管路4-2,加水管路4-1的出水口位于上活动塞4的顶面上,冲刷管路4-2的出水口位于上活动塞4的侧面上,加水管路4-1与主管路的连通口和冲刷管路4-2与主管路的连通口位于同一平面上,即加水管路4-1的进水口和冲刷管路4-2的进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活动塞4的主管路内还活动设置有阀芯5,即阀芯5既可以在主管路内上下滑动又可以在主管路内转动,所述的阀芯5包括主阀芯管路5-3和分支阀芯管路5-1,所述的上活动塞4的主管路内设置有上下两个限制阀芯5的限位台阶,当阀芯5的下部顶在下限位台阶上时,所述的阀芯5在转动的过程中,分支阀芯管路5-1与加水管路4-1和冲刷管路4-2均不连通。所述的阀芯5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圈齿带5-2,所述的上活动塞4的外表面上铰接连接有拨片7,所述的拨片7与上活动塞4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的拨片7的一端与上活动塞4的一端铰接,所述的拨片7通过连杆与齿条6连接,所述的连杆一端铰接在拨片7上,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齿条6的端面上,所述的齿条6与阀芯5上的齿带5-2啮合连接,当阀芯5的上部顶在上限位台阶上且扭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拨片7向外倾斜,所述的分支阀芯管路5-1与冲刷管路4-2连通,当阀芯5的上部顶在上限位台阶上且拨片完全贴合在上活动塞4的外表面时,所述的分支阀芯管路5-1与加水管路4-1连通;如图5和图13所示,所述的连接座10包括内管和外管16,所述的内管位于外管16内,所述的内管包括第一内管12和第二内管15,所述的第一内管12通过第一支撑架9-1滑动设置在外管16内,所述的第二内管15通过第二支撑架9-2固定设置在外管16内,为了便于使第一内管12与第二内管15连通,可以在第一内管12和第二内管15之间设置柔性伸缩管14,也可以在第二内管15内固定一根导向管,第一内管12与导向管滑动连接且导向管的外径与第一内管12的内径相同,第一内管12和第二内管15均与外管16之间设置有间隙,第一内管12位于第二内管15的上侧,所述第一支撑架9-1与第一内管1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架9-1与外管16转动连接,所述的外管16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蜗杆13,所述的第一支撑架9-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蜗杆13连接的蜗轮,所述的蜗杆13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以设置成步进电机或者是便于手动操作的摇杆,第一内管12内还固定连接有限位管11。

本实施例所述的冲刷管路4-2和加水管路4-1均包括有多个,所述的冲刷管路4-2的数量和加水管路4-1的数量相同,所述的冲刷管路4-2的进水口和加水管路4-1进水口沿主管路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的每个冲刷管路4-2进水口和同一转动方向上的相邻加水管路4-1的进水口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的分支阀芯管路5-1的数量与加水管路4-1的数量相同。

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换水元件未连接在连接座10上时,上活动塞4的外壁贴在排水接头2的上段的内壁上,阀芯5位于主管路内的下极限位置,分支阀芯管路5-1与加水管路4-1和冲刷管路4-2均不连通,不会造成消毒液箱1中的水从冲刷管路4-2中漏出。当需要换水时,换水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排水步骤、冲刷步骤和补水步骤。(1)排水步骤:如图6-8所示,连接座10连接到换水元件上时,限位管11推动阀芯5由下极限位置滑动到上极限位置,第一内管12处于上极限位置状态,第一内管12推动进水接头3沿排水接头2向上滑动,上活动塞4与排水接头2的上段不再接触,拨片7由贴合在上活动塞4的状态向外倾斜,拨片7通过齿条6拉动阀芯5转动一定的角度,阀芯5上的分支阀芯管路5-1与上活动塞4的冲刷管路4-2连通,消毒液箱1内的废水通过排水接头2与进水接头3之间的间隙流走。(2)冲刷步骤:待消毒液箱1内的废水排净后,启动与内管连接的水泵,清水依次经过第二内管15、第一内管12、下连接管8、主阀芯管路5-3、分支阀芯管路5-1、冲刷管路4-2进入消毒液箱1,冲刷管路4-2的出水口高于消毒液箱1的地面,水流冲刷消毒液箱1底部后从进水接头3和排水接头2之间的间隙流走,可以设置冲刷时间。(3)补水步骤:冲刷步骤完成后,动力装置驱动蜗杆13转动,蜗杆13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使第一内管12下降至下极限位置,进水接头3也沿排水接头2下降,上活动塞4的外表面与排水接头2的上段完全贴合,拨片7受压迫,通过齿条6驱动阀芯5转动一定的角度,阀芯5的分支阀芯管路5-1由与冲刷管路4-2连通的状态切换至与加水管路4-1连通的状态,启动水泵,清水依次经过第二内管15、第一内管12、下连接管8、主阀芯管路5-3、分支阀芯管路5-1、加水管路4-1进入消毒液箱1内,直至达到设定水量,分开连接座10与换水元件,阀芯5下落到下极限位置,与加水管路4-1和冲刷管路4-2均不连通,换水过程完成。

本实施例还涉及智能控制系统和包含上述连接座的换水支座,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洁净度传感器和控制元件,所述的洁净度传感器采用现有的光感传感器,所述的光感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消毒液箱1的相对的立面的外侧,所述的消毒液箱1采用透明材质,在水变浑浊时,接收器接收量会降低,控制元件通过接收器的接收量与设定量进行对比来确定水的浑浊程度,以确定是否需要换水。所述的换水支座包括控制连接座的起落装置和支座壳,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与换水支座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当地面清洁器具需要换水时,智能控制系统与换水支座通过无线连接,地面清洁器具通过限位装置与换水支座进行对位,所述的限位装置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进行限位,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机械式结构进行限位,进行换水时,控制系统控制起落装置推动连接座插入到换水接头中进行换水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