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050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次茶杯。



背景技术:

在使用水杯饮用饮品或牛奶时,会根据不同需要对水杯内的饮品进行加热或制冷,传统的方法是另用一个水杯装入热水或冷水,再将加入饮品的水杯放入通过温烫或水浸进行加热或制冷,这种简单的方法虽然可行,但由于两种杯子不配套,使用很难协调。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专门用于热牛奶或其它饮料的双层水杯,但是其结构过于简单,无法对加热的牛奶进行温度显示,需要去品尝才能知道是否合适,但是外层内加入的有热水,手持时非常烫手,效果不好。并且中间腔体的开口较小,在引用时不方便,清洗内部时也很不方便,实用效果较差。

公开号为105747737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置暖水杯套的水杯,设有封盖的水杯,在杯体外周套有分体的外杯套,杯体与外杯套之间留有装水的空隙。使用时,可在外杯套中装入热水或冷水,在水杯放入后,可通过热水或冷水对水杯内的饮品进行加热或制冷,特别适合儿童加热牛奶使用。但是其存在上述的几项不足,使用时略有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次茶杯,通过外层的瓶体加入热水对内层的瓶体内的牛奶进行加热,外层瓶体底部的热能发电机构可以供电子设备进行使用,从而对内层瓶体内的牛奶温度进行监测,可以对温度进行显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次茶杯,包括第一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上端设置进水口,所述第一瓶体内活动设置第二瓶体,所述第二瓶体上端设置饮用口,所述第二瓶体底部设置温度监测机构,所述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瓶体底部通过铜板隔出的驱动腔体,所述铜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转轴上设有圆柱形磁体,圆柱形磁体与铜板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瓶体设有圆柱形铁块,所述圆柱形铁块的下表面与圆柱形磁体相匹配,所述圆柱形铁块上设有搅拌叶轮,在搅拌完后可以清洗搅拌叶轮和圆柱形铁块,所述温度监测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铜板下设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片,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与电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瓶体外侧对应所述控制机构和显示机构设置透明的密封罩体。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单片机,所述显示机构包括数码管显示器,所述单片机与驱动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次茶杯,将连接板取下,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之间的空腔内倒入热水,实现对第二瓶体的加热。该装置的重点在于第二瓶体内设置有温度监测机构,可以对第二瓶体内的牛奶或其它饮料进行温度检测,可以时时反馈温度,当温度合适时能够提醒使用者进行引用,保证合适的入口温度,使用更加人性化。而为了实现该功能,需要控制机构以及显示机构,控制机构和显示机构设置在第一瓶体的外侧,用于接收温度监测信息以及对温度信息进行显示,同时这些模块需要电能供应才能操作,在第一瓶体底部设置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可以给电池充电,可以利用第一瓶体内的热水进行发电,供控制机构、驱动电机、显示装置使用,不需要额外的电能。第一瓶体的材质可以采用304不锈钢,第一瓶体与半导体温差发电片下表面通过导热件连接,而第二瓶体则采用保温的壳体制成,利于快速导热。当然,在第一瓶体内加入冷水,可以对第二瓶体内的饮料进行冰镇,热能发电机构反向设置可以利用冷水进行发电,仍可以保证显示机构进行显示。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外层的瓶体加入热水对内层的瓶体内的牛奶进行加热,外层瓶体底部的热能发电机构可以供电子设备进行使用,从而对内层瓶体内的牛奶温度进行监测,可以对温度进行显示,保证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引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层次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展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次茶杯,包括第一瓶体7,所述第一瓶体7上端设置进水口3,所述第一瓶体7内活动设置第二瓶体6,所述第二瓶体6上端设置饮用口1,所述第二瓶体底部设置温度监测机构,所述温度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瓶体底部通过铜板13隔出的驱动腔体,所述铜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转轴上设有圆柱形磁体,圆柱形磁体与铜板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瓶体设有圆柱形铁块,所述圆柱形铁块的下表面与圆柱形磁体相匹配,所述圆柱形铁块5上设有搅拌叶轮4,在搅拌完后可以清洗搅拌叶轮和圆柱形铁块,所述温度监测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铜板下设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片,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片18与电池19连接。

第一瓶体与半导体温差发电片下表面通过导热件8连接,而第二瓶体则采用保温的壳体制成,利于快速导热。

所述第一瓶体7外侧设置控制机构11和显示机构10,所述温度监测机构8与所述控制机构11连接,所述控制机构11、显示机构10依次信号连接。

连接板2与瓶体活动连接,第一瓶体内倒入热水,然后将第二瓶体放入第一瓶体内,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通过连接板连接,该装置的重点在于第二瓶体内设置有温度监测机构,可以对第二瓶体内的牛奶或其它饮料进行温度检测,可以时时反馈温度,当温度合适时能够提醒使用者进行引用,保证合适的入口温度,使用更加人性化。而为了实现该功能,需要控制机构以及显示机构,控制机构和显示机构设置在第一瓶体的外侧,用于接收温度监测信息以及对温度信息进行显示,同时这些模块需要电能供应才能操作,在第一瓶体底部设置热能发电机构,可以利用第一瓶体内的热水进行发电,供设备使用,不需要额外的电能,避免水杯上线路过多影响使用。当然温度监测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这样温度监测机构需要安装一个纽扣电池来进行供电,第一瓶体的材质可以采用304不锈钢,而第二瓶体则采用保温的壳体制成,但是为了保证其下方的热能发电模块利用热能,其底部为金属制件,利于快速导热。当然,在第一瓶体内加入冷水,可以对第二瓶体内的饮料进行冰镇,热能发电机构反向设置可以利用冷水进行发电,仍可以保证显示机构进行显示。

所述第一瓶体7外侧对应所述控制机构11和显示机构10设置透明的密封罩体20。通过透明的密封罩体对控制机构和显示机构进行密封保护,同时不影响观看,防止控制机构和显示机构因为沾水而损坏。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温度监测机构8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瓶体6底部通过铜板13隔出的驱动腔体15,所述铜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在第二瓶体底部通过铜板隔出驱动腔体,避免第二瓶体内的牛奶对温度传感器造成损坏,所述驱动腔体内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转轴上设有圆柱形磁体,圆柱形磁体与铜板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瓶体6设有圆柱形铁块,所述圆柱形铁块的下表面与圆柱形磁体相匹配,所述圆柱形铁块上设有搅拌叶轮,在搅拌完后可以清洗搅拌叶轮和圆柱形铁块。

所述控制机构11包括单片机,所述显示机构10包括数码管显示器,所述控制机构11通过驱动电机16连接。单片机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小巧但是功能强大。显示机构采用数码管显示器,控制简单,能耗较低。控制机构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实现通信。

所述第一瓶体7为金属制件。采用金属制件,比如铜、铝板,加速导热,温差发电片的发电效率更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