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桥形设计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94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仿桥形设计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桥形设计椅。



背景技术:

椅子属于日常生活家具,是一种有靠背的坐具,有的椅子还具有扶手,有扶手的椅子统称为扶手椅,其样式和装饰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多数的椅子只设计有椅背、椅座和椅腿,椅座与椅腿的连接大多过于简单,连接处不够稳固,在日常生活使用中,过于简单的连接,容易让椅子产生松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椅子的整体设计简单,显得椅子的外形比较呆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桥形设计椅,仿桥形设计椅的支架仿照桥的外形设计,支架稳定牢固,仿桥形设计椅不易产生松动或不易有倾倒的危险,仿桥形设计椅的整体外形设计美观。

其技术方案如下:

仿桥形设计椅,包括支架、椅座和椅背,所述支架具有支撑脚、连接片和支撑板,支撑脚和连接片分别有四个,连接片呈梯形,四个连接片的侧边相连接,形成一梯体;连接片的下底边与支撑脚连接,且连接片与支撑脚位于同一平面,连接片的上顶边与支撑板连接;支架的侧面呈仿桥形;椅座与椅背连接,椅座置于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支撑脚包括第一侧条、第二侧条、触地条和多个支撑条,第一侧条的下端和第二侧条的下端与触地条的两端连接,第一侧条的上端与连接片的下底边连接,且第一侧条与连接片的侧边连成一直线,第二侧条的上端与连接片的下底边连接,且靠近第一侧条的上端;多个支撑条规则设置在第一侧条和第二侧条之间,且多个支撑条与触地条平行。

进一步的,支撑脚的底端往顶端逐渐变大,两个支撑脚连接在同一个连接片上,连接有两个支撑脚的连接片相对。

进一步的,连接片呈等腰梯形,连接片下底边的中部向上顶边内凹,形成一拱形。

进一步的,连接片上设有多个装饰孔,装饰孔呈三角形,多个装饰孔均匀分布在连接片上。

进一步的,椅背左右对称,椅背上沿的中部下凹,形成一下凹部,椅背上沿的两端形成凸角;椅背两侧的底端分别向椅座的两侧延伸,并延伸至椅座两侧沿的中部,形成一弧形。

进一步的,椅座的中部下凹,椅座的前边沿向下垂,形成下垂部,该下垂部由上端往下端逐渐变小,下垂部呈倒梯形,且左右对称。

进一步的,支撑板呈方体,支撑板下表面的各边分别与连接片连接,支撑板的上表面部分嵌入椅座的底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仿桥形设计椅的支架包括支撑脚、连接片和支撑板,支撑脚和连接片分别有四个,连接片呈梯形,四个连接片的侧边相连接,形成一梯体,连接片的上顶边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起巩固梯体结构的作用,整个支架变得更为稳定、牢固,使仿桥形设计椅不易产生松动或不易有倾倒的危险,仿桥形设计椅的使用寿命会变长,耐用性变更好;连接片与支撑脚位于同一平面,连接片的下底边与支撑脚连接,从侧面看支架,支架呈仿人行天桥的外形,支架的外形设计美观;椅座与椅背连接为使用者提供了舒适的倚靠位置。

2、支撑脚包括第一侧条、第二侧条、触地条和多个支撑条,第一侧条的下端和第二侧条的下端与触地条的两端连接,多个支撑条规则设置在第一侧条和第二侧条之间,且多个支撑条与触地条平行,支撑脚的结构为仿人行天桥的人行楼梯,多个支撑条为仿人行楼梯的台阶,同时多个支撑条起支撑两侧条的作用,使支撑脚更为结实,不易变形。

3、支撑脚的底端往顶端逐渐变大,使支撑脚顶端与连接片的连接处更为稳定;两个支撑脚在同一个连接片上连接,连接有两个支撑脚的连接片相对,对称的设计贴合支架仿人行天桥的外形,并使支架更好的承受重量。

4、连接片呈等腰梯形,使四个连接片可以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梯体;连接片下底边的拱形,分散了支架承受的力,并加强了支架的支撑作用,使支架更稳定,弧形的线条让仿桥型设计椅更美观。

5、连接片上设有多个装饰孔,装饰孔呈三角形,多个装饰孔均匀分布在连接片上,多个装饰孔不仅节省了制造连接片的材料,还起到了装饰支架的作用。

6、椅背左右对称,椅背上沿的中部下凹,形成一下凹部,椅背上沿的两端形成凸角,当使用者往椅背左右两边倚靠时,椅背对使用者的腰和背起部分承托的作用;椅背两侧的底端分别向椅座的两侧延伸,并延伸至椅座两侧沿的中部,形成一弧形,该弧形部位可作为扶手,对手部起支撑承托的作用。

7、椅座的中部有下凹,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坐得更为舒适;椅座的前边沿向下垂,形成下垂部,该下垂部呈倒梯形由上端往下端逐渐变小,使用者的腿部可以往下垂部方向自然摆放,避免在腿部留下压痕;下垂部阻挡了使用者将腿部摆放在仿桥形设计椅的底部,避免使用者被支撑脚绊倒,或者被连接片的边角部位刮伤腿部。

8、支撑板呈方体,支撑板下表面的各边分别与连接片连接,方形的下表面与梯体的上表面契合,达到巩固梯体的作用,支撑板的上表面部分嵌入椅座的底部,通过支撑板,可以把使用者的重量传递给各个连接片和支撑脚,支撑板使整个支架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桥形设计椅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仿桥形设计椅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架,11、支撑脚,111、第一侧条,112、第二侧条,113、触地条,114、支撑条,12、连接片,121、拱形,122、装饰孔,13、支撑板,20、椅背,21、下凹部,22、凸角,30、椅座,31、下垂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仿桥形设计椅,包括支架10、椅座30和椅背20,支架10具有支撑脚11、连接片12和支撑板13,支撑脚11和连接片12分别有四个,连接片12呈梯形,四个连接片12的侧边相连接,形成一梯体;连接片12的下底边与支撑脚11连接,且连接片12与支撑脚11位于同一平面,从侧面看支架10,呈仿人行天桥的外形;连接片12的上顶边与支撑板13连接;椅座30与椅背20连接,椅座30置于支撑板13上。

连接片12呈等腰梯形,连接片12下底边的中部向上顶边内凹,形成一拱形121;连接片12上设有多个装饰孔122,装饰孔122呈三角形,多个装饰孔122均匀分布在连接片12上。

支撑脚11包括第一侧条111、第二侧条112、触地条113和多个支撑条114,第一侧条111的下端和第二侧条112的下端与触地条113的两端连接,第一侧条111的上端与连接片12的下底边连接,且第一侧条111与连接片12的侧边连成一直线,第二侧条112的上端与连接片12的下底边连接,且靠近于第一侧条111的上端;多个支撑条114规则设置在第一侧条111和第二侧条112之间,且多个支撑条114与触地条113平行。

支撑脚11的底端往顶端逐渐变大,两个支撑脚11连接在同一个连接片12上,连接有两个支撑脚11的连接片12相对,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脚11与连接片12一体成型。

支撑板13呈方体,支撑板13下表面的各边分别与连接片12连接,支撑板13的上表面部分嵌入椅座30底部。

椅背20左右对称,椅背20上沿的中部下凹,形成一下凹部21,椅背20上沿的两端形成凸角22,该凸角22向后外凸;椅背20两侧的底端分别向椅座30的两侧延伸,并延伸至椅座30两侧沿的中部,形成一弧形。

椅座30以圆形为基础,中部下凹,椅座30的前边沿向下垂,形成下垂部31,该下垂部31由上端往下端逐渐变小,下垂部31呈倒梯形,且左右对称。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仿桥形设计椅的支架10包括支撑脚11、连接片12和支撑板13,支撑脚11和连接片12分别有四个,连接片12呈梯形,四个连接片12的侧边相连接,形成一梯体,连接片12的下底边与支撑脚11连接,且连接片12与支撑脚11位于同一平面,从侧面看支架10,支架10呈仿人行天桥的外形,仿人行天桥支架10的外形设计美观;连接片12的上顶边与支撑板13连接,支撑板13起巩固梯体结构的作用,整个支架10的结构变得更为稳定、牢固,使仿桥形设计椅不易产生松动或不易有倾倒的危险,仿桥形设计椅的使用寿命变长,耐用性变更好;椅座30与椅背20连接为使用者提供了舒适的倚靠位置。

2、连接片12呈等腰梯形,使四个连接片12可以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梯体;连接片12下底边的拱形121,分散了支架10承受的力,并加强了支架10的支撑作用,使支架10更稳定,弧形的线条让仿桥型设计椅更美观。

3、连接片12上设有多个三角形装饰孔122,多个装饰孔122均匀分布在连接片12上,多个装饰孔122不仅节省了制造连接片12的材料,还起到了装饰支架10的作用。

4、支撑脚11包括第一侧条111、第二侧条112、触地条113和多个支撑条114,第一侧条111的下端和第二侧条112的下端与触地条113的两端连接,多个支撑条114规则设置在第一侧条111和第二侧条112之间,且多个支撑条114与触地条113平行,支撑脚11的结构为仿人行天桥的人行楼梯,多个支撑条114为仿人行楼梯的台阶,同时起支撑两侧条的作用,使支撑脚11更为结实,不易变形。

5、支撑脚11的底端往顶端逐渐变大,使支撑脚11顶端与连接片12的连接处更为稳定;两个支撑脚11在同一个连接片12上连接,连接有两个支撑脚11的连接片12相对,对称的设计贴合支架10仿人行天桥的外形,并使支架10更好的承受重量;支撑脚11与连接片12一体成型,减少制作支架10的工序。

6、支撑板13呈方体,支撑板13下表面的各边分别与连接片12连接,方形的下表面与梯体的上表面契合,达到巩固梯体的作用,支撑板13的上表面部分嵌入椅座30的底部,通过支撑板13,可以把使用者的重量传递给各个连接片12和支撑脚11,支撑板13使整个支架10受力均匀。

7、椅背20左右对称,椅背20上沿的中部下凹,形成一下凹部21,椅背20上沿的两端形成凸角22,当使用者往椅背20左右两边倚靠时,椅背20对使用者的腰和背起部分承托的作用;椅背20两侧的底端分别向椅座30的两侧延伸,并延伸至椅座30两侧沿的中部,形成一弧形,该弧形部位可作为扶手,对手部起支撑承托的作用。

8、椅座30的中部有下凹,符合人体工学,让使用者坐得更为舒适;椅座30的前边沿向下垂,形成下垂部31,该下垂部31呈倒梯形由上端往下端逐渐变小,使用者的腿部可以往下垂部31方向自然摆放,避免在使用者的腿部留下压痕;下垂部31阻挡了使用者将腿部摆放在仿桥形设计椅的底部,避免使用者被支撑脚11绊倒,或者被连接片12的边角部位刮伤腿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