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5720发布日期:2018-06-02 02:0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品展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产品更新的不断加速,产品展示装置大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3D广告牌和产品展示屏设备常常出现在大型商场中供消费者进行体验,从而使人们对需要展示的产品能有更好的了解。但是这些产品展示屏并不具备与他人互动的功能,只是重复产品的相关介绍,死板无趣,很难吸引他人的注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简便、3D效果好的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其中,包括展示柜、体感控制器、旋转装置、旋转控制器和上位机,展示柜前端安装有透明屏,透明屏的图像信号接收端与上位机的图像信号输出端连接,展示柜外部设置有体感控制器,体感控制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的检测信号接收端连接,展示柜内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控制端与旋转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旋转装置上方放置有进行展示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其中所述体感控制器设置在展示柜外部的前方位置。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其中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展示柜内部的中间位置,旋转装置顶端与展示台的底端连接,进行展示的产品放置在展示台顶端。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其中所述旋转装置又包括旋转台、旋转轴和电机,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旋转台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电机的控制端与旋转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其中所述体感控制器为Leap Motion。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其中所述旋转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展示柜内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方放置有进行展示的产品,展示柜前端安装有透明屏,通过旋转装置对产品进行多角度的旋转展示,并与透明屏上显示的图像进行配合展示,体验感更加多样化,3D效果和美观程度都得到提升,对体验者的吸引程度大大增强。选用Leap Motion作为体感控制器,动作信息捕捉准确,动作信息识别效果好。整个产品展示过程通过体感控制器、旋转控制器和上位机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控便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展示柜1、体感控制器3、旋转装置4、展示台5、旋转控制器6和上位机7,展示柜1的长方体形结构,展示柜1前端安装有透明屏2,透明屏2的图像信号接收端与上位机7的图像信号输出端连接,展示柜1外部的前方位置设置有体感控制器3,体感控制器3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7的检测信号接收端连接。展示柜1内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装置4,旋转装置4的控制端与旋转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旋转装置4顶端与展示台5的底端连接,展示台5顶端放置有进行展示的产品。体感控制器3采用的是Leap Motion(Leap Motion是面向PC以及Mac的体感控制器制造公司Leap于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体感控制器),旋转控制器6采用的是单片机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装置4又包括旋转台、旋转轴和电机,旋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旋转台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电机的控制端与旋转控制器6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通过旋转控制器6控制电机动作,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台转动,从而使整个旋转装置4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体验者站在展示柜1前方通过手势或者其他肢体向体感控制器2发出动作信号,体感控制器2将动作信号传输给上位机4,上位机4根据接收到的动作信号向旋转控制器6发送你控制信号,从而通过旋转控制器6控制旋转装置4进行旋转,完成对产品多角度的展示。同时通过上位机4对透明屏2进行控制,在透明屏2上进行其他装饰图像的显示,并与进行展示的产品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3D展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透明屏手势识别互动系统,展示柜1内部设置有旋转装置4,旋转装置4上方放置有进行展示的产品,展示柜1前端安装有透明屏2,通过旋转装置4对产品进行多角度的旋转展示,并与透明屏2上显示的图像进行配合展示,体验感更加多样化,3D效果和美观程度都得到提升,对体验者的吸引程度大大增强。选用Leap Motion作为体感控制器3,动作信息捕捉准确,动作信息识别效果好。整个产品展示过程通过体感控制器3、旋转控制器6和上位机7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控便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