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铝蜂窝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914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保温铝蜂窝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保温铝蜂窝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经营、居住的新建筑物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界的一种时尚,玻璃幕墙以及铝板幕墙不断蓬勃兴起。

现有的复合保温铝板就是铝合金与高分子隔热材料相结合的新型门窗和幕墙建材,通过这种结合使铝合金型材的中央形成一道隔热夹层(保温层),进而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

但是,复合保温铝板结构强度较低,容易发生弯曲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铝蜂窝板,其有点是结构强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温铝蜂窝板,包括外金属板和内金属板,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之间设置有铝蜂窝夹层,铝蜂窝夹层上设置有蜂窝孔,蜂窝空由内金属板朝向外金属板设置,铝蜂窝夹层与外金属板之间以及铝蜂窝夹层与内金属板之间均设置有胶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蜂窝夹层的设置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强整体的强度,同时质量较轻,减轻整体的质量;胶膜可以起到一定的粘接作用,同时有良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高温、潮气等,有隔热效果,粘着力也不容易受湿度的影响,还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

较佳的,外金属板的边缘和内金属板的边缘分别突出铝蜂窝夹层的边缘,铝蜂窝夹层的边缘处填充有结构密封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密封胶可以密封住铝蜂窝夹层的边缘处,同时加强了外金属板、内金属板和铝蜂窝夹层三者的连接,使得三者连接更加的稳定。

较佳的,胶膜与铝蜂窝夹层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隔热层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的隔热效果。

较佳的,铝蜂窝夹层边缘处设置有隔热条,隔热条位于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之间,隔热条的两侧分别与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条可以使得热量不容易从边缘处进入,同时对内部的铝蜂窝夹层有一定的定位作用。

较佳的,隔热条内部设置有空腔,隔热条内形成有分隔片,分隔片将空腔分隔成沿隔热条宽度方向分布的隔热空腔,隔热空腔至少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量先传递至靠近外侧玻璃的隔热空腔中,可以通过分隔片进行一定的隔热,同时,热量在隔热空腔内扩散分布,减少热量向内侧的隔热空腔传递,进一步起到了良好的保温效果。

较佳的,隔热条由尼龙-66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66疲劳强度和刚性较高,耐热性较好,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较佳的,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两者的边缘处设置有龙骨,龙骨的截面呈凹字形,龙骨两侧形成有扣接边,扣接边分别扣合在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龙骨进一步对内金属板的边缘和外金属板的边缘进行限定,使得内金属板和外金属板连接更加的牢固稳定。

较佳的,内金属板的边缘和外金属板的边缘均向内弯折形成台阶,扣接边扣合于台阶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的设置可以较为充分的对龙骨进行定位,进一步使得龙骨设置较为的稳定。

较佳的,扣接边处设置有自攻钉,扣接边通过自攻钉分别与内金属板以及外金属板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攻钉可以更加充分的对龙骨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强度较高,连接较为稳定,且隔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保温铝蜂窝板截面图;

图2是保温铝蜂窝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五中铝蜂窝夹层边缘处设置结构密封胶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金属板;2、外金属板;3、铝蜂窝夹层;31、蜂窝孔;4、胶膜;5、隔热条;51、隔热空腔;52、分隔片;6、结构密封胶;7、龙骨;71、扣合边;72、台阶;8、自攻钉;9、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保温铝蜂窝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内金属板1、铝蜂窝夹层3和外金属板2,内金属板1、铝蜂窝夹层3和外金属板2三者均可使用铝制成,铝蜂窝夹层3铝蜂窝夹层3上形成有蜂窝孔31,蜂窝孔31从内金属板1朝向外金属板2设置。

内金属板1靠近铝蜂窝夹层3一侧以及外金属板2靠近铝蜂窝夹层3一侧均设置有胶膜4,胶膜4可以是 EVA胶膜,EVA胶膜粘着力和耐久性较为优越,可以抵抗高温、潮气等,粘着力也不容易受湿度的影响,还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内金属板1和外金属板2的边缘均凸出铝蜂窝夹层3,铝蜂窝夹层3的外边缘处填充有结构密封胶6。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胶膜4和铝蜂窝夹层3之间设置有隔热层9,隔热层9可以是有聚碳酸酯制成。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隔热层9分别设置于胶膜4和内金属板1之间以及胶膜4和外金属板2之间。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内金属板1边缘处和外金属板2边缘处设置有龙骨7,龙骨7的截面呈凹字形,龙骨7的两侧形成有扣接边71,扣接边71分别扣合在内金属板1的外侧和外金属板2的外侧。而为了扣接较为的稳定,龙骨7可以通过结构密封胶6粘接固定;或者内金属板1和外金属板2均向内弯折形成台阶72,扣接边71扣合在台阶72处,同时扣接边71与内金属板1以及扣接边71与外金属板2均可使用自攻钉8进一步固定。

当然,如图7所示,在铝蜂窝夹层3的边缘与龙骨7之间也可以填充用结构密封胶6.

实施例六

结合图8,而在铝蜂窝夹层3的边缘处设置有隔热条5,隔热条5位于内金属板1和外金属板2之间,隔热条5和内金属板1之间以及隔热条5和外金属板2之间均可以通过结构密封胶6进行粘接,隔热条5可以由尼龙-66制成。同时在隔热条5的外侧使用结构密封胶6进行填充,也使得两侧金属板和隔热条5进一步的固定。为了结构密封胶6更加充分的进行填充,隔热条5外侧靠近两侧金属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结构,结构密封胶6进行填充时可以较为方便的到达密封条和两侧金属板的粘接处。

为了隔热条5更好的隔热,隔热条5内部形成有空腔,同时隔热条5内部还形成有分隔片52,分隔片52将空腔分隔成至少两个隔热空腔51,隔热空腔51沿着隔热条5的宽度方向排布。四周的隔热条5可以是相互连接的,同时隔热空腔51也相互连通。

为了整体结构的更加稳固,在隔热条5和铝蜂窝夹层3之间也通过结构密封胶6进行粘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