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825发布日期:2018-06-28 01:30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茶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几,具体是一种可升降茶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客厅是住宅主人用于接待客人的地方,许多家庭都会用茶叶招待客人,茶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遍销海内外。为了饮茶方便,人们都会在客厅中摆放茶几,茶几在中国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从明代绘画中所见。茶几一般分方形和矩形两种,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几,用以放杯盘茶具,故名茶几。目前市面上常用茶几功能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台面由单一的面板和桌脚组成,风格简约,简约的风格以及简单的设计限制了产品的功能,这就为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茶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升降茶几,包括活动面板、固定面板、伸缩部件和桌腿,所述桌腿位于最下端,桌腿的上部安装有固定面板支架并且采用螺钉固定,固定面板安装在固定面板支架上部,伸缩部件穿过固定面板并且固定在固定面板支架内,伸缩部件的上部安装有活动面板支架,活动面板安装在活动面板支架上,固定面板上设置有凹槽,活动面板嵌入固定面板的凹槽中,伸缩部件包括伸缩内塞、伸缩外套、挂钩、弹簧固定销和弹簧,弹簧固定销安装在伸缩外套内部的底端,弹簧安装在弹簧固定销的上部,伸缩内塞和挂钩均塞入伸缩外套内部并且伸缩内塞分别与弹簧和挂钩相连,挂钩还与弹簧固定销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桌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桌腿呈正三角形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桌腿采用伸缩结构,固定面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活动面板采用玻璃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采用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两部分组成,使用时可升起活动面板,增加二层收纳空间,固定面板可用为收纳层板使用,复位时活动面板隐藏在固定面板内,桌面变成完整的单一桌面,能有效利用空间,同时也保证产品的外观完整性;本产品操作简便易行,通过手指按压实现自动升降复位,满足不同时间的收纳需求,实现了小家具的功能化,增加生活情趣。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升降茶几的爆炸图。

图2为可升降茶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升降茶几的剖面图。

图4为可升降茶几中伸缩部件的剖面图。

其中:1-活动面板,2-活动面板支架,3-固定面板,4-伸缩部件,5-固定面板支架,6-桌腿,7-伸缩内塞,8-伸缩外套,9-挂钩,10-弹簧,11-弹簧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可升降茶几,包括活动面板1、固定面板3、伸缩部件4和桌腿6,所述桌腿6位于最下端,桌腿6的上部安装有固定面板支架5并且采用螺钉固定,固定面板3安装在固定面板支架5上部,伸缩部件4穿过固定面板3并且固定在固定面板支架5内,伸缩部件4的上部安装有活动面板支架2,活动面板1安装在活动面板支架2上,固定面板3上设置有凹槽,活动面板1嵌入固定面板3的凹槽中,伸缩部件4包括伸缩内塞7、伸缩外套8、挂钩9、弹簧固定销11和弹簧10,弹簧固定销11安装在伸缩外套8内部的底端,弹簧10安装在弹簧固定销11的上部,伸缩内塞7和挂钩9均塞入伸缩外套8内部并且伸缩内塞7分别与弹簧10和挂钩9相连,挂钩9还与弹簧固定销11相连接。桌腿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桌腿6呈正三角形排列。桌腿6采用伸缩结构,固定面板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活动面板1采用玻璃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活动面板1的使用是通过手按压活动面板1实现升降,从而将茶几形成二层的收纳空间,不使用时也通过手指按压复位,同时活动面板1隐藏在固定面板3内,复位时外观形成一个完整的桌面。伸缩部件4的伸缩内塞7和伸缩外套8之间用弹簧10连接产生动力,用弹簧固定销11固定弹簧10的位置,用挂钩9控制弹簧固定销11的升降高度。将弹簧固定销11固定在伸缩外套8内,在伸缩外套8内放入弹簧10和伸缩内塞7,将伸缩内塞7压到最低位后将挂钩9从伸缩外套8的开槽位置放入,按压伸缩内塞7,挂钩9沉设定轨道到达伸缩内塞7的上端,伸缩部件4处于复位状态;再次按压由于挂钩9位置偏心设置会自动从轨道另外一边出来,当伸缩内塞7的下端点与挂钩9相接触时,伸缩部件4处于升降状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