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7114发布日期:2018-09-07 22:11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的中医药枕。



背景技术:

目前,腰颈椎疾病日益普遍和受到人们重视,并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地,长期坐在办公室内的上班白领是腰颈椎疾病的高发人群。腰颈椎疾病将成为目前及将来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因此,针对腰颈椎疾病,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保健枕,这类保健枕可以针对患处起到、治疗、缓解疼痛、保健护理的作用。

普通的保健枕一般为直条型保健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枕芯套在枕套内部。枕芯内放置有一定量的药物,患者将保健枕枕在颈部,枕芯内的药物慢慢渗透和挥发出来而达到患者的颈部,以达到治疗、缓解疼痛等作用。但是这种直条型的保健枕具有以下几个弊端,第一,直条型的保健枕在使用过程中和人体接触的面积较小,因此其治疗面积较小,枕芯内部的药物不能够充分地发挥药效。第二,直条型的保健枕使用不方便,只能在用户躺着的状态下使用或者依靠其他支撑物支撑的状态下使用。也即是说,普通的保健枕不能实现供用户随时随地使用,例如开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第三,普通的保健枕加热比较麻烦,不便于加热内部的药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中,枕芯内部的药物需要先加热才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挥更好药效,而现有的保健枕没有专门地设计加热方式,用户自行对枕芯内的药物进行加热的话,很容易由于掌控不好加热程度而破坏药物成分,人体能够吸收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降低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药枕,解决现有的保健枕治疗面积小,不方便加热,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药枕,包括U形本体、填充物、加热装置以及至少一隔离件。U形本体内部具有一收纳腔,填充物被填充于收纳腔中,填充物包括中药材和导热介质,中药材和导热介质混合分布于收纳腔内。加热装置设置于U形本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元件,加热元件为电加热丝,加热元件固定于收纳腔中,加热元件在通电状态下加热填充物。隔离件置于加热元件和填充物之间以隔离加热元件和填充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U形本体为枕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加热元件呈螺旋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导热介质为海盐。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导热介质的重量是中药材重量的3至5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中药材包括川穹、桂枝、丹参、路路通、红花以及艾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加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加热元件以控制电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控制器为无极变频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控制器包括加热档位模块以及时间设定模块,加热档位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时间设定模块电连接于加热档位模块,时间设定模块用于调节加热元件的加热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其中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提醒功能模块以及电路保护模块,提醒功能模块电连接于时间设定模块,提醒功能模块于设定的时间内提醒用户。电路保护模块分别电连接于加热档位模块和时间设定模块,电路保护模块在电路功率过载或到达设定时间时自动切断所述中医药枕的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填充物置于U形本体中,使得所述中医药枕可以很方便地被环绕固定于用户的颈部、腰部以及其他部位,而不容易从用户身上掉落,这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所述中医药枕,即使在例如开车、走路、办公的时候也能使用所述中医药枕。并且,U形的所述中医药枕在使用过程中和人体接触面积大,可以有效增加所述中医药枕的治疗面积,中药材可以更加充分地被人体吸收。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中医药枕上设计加热装置,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很方便地加热内部的中药材以更好地发挥药效。特别是,电加热的方式比较方便、快捷、安全,用户在绝大多数场所,例如办公室、车上,都可以加热所述中医药枕,最大化方便用户。第三,通过在填充物和加热元件之间设置隔离件,使得包括中药材在内的填充物不直接接触加热元件,可以防止加热元件和中药材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加热元件,延长加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中药材有效成分流失。此外,通过隔离件隔离加热元件和填充物,还可以防止填充物特别是中药材粘附在加热元件上,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更换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海盐混合于中药材,以作为中药材的导热介质,可以更充分均匀地加热中药材,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热介质海盐和中药材的重量比范围例控制为3:1~5:1,即导热介质的重量是中药材重量的3至5倍,这样既可以充分、均匀地加热中药材至合适的温度,又能保证药材成分充足,确保人体吸收中药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中医药枕内设置包括川穹、桂枝、丹参、路路通、红花以及艾叶的中药材,可以达到温通经脉、缓解关节痹痛、散瘀止痛、活血行气、止血通经的作用,对于治疗腰部和颈椎疾病,保养腰部和颈椎,以及治疗和缓解女性痛经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无极变频控制器,可以精确控制所述加热元件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便于用户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设定加热时间和温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提醒功能模块和电路保护模块,可以实现提醒用户的功能和自动切断所述中医药枕电路的功能,安全可靠,实现智能化控制,例如,提醒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在加热时间到了之后提醒用户,或者在设定的每天同一时间段内提醒用户使用所述中医药枕;电路保护模块可以在所述中医药枕电路过载时或者设定时间到了之后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医药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中医药枕的横截面图;

图3是上述实施例的中医药枕的加热装置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医药枕,所述中医药枕包括一U形本体10、填充物20以及加热装置30。填充物20填充于U形本体10内,加热装置30设置于U形本体并用于加热填充物20。

U形本体10内部具有一收纳腔11,收纳腔11用于收纳填充物20和加热装置30。特别地,收纳腔11呈U形,U形本体10为呈U形的枕套,U形本体10可以为纯棉枕套,也可以是其他材质例如涤纶的枕套。

如图2的横截面图所示,填充物20均匀地填充于所述收纳腔11内。填充物20包括预定量的中药材21和预定量的导热介质22,中药材21和导热介质22混合分布于收纳腔11中。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20直接放置并填充于U形本体10内的所述收纳腔11中。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医药枕还包括一组分装袋23(图中未示出),所述填充物20被分装于分装袋23中,分装袋23被均匀分布并填充于所述收纳腔11内,也就是说,中药材21和导热介质22是被分装于多个所述分装袋23内并填充于所述收纳腔1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分装袋23将填充物20填充于收纳腔11的方式,可以便于用户对填充物20进行更换,即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分装袋23从U形本体10的收纳腔11内取出,然后重新放置一组分装袋23于收纳腔11中。

中药材21的种类、种数以及用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自身状况合理配置。中药材21可以为颗粒状、片状、块状、粉末或者其他合适的形态,另外中药材21可以是经过初步加工、炮制的中药材料,也可以是最终使用状态的中药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

特别地,于本实施例中,中药材21包括川穹、桂枝、路路通、丹参、红花、艾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中药材21也可以包括其他种类的中药药材或者辅助药材,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川穹、桂枝、路路通、丹参、红花、艾叶的中药材21具有温通经脉、缓解关节痹痛、散瘀止痛、活血行气、止血通经的作用,对治疗腰部和颈椎疾病,保养腰部和颈椎,以及治疗和缓解女性痛经等问题有较好的效果。

导热介质22的导热性能良好,导热介质22和中药材21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起到均匀导热的作用。导热介质22可以是颗粒状、块状或者其他合适形态的物质。于本实施例中,导热介质22采用海盐,导热介质22和中药材21的重量比范围为3:1至5:1之间,也就是说,导热介质22的重量是中药材21重量的3~5倍。可以理解的是,导热介质22和中药材21混合之后,导热介质21可以分散于中药材21中,这样当用户加热所述填充物20的时候,导热性能良好的所述导热介质22能够较好地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中药材21。也就是说,导热介质22起到间接加热中药材21的作用。并且,中药材21一般不容易受热,容易出现受热不均匀,难以被加热到理想温度以及需要的加热时间较长等问题,因此分散于中药材21中的导热介质21在吸收热量之后可以将热量均匀传递给中药材21,使得中药材21受热均匀、迅速加热。

加热装置30设置于U形本体10。加热装置30用于加热置于收纳腔11中的所述填充物20,以使得中药材21被加热到理想温度之后其有效成分被挥发出来并达到用户的人体表面而被人体吸收,这样中药材21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并被人体更好地吸收,从而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保健效果。加热装置30采用电加热方式,其具有电源接口例如固定电源接口或者移动电源接口以连接外部电源。加热装置30在通电状体下加热填充物20。

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30具有一个固定电源接口和一个移动电源接口,例如加热装置30具有一个三角插头和一个USB接口,从而加热装置30既可以连接固定电源也可以连接移动电源。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其他加热方式,所述加热装置30采用的电加热方式更加便利,只要在有电的场所,用户均可通过所述加热装置30对填充物20进行加热,尤其适合在家里、办公室、车上等场合使用。另外,采用电加热方式的所述加热装置30使用寿命较长,不容易烧坏所述中医药枕,不容易破坏中药材21的有效成分,提高中药材21的人体吸收率。

加热装置30包括一加热元件31,加热元件31设置于U形本体10内。具体来说,加热元件31置于收纳腔11中,加热元件31在通电状态下加热所述填充物20。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31为一电加热丝,加热元件31被置于收纳腔11中,并且加热元件31和填充物20隔离。换句话说,加热元件31和填充物20不直接接触,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可以防止中药材21在被加热之后腐蚀所述加热元件31,延长加热元件31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防止中药材21和加热元件31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害物质,减少中药材21有效成分流失。

可选地,所述加热元件31呈螺旋状地固定于收纳腔11中,以最大化加热元件31的加热面积,使得填充物20均匀充分受热。

如图2所示,加热元件31被设置于收纳腔11的中心,填充物20分布于加热元件31的四周。填充物20和加热元件31均被收纳于U形本体10内部。加热元件31可以电连接外部电路并通电加热填充物20。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加热装置30还包括一个控制器32,所述控制器32电连接于所述加热元件31。控制器32用于控制加热元件31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可选地,所述控制器32是无极变频控制器,可用于精确控制加热元件31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使得中药材21在最适宜的温度下最大限度地挥发,确保中药材21的吸收率。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控制器32,可以方便用户掌握加热元件31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使用方式,实现智能化控制。另外,通过所述控制器32,用户在使用所述中医药枕的过程中无需时时看护,无需担心温度过高,安全放心。

图3展示了加热装置30的电路结构,如图3所示,控制器32和加热元件31串联,控制器32一端电连接于加热元件31,控制器32的另一端可连接外部电源。控制器32具有加热档位模块321,加热档位模块用于供用户调节加热温度。设置加热档位模块321的有益效果是,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身体状况、耐受温度、中药材21发挥药需要的温度等自行设置和随时调节合理的加热档位,可以有效控制加热元件31的温度,给用户带来舒适的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控制器32位于所述U形本体10的外部,加热元件31则隐藏于U形本体10的内部。

进一步地,控制器32还包括时间设定模块322,时间设定模块322电连接于加热档位模块321,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身体状况来操作时间设定模块322以合理设定加热元件31的加热时间。当达到加热时间之后,控制器32将控制加热元件31以停止加热。设置时间设定模块322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智能化、有效地监控加热元件31的加热时间,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实施看护和担心温度过高,甚至可以在一边工作或者睡觉的时候使用所述中医药枕。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32还包括提醒功能模块323和电路保护模块324。提醒功能模块323电连接于时间设定模块322,提醒功能模块323用于在用户设定的时间内提醒通知用户,例如通过发出“滴”的声音来提醒用户预先设置的加热时间到了,又例如,提醒功能模块323可以通过发出声音提示的方式提醒用户在每天固定设置的时间段使用所述中医药枕。

电路保护模块324电连接于加热档位模块321,当所述中医药枕电路功率过载时,电路保护模块324可以自动断电,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另外,电路保护模块324还电连接于所述时间设定模块322,从而在用户设定的时间到了之后电路保护模块324同样地也可以自动断电,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用户在使用所述中医药枕过程中睡着或者临时外出忘记断电等情况下发生安全事故。也就是说,所述电路保护模块324分别电连接于加热档位模块321和时间设定模块,电路保护模块324在所述中医药枕电路过载或到达设定时间时自动切断所述中医药枕的电路,从而阻止外接电源继续向所述中医药枕供电。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医药枕还包括至少一隔离件40,如图2所示,所述隔离件40设置于填充物20和加热元件31之间,以隔离填充物20和加热元件31。隔离件40能够导热,使得加热元件31在通电状态下即使隔着所述隔离件40依然能够加热所述填充物20。所述隔离件40可以采用普通织物材料,例如纱布,也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具有一定导热性能的材质,例如锡箔纸,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也就是说,所述隔离件40可以是布料制品,或者锡箔纸。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需求和隔离效果的不同,所述中医药枕可以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隔离件40。

如图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医药枕包括两个所述隔离件40,两个隔离件40间隔地固定于U形本体10内。也就是说,两个隔离件40分别连接于U形本体10内壁,所述加热元件31置于两个隔离件40之间。填充物20则被分别填充于所述加热元件31的两侧,填充物20和加热元件31之间通过隔离件40隔离。

可以理解的是,于本实施例中,两个隔离件40将U形本体10内的所述收纳腔11分隔成三个空间区域,即所述收纳腔11具有一个第一空腔111和两个第二空腔112。所述两层隔离件40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11,隔离件40和U形本体10之间形成第二空腔112,两个第二空腔112分别位于第一空腔111的两侧。所述加热元件31被置于第一空腔111中,填充物20则被填充于两个第二空腔112中。

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离件40不是固定于所述U形本体,所述隔离件40固定于加热元件31并包裹住加热元件31,从而当所述加热元件31被置于收纳腔11中时,所述隔离件40起到隔离加热元件31和位于收纳腔11中的填充物20的作用。具体来说,所述隔离件40可以是一保护袋,加热元件31被置于所述隔离件40内部,所述隔离件40和加热元件31形成一个整体被收纳于所述收纳腔11中。

可以理解的是,隔离件40起到隔离加热元件31和填充物20的作用,使得加热元件31和填充物20不直接接触,可以防止填充物20特别是中药材21在加热状态下和加热元件31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加热元件31,延长加热元件31的使用寿命,减少中药材21有效成分的流失,从而提高中药材21的人体吸收率。此外,通过隔离件40隔离加热元件31和填充物20,还可以防止填充物20特别是中药材21粘附在加热元件31上,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更换填充物20。

所述中医药枕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首先将所述加热装置30连接于外部电源,具体来说,将控制器32一端的电源接口接入外部电源。然后打开控制器32,通过操作加热档位模块321和时间设定模块322设定加热的档位和时间以加热填充物20。一般地,用户先将加热档位调至最大档位,加热10~30分钟。当加热过程完成之后,用户可以切断电源,将所述中医药枕固定于颈部、腰部或者其他部位。或者在加热过程完成之后,用户也可以将加热档位调制低档位继续缓慢加热,在加热状态下将所述中医药枕固定于颈部、腰部或者其他部位。用户宜每天使用所述中医药枕30至6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治疗腰颈椎疾病,缓解腰颈椎疼痛、护理腰部、颈部以及其他部位。所述中医药枕具有很好地治疗、预防和保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中医药枕设置为U形,使得所述中医药枕可以很好地固定于颈部、腰部、腹部,并且不容易从用户身上掉落下来,即便是用户在走动过程中、坐着的状态,所述中医药枕依然可以被固定于用户身上。第二,所述中医药枕在使用过程中也无需支撑物支撑。因此用户可以在走路、开车、办公等场所使用。第三,相比于其他形状的中医药枕,U形的所述中医药枕在使用时被环绕固定于用户腰部、颈部或者其他部位,所述中医药枕和人体的接触面积更大,用户能够获得更大的治疗面积,从而所述中医药枕内部的中药材21可以更充分地被人体吸收,具有更好的治疗保健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中医药枕具有电加热功能,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和护理腰部和颈椎,用户还可以将所述中医药枕固定于腹部,用于治疗和缓解女性痛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