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压自泄装置、煲盖组件及压力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191发布日期:2018-09-21 22:0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压自泄装置、煲盖组件及压力煲。



背景技术:

对于厨房的压力烹饪器具压力煲,压力煲具有煲体组件和煲盖组件部分,压力煲烹饪过程中,煲体组件与煲盖组件中的保温盖板处于密封状态。锅内食物加热时,就形成一定气压,当锅内气压超过设定或限定的压力时,锅内气体便可冲出保温盖板上的限压阀排气,保证器具使用的安全。而当限压阀排气管有堵塞、压控开关等一些安全保护都失效时,烹饪过程中就会出现爆炸危险,为了避免该安全隐患,除了限压阀,还需要在保温盖板上增加一个超压自泄装置。

对于目前安装在保温盖板上的超压自泄装置,为确保用户使用安全,多为一次性不可复位装置,例如一种结构形式是在保温盖板的泄压孔上覆盖橡胶膜,同时在保温盖板的两侧设置橡胶膜固定件,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将该橡胶膜固定件固定,同时在泄压孔的内侧设置防护盖防止异物堵塞泄压孔。上述超压自泄装置在煲内的压力超过一定的数值,便会冲破橡胶膜,进而实现压力的自泄,避免了压力煲爆炸。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1、超压自泄装置包括了两橡胶膜固定件、橡胶膜、螺钉以及防护盖等零件,总装物料较多,结构较为复杂;2、橡胶膜在加工过程中厚度难以保证,橡胶膜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其强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在使用过程中无法保证超压自泄装置的控压精度,压力可能到达一定数值便提前冲破橡胶膜,例如压力煲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冲破橡胶膜,影响压力煲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压自泄装置、煲盖组件及压力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煲控压精度难以保证,影响压力煲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压自泄装置,包括:第一泄压件,贯穿并封堵煲盖中的泄压孔,且在煲盖的外侧,第一泄压件在其周向上开设有排气口;弹性封堵件,用于封堵排气口;第二泄压件,与第一泄压件安装配合,且第二泄压件在煲盖内侧开设有与排气口连通的进气口;其中,第一泄压件在排气口位置开设有台阶结构,弹性封堵件套设在台阶结构上,完成安装的第一泄压件和第二泄压件与煲盖配合,并可压紧弹性封堵件。

进一步地,完成安装的第一泄压件和第二泄压件与煲盖配合以预设压缩量压紧弹性封堵件。

进一步地,第一泄压件为泄压螺栓,第二泄压件为泄压螺母,泄压螺栓与泄压螺母之间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弹性封堵圈件为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第一泄压件在临近台阶结构位置设置有用于煲盖配合的盖板安装位,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以及煲盖在完成安装后,煲盖抵接台阶结构。

进一步地,盖板安装位开设有与煲盖相适配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第一泄压件上开设有用于防止进气口堵塞的防护槽,进气口开设在防护槽内。

进一步地,防护槽为十字型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煲盖组件,包括煲盖和安装在煲盖上的超压自泄装置,超压自泄装置为如上所述的超压自泄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力煲,包括煲体组件和煲盖组件,所述煲盖组件为如上所述的煲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压自泄装置中,超压自泄装置所能承受的压力值由弹性封堵件的松紧度所控制,例如弹性封堵件被压的越紧,排气口内的气压越难冲破弹性封堵件的封堵,超压自泄装置中所能承受的压力值越高,而弹性封堵件设置在台阶结构上,进而可以设置完成安装的第一泄压件和第二泄压件与煲盖配合压紧弹性封堵件,通过控制弹性松紧度来控制控压精度,保证压力煲的正常使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压自泄装置中,通过设置完成安装的泄压螺栓和泄压螺母与煲盖配合以设压缩量预压紧弹性封堵件,进而可以精确控制弹性封堵件的松紧度,同时该松紧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压力煲的控压精度,保证压力煲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超压自泄装置中,第一泄压件采用泄压螺栓,第二泄压件采用泄压螺母,泄压螺栓和泄压螺母之间螺纹配合,可以减少螺钉等物料的使用,同时配合的精度更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煲盖组件中,所述第一泄压件上开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进气口堵塞的防护槽,所述进气口开设在所述防护槽内,进而防护槽可以拦截锅内异物,避免泄压螺栓上的进气口被堵塞,同时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防护盖的使用,进一步减少超压自泄装置中物料的使用,简化了超压自泄装置的结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煲盖组件中,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超压自泄装置,从而可以提高压力煲的控压精度,保证压力煲的正常使用。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力煲中,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煲盖组件,从而具有控压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煲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煲盖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超压自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超压自泄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0-煲盖;30-盖板;50-泄压螺栓;51-排气口;53-台阶结构;55-环形槽;70-泄压螺母;71-进气口;73-十字型槽;90-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压自泄装置包括:作为第一泄压件的泄压螺栓50,泄压螺栓50贯穿并封堵煲盖10中盖板30上的泄压孔,并且在盖板30的外侧,泄压螺栓50在其周向上开设有排气口51;弹性封堵件,弹性封堵件安装在泄压螺栓50上用于封堵排气口51,只有在排气口51的压力值超过限定的压力时,排气口51内的气压会冲破弹性封堵件的封堵实现泄压;作为第二泄压件的泄压螺母70,与泄压螺栓50螺纹配合,且泄压螺母70在盖板30内侧开设有与排气口51连通的进气口71;其中,泄压螺栓50在排气口51位置开设有台阶结构53,弹性封堵件套设在台阶结构53上,完成安装的泄压螺栓50和泄压螺母70与盖板30配合以预设压缩量预压紧弹性封堵件。

本实施例中的超压自泄装置所能承受的压力值由弹性封堵件的松紧度所控制,例如弹性封堵件被压的越紧,排气口51内的气压越难冲破弹性封堵件的封堵,超压自泄装置中所能承受的压力值越高,而弹性封堵件设置在台阶结构53上,进而可以设置弹性封堵件的厚度值略高于台阶结构53的高度值(如图3所示,例如台阶结构53的高度值为D2,弹性封堵件的厚度值大于台阶结构53的高度值D1),完成安装的泄压螺栓50和泄压螺母70与煲盖10配合可以以预设压缩量D1预压紧弹性封堵件,进而可以精确控制弹性封堵件的松紧度,同时弹性封堵件的松紧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进而可以提高压力煲的控压精度,保证压力煲的正常使用。

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盖板30的两侧设置橡胶膜固定件,通过打螺钉的方式将该橡胶膜固定件固定的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一泄压件采用泄压螺栓50,第二泄压件采用泄压螺母70,泄压螺栓50和泄压螺母70之间螺纹配合,可以减少螺钉等物料的使用,同时配合的精度更高。

进一步参见图4和图5,弹性封堵圈件为O型密封圈90,套设在泄压螺栓50上。O型密封圈90在制造过程中其尺寸精度易于控制,同时制造成本更低。

具体地,对于本实施例中超压自泄装置如何与煲盖10配合,具体是泄压螺栓50在临近台阶结构53位置设置有用于煲盖10中盖板30配合的盖板安装位,在泄压螺栓50完成O型密封圈90的安装、贯穿盖板30上的泄压孔以及与泄压螺母70螺纹配合,完成泄压螺栓50、泄压螺母70以及煲盖10的安装后,此时煲盖10中的盖板30处于盖板安装位,且盖板30的外侧面抵接台阶结构53。

优选地,盖板安装位开设有与煲盖10相适配的环形槽55,便于盖板30与泄压螺栓50的配合,同时有利于泄压孔的封堵,保证超压自泄装置与煲盖10之间配合的紧密。

优选地,泄压螺栓50上开设有用于防止进气口71堵塞的防护槽,进气口71开设在防护槽内,进而防护槽可以拦截锅内异物,避免泄压螺栓50上的进气口71被堵塞。该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防护盖的使用,进一步减少超压自泄装置中物料的使用,简化了超压自泄装置的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具体地,防护槽为十字型槽73,当然,也可以为一字型槽、“米”字型槽等,上述变形实施方式也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煲盖组件,包括煲盖10和安装在煲盖10上的超压自泄装置,超压自泄装置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压自泄装置,进而可以提高压力煲的控压精度,保证压力煲的正常使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压力煲,包括煲体组件和煲盖组件,煲盖组件为如上所述的煲盖组件,从而本实施例中的压力煲具有控压精度高的优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