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6079发布日期:2018-12-21 19:23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锅盖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厨房用锅盖架。



背景技术:

锅盖架一般用于放置锅盖,目前,用于放置锅盖的锅盖架多采用金属材料、木质或竹子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在烹饪中打开锅盖时,方便搁置锅盖。

现有技术中,金属材料锅盖架一般采用焊接而成,在不使用时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收纳。而非金属材料的锅盖架如附图1所示出,多采用两件式,在底板1中内含一块翻板2,使用时翻板2转出斜向上支撑锅盖100,不用时折回方便收纳;其不足之处是底板1支撑面小,其结构会导致搁置锅盖100时重心接近底板1边沿,从而向后倾倒,故而锅盖100不稳定易翻倒。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得厨房用锅盖安全放置的锅盖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锅盖架,包括:底板、翻板、旋转轴、拉板,所述翻板以可绕旋转轴垂直方向旋转0°-135°的方式通过旋转轴与底板相连,所述翻板与底板之间形成容置锅盖的空间,所述拉板以可拉出或缩回的方式收容于所述底板靠近旋转轴端的底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锅盖架,其中,所述拉板材质为金属薄片。

优选的是,所述的锅盖架,其中,所述底板为长方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锅盖架,其中,所述拉板呈L型,且所述拉板的长边上设有长型孔,所述拉板的短边上设有圆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锅盖架,其中,还包括用于安装拉板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拉板的长型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锅盖架,其中,所述底板的四个角下方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有益效果:本案的锅盖架因为拉出的拉板等同于延长了底板,从而自由扩大了底板的支撑面,锅盖的重心始终在支撑面内,系统更加稳定、不易翻倒,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使用完成时,将拉板缩回底板的底部,减小锅盖架占用的空间,收纳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锅盖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架在收纳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架在收纳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架在使用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架在使用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架在搁锅盖时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架在搁锅盖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锅盖架中的拉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2、3所示,一种锅盖架,包括:底板1、翻板2、旋转轴3、拉板4,翻板2以可绕旋转轴3垂直方向旋转0°-135°的方式通过旋转轴3与底板1相连,如图6、7所示,翻板2与底板1之间形成容置锅盖100的空间,拉板4以可拉出或缩回的方式收容于底板1靠近旋转轴3端的底部。底板1中设计一块翻板2,用旋转轴3与底板1相连。平时收纳状态中翻板2藏于底板1内,使用时将翻板2绕旋转轴3转出底板1,翻板2斜向上支在底板1上,翻板2与底板1之间呈135°,使用更加安全。作为优选,底板1、翻板2采用木制或竹制品。也就是说,本案在技术背景所提到的现有锅盖架仅包含底板1和翻板2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可使得锅盖架更加稳定的拉板4等构件,从而使本案的锅盖架在拉板4拉出底板1时,扩大底板1的支撑面,支撑更加稳定。

如图4、5所示,本案的锅盖架在使用时,拉出拉板4到适当的长度,也可拉到极限位置,然后转出翻板2至与拉板4之间旋转135°的极限位置,把底板1下的防滑垫11放在平整的台面上。烹饪中随时可以将锅盖100放在锅盖架上。因为拉出的拉板4等同于延长了底板1,从而扩大了底板1的支撑面,所以锅盖100的重心始终在支撑面内,系统更加稳定、不易翻倒,使用更加安全可靠。使用完成时,将拉板4缩回底板1的底部,减小锅盖架占用的空间,收纳更方便。

拉板4材质为金属薄片,拉板4起到一个防止后翻的支撑作用。

作为优选,底板1为长方形,设计一块长方形的底板1,作为整个锅盖100的支撑体。

如图8所示,拉板4呈L型,且拉板4的长边42上设有长型孔421,拉板4的短边43上设有圆孔(图中未示出)。

还包括用于安装拉板的螺钉41,螺钉41穿过拉板4的长型孔421。用两只螺钉41穿过拉板4的长型孔421,将拉板4安装在底板1靠近旋转轴3一端的底部,且拉板4能够根据需要自由拉出或缩回。

底板1的四个角下方分别设置有防滑垫11,也就是说,在底板1的四个角下方设置四个防滑垫11。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