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革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4903发布日期:2018-10-02 18:16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马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板革马桶盖。



背景技术:

马桶正式名称为座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马桶的发明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后来又演变为利用虹吸、螺旋虹吸,现在最新的喷射虹吸式和超旋虹吸式等原理的抽水马桶。马桶的分类很多,有分体的,连体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新奇的品种。根据马桶盖的配套方式,还可分为普通马桶和智能马桶。智能马桶还可进一步分为自动换套智能马桶和非自动换套马桶,前者包含自动换套加冲洗、自动换套带冲洗和烘干等不同种类。现在市场上的坐便器的冲水原理基本是直冲式和虹吸式两种大类。虹吸式中又分旋涡式虹吸和喷射式虹吸。

直冲式坐便器是利用水流的冲力来排出粪便,一般池壁较陡,存水面积较小,这样水力集中,便圈周围的落下的水力加大,冲污效率高。直冲式坐便器冲水管路简单,路径短,管径粗(一般直径在9至10厘米),利用水的重力加速度就可以把便便冲干净,冲水的过程短,与虹吸式相比从冲污能力上来说,直冲式座便器没有返水弯采取直冲,容易冲下较大的污物,在冲刷过程中不容易造成堵塞,卫生间里不用备置纸篓。从节水方面来说,也比虹吸式坐便器好。直冲式坐便器最大的缺陷就是冲水声大,还有由于存水面较小,易出现结垢现象,防臭功能也不如虹吸式座便器,另外,直冲式坐便器目前在市场上品种比较少,选择面不如虹吸式座便器大。虹吸式坐便器的结构是排水管道呈"∽"型,在排水管道充满水后会产生一定的水位差,借冲洗水在便器内的排污管内产生的吸力将分别排走,由于虹吸式坐便器冲排不是借助水流冲力,所以池内存水面较大,冲水噪音较小。虹吸式坐便器还分为旋涡式虹吸、喷射式虹吸两种。

(1)旋涡式虹吸

这种坐便器冲水口设于坐便器底部的一侧,冲水时水流沿池壁形成旋涡,这样会加大水流对池壁的冲洗力度,也加大了虹吸作用的吸力,更利于将马桶内的脏东西排出。

(2)喷射式虹吸

在虹吸式坐便器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在马桶内底部增加一个喷射副道,对准排污口的中心,冲水时,水一部分从便圈周围的布水孔流出,一部分由喷射口喷出,这种坐便器是在虹吸的基础上借助较大的水流冲力,将污物快速冲走。

虹吸式坐便器的最大优点就是冲水噪音小,称之为静音。从冲污能力上来说,虹吸式容易冲掉黏附在马桶表面的污物,因为虹吸的存水较高,防臭效果优于直冲式,现在市场上虹吸式坐便器品种繁多,买坐便器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虹吸式坐便器冲水时先要放水至很高的水面,然后才将污物冲下去,所以要具备一定水量才可达到冲净的目的,每次至少要用8升至9升水,相对来说比较费水。虹吸式的排水管径也就5、6公分左右,冲水时容易堵塞,所以手纸不能直接扔在马桶里中,安装虹吸式坐便器一般还要配备纸篓和搋子。

然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马桶都必须配备马桶盖。马桶盖包括座圈和盖板,其作用是起到方便马桶使用和保持清洁以及美观的作用。以往,马桶盖大多为树脂塑料制作,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马桶盖向生物质尤其以木质材料为主发展。这种高档马桶盖的问题就是可塑性不强,缺少塑料马桶盖的一些功能。传统的马桶盖分别以实木、密度板、木屑和塑料为基材,然后在其表面喷上油漆,但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变形,开裂,甚至断裂。由于现在人们对卫浴产品越来越来讲究,现有的马桶盖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急需发明一种贴面材料的马桶盖,来满足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板革马桶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板革马桶盖,包括座圈1和盖板2,所述座圈和盖板铰链,盖板上表面配置有与盖板相适应的地板革,所述的盖板为与座圈形状相配合的用于遮盖马桶的板体,在座圈对应人体坐下时手肘的位置区域开始到后背区域,座圈外侧设有扶手3和靠背4,所述的扶手和靠背一体成型,外沿的形状与座圈外沿的形状相配合,竖直方向的形状从扶手到靠背为从座圈开始上升的流线型。

所述的座圈正下方设置有能够扣住马桶本体外沿的凸起的抵扣盘5。

在座圈对应人体坐下时手肘的位置区域开始到座圈正前方设置有隔挡部6,该隔挡部外沿的形状与座圈外沿的形状相配合,竖直方向的形状从扶手到座圈前方为开始上升的流线型。

所述的扶手和靠背内设置有空腔。

所述的座圈上设置有座圈垫,座圈垫7具有对称的左右一对的主体,座圈垫具有足够至少覆盖大腿与马桶座圈接触的范围的大小与形状,并且具有避免阻碍清洗喷嘴的动作的露出部。

座圈的下侧设置有圆环形的凹槽8,凹槽内设有气垫9,气垫的形状和凹槽相配合,气垫卡在凹槽内,气垫的两端和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孔,座圈上和连接部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孔,螺丝穿过连接部的连接孔和座圈上的连接孔将气垫固定在凹槽内,气垫外侧设置有气嘴。

所述的盖板由盖板本体10、加强肋11、钢绞线、钢绞线封板、盖板边框12组成,盖板主体、加强肋和盖板边框一体成型,加强肋水平分布在盖板主体的内侧,加强肋包裹有钢绞线,使钢绞线受力后不能在加强肋中滑移,钢绞线封板粘贴在盖板边框的侧面保护钢绞线的端头。

所述的盖板设置有盖套,盖套具有盖套主体、固定部以及附着部,所述盖套主体具有覆盖所述盖板的大小与形状,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盖套主体的背面,至少包围所述盖板的前端,所述附着部位于所述盖套主体的至少后半部的背面,具有粘合层,粘合层紧贴于所述盖板主体的表面。

所述盖板下侧的外边缘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外密封圈13,盖板下侧位于外密封圈内设置有一圈内密封圈14,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之间形成可嵌套在座圈边缘的嵌套槽,嵌套槽的后侧设置有有进水口的隔板18;嵌套槽的前侧设置有有出水口的隔板19,嵌套槽内的盖板下侧设置有多个S形扰流板15。

嵌套槽内设置有震动刷16,盖板下侧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在盖板表面配置了地板革,能够有效地隔断水分对木质马桶盖的影响,起到防水防霉的作用。并且此产品表面不仅不易被划伤,容易清洁,而且机械强度又好,消费者不用担心马桶盖破裂。同时,地板革表面可以成型出不同的形状,并印制出不同图案,使得产品外形美观,且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圈垫部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圈底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体侧向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体底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地板革马桶盖,还能起到耐磨、耐污、耐腐、防潮、增强强度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板革马桶盖,包括座圈和盖板,所述座圈和盖板铰链。所述盖板上表面配置有与盖板2配套的地板革。所述地板革与盖板2粘接。在保证质量和效果的同时,生产工艺简易,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地板革自重轻,有弹性,机械强度好,能承受外界适当的压力,增强了盖板的强度,使得消费者可直接坐在马桶盖上面而不用担心马桶盖破裂。所述地板革上还可印制不同图案,美化了马桶盖的外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风格的马桶盖,以用来装饰现代家居。

马桶盖,包括座圈1和盖板2,所述座圈和盖板铰链,所述的盖板为与座圈形状相配合的用于遮盖马桶的板体,在座圈对应人体坐下时手肘的位置区域开始到后背区域,座圈外侧设有扶手3和靠背4,所述的扶手和靠背一体成型,外沿的形状与座圈外沿的形状相配合,竖直方向的形状从扶手到靠背为从座圈开始上升的流线型。该结构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了一体成型的扶手和靠背,同时座圈加厚至10-15cm。当使用者如厕时,比常规马桶更加舒适。

所述的座圈正下方设置有能够扣住马桶本体外沿的凸起的抵扣盘5。该抵扣盘可以牢牢扣住马桶本体的外延,形成一个封闭腔,当水洗工作时,避免漏水。

在座圈对应人体坐下时手肘的位置区域开始到座圈正前方设置有隔挡部6,该隔挡部外沿的形状与座圈外沿的形状相配合,竖直方向的形状从扶手到座圈前方为开始上升的流线型。隔挡部的设计使使用者如厕时避免了尿液的迸溅,同时该设计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坐在该部位更加舒适。

所述的扶手和靠背内设置有空腔。在扶手和靠背出设置空腔,可以将传统的智能马桶盖的电路部分和水箱部分设置在此处,避免了空间的浪费。

所述的座圈上设置有座圈垫7,座圈垫具有对称的左右一对的主体,座圈垫具有足够至少覆盖大腿与马桶座圈接触的范围的大小与形状,并且具有避免阻碍清洗喷嘴的动作的露出部。座圈垫的设计使座圈与马桶本体软接触,避免了座圈对马桶的损伤。

座圈的下侧设置有圆形的凹槽8,凹槽内设有气垫9,气垫的形状和凹槽相配合,气垫卡在凹槽内,气垫的两端和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连接孔,座圈上和连接部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连接孔,螺丝穿过连接部的连接孔和座圈上的连接孔将气垫固定在凹槽内,气垫外侧设置有气嘴。该凹槽进一步对气垫进行了固定,避免了气垫的位移和滑落。

所述的盖板由盖板本体10、加强肋11、钢绞线、钢绞线封板、盖板边框12组成,盖板主体、加强肋和盖板边框一体成型,加强肋水平分布在盖板主体的内侧,加强肋包裹有钢绞线,使钢绞线受力后不能在加强肋中滑移,钢绞线封板粘贴在盖板边框的侧面保护钢绞线的端头。上述结构能够对盖板进行进一步加固,这样盖板在扣合时甚至可以当做简易座位使用,进一步增加了马桶的功能性。

所述的盖板设置有盖套,盖套具有盖套主体、固定部以及附着部,所述盖套主体具有覆盖所述盖板的大小与形状,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盖套主体的背面,至少包围所述盖板的前端,所述附着部位于所述盖套主体的至少后半部的背面,具有粘合层,粘合层紧贴于所述盖板主体的表面。该盖套能够进一步保护盖板,避免盖板收到污染和伤害。

所述盖板下侧的外边缘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外密封圈13,盖板下侧位于外密封圈内设置有一圈内密封圈14,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之间形成可嵌套在座圈边缘的嵌套槽,嵌套槽的后侧设置有有进水口的隔板18;嵌套槽的前侧设置有有出水口的隔板19,嵌套槽内的盖板下侧设置有多个S形扰流板15。该结构形成了一个密封槽体,当盖板扣合时能够清洗盖圈,而传统的盖圈是本领域技术还无法清洗的。

嵌套槽内设置有震动刷16,盖板下侧设置有多个紫外线杀菌灯17。震动刷和紫外线杀菌灯进一步提高了本结构的清洁能力,不仅清洗了盖圈表面的污渍,还能够对细菌进行灭杀。

本实用新型按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产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应当指出,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