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544发布日期:2019-03-27 09:57阅读:1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制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



背景技术:

竹制品是指以竹子为加工原料制造的产品,多为日用品,如筷子、筷笼、砧板、凉席、茶杯垫、窗帘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竹地板和竹家具等,还有一些价值较高的,如竹雕等工艺品。

现有的摇椅是通过螺丝、钉子等五金固定组件将一些原竹制成的组件固定连接形成的,易生锈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通过由原竹制成的连接环将两个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二横杆连接起来,并通过接环四个角上的郁口实现连接环与第一横杆和第一横杆之间的固定卡接,解决了现有摇椅通过螺丝、钉子等五金固定组件将一些原竹制成的组件固定连接存在的易生锈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包括:由原竹郁弯成的两个弧形第一横杆、由原竹郁弯成的两个弧形第二横杆、两个连接环,其中所述第一横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横杆的长度;

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对称分布在两个所述第二横杆之间的上方;

连接环是将原竹郁弯后再将原竹两端连接构成的等腰梯形,其中所述等腰梯形的每个角是将原竹挖去部分形成的郁口;

所述连接环通过四个所述郁口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横杆、两个所述第二横杆的同一端卡接。

优选地,

每个所述连接环是将原竹郁弯后再将原竹两端榫接形成的等腰梯形。

优选地,

所述原竹弯制的摇椅还包括通过连接组件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环上边连接的原竹把手。

优选地,

所述原竹把手为T型。

优选地,

所述原竹把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孔;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竹钉、用于连接所述原竹把手和所述连接环的所述连接板;

与所述原竹把手连接的所述连接环上边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板插入的插孔和第二孔;

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等量的第三孔,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孔等量的第四孔;

所述连接板的所述第二端插入所述插孔,所述第一端插入所述原竹把手的竹筒中;

所述第一竹钉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的数量之和;

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三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四孔的位置均对应并均通过所述第一竹钉贯穿连接。

优选地,

T型的所述原竹把手包括竖直原竹、水平原竹;

所述竖直原竹是郁弯形成的且在弯曲处设置有所述郁口;

所述水平原竹卡接在所述竖直原竹的所述郁口中。

优选地,

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任意一项所述原竹弯制的摇椅,在卡接于所述郁口中的原竹上且在所述郁口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孔;

所述第五孔中插入有凸出于所述连接环表面的所述第二竹钉,用于与所述连接环卡住。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通过由原竹制成的连接环将两个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二横杆连接起来,并通过接环四个角上的郁口实现连接环与第一横杆和第一横杆之间的固定卡接,解决了现有摇椅通过螺丝、钉子等五金固定组件将一些原竹制成的组件固定连接存在的易生锈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将连接环的四个角上设置有余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连接的郁口,本实施例中的郁口是通过郁弯并将弯曲处挖去部分原竹形成的,弯曲角度接近90度,使得连接环的竖直边可与水平面保持接近垂直,起到支撑作用并成为唯一的受力点,解决了传统的郁口所在的原竹只能在平行水平面内放置且郁口比较脆弱以致于无法充当直接受力结构的技术问题,耐用性强。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T型的原竹把手通过连接板与连接环上边榫接,并结合打竹钉工艺进行固定牢固可靠,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并且T型原竹把手的水平原竹卡接在竖直原竹的郁口中,竖直原竹的郁口弯曲处形似螳螂,整个摇椅形似木马,融合了仿生技术,美观典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通过由原竹制成的连接环3将两个第一横杆1和两个第二横杆2连接起来,并通过接环四个角上的郁口4实现连接环3与第一横杆1和第一横杆1之间的固定卡接,解决了现有摇椅通过螺丝、钉子等五金固定组件将一些原竹制成的组件固定连接存在的易生锈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原竹弯制的摇椅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由原竹郁弯成的两个弧形第一横杆1、由原竹郁弯成的两个弧形第二横杆2、两个连接环3,其中第一横杆1的长度小于第二横杆2的长度,两个第一横杆1对称分布在两个第二横杆2之间的上方,连接环3是将原竹郁弯后再将原竹两端连接构成的等腰梯形,其中等腰梯形的每个角是将原竹挖去部分形成的郁口4,连接环3通过四个郁口4分别与两个第一横杆1、两个第二横杆2的同一端卡接,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横杆1、两个第二横杆2以及两个连接环3构成类似于棱台的摇椅主体,不同于棱台的是,两个第一横杆1和两个第二横杆2所在的边是通过郁弯形成的曲边,弯曲的第二横杆2使得摇椅可以摇晃;其中每个连接环3优选为将原竹郁弯后再将原竹两端榫接形成的等腰梯形。

原竹弯制的摇椅还包括通过连接组件与其中一个连接环3上边连接的原竹把手5,原竹把手5优选为T型;原竹把手5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孔8;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竹钉12、用于连接原竹把手5和连接环3的连接板6;与原竹把手5连接的连接环3上边设置有供连接板6插入的插孔7和第二孔11;连接板6的第一端设置有与第一孔8等量的第三孔9,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孔11等量的第四孔10;连接板6的第二端插入插孔7,第一端插入原竹把手5的竹筒中;第一竹钉12的数量等于第一孔8和第二孔11的数量之和;第一孔8与第三孔9、第二孔11与第四孔10的位置均对应并均通过第一竹钉12贯穿连接;可以理解的是,T型的原竹把手5通过连接板6与连接环3上边榫接。

T型的原竹把手5包括竖直原竹15、水平原竹16,竖直原竹15是郁弯形成的且在弯曲处设置有郁口4,水平原竹16卡接在竖直原竹15的郁口4中。

为了增加整个摇椅的稳定性,防止郁口4处的原竹与郁口4之间发生滑动,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任意一项原竹弯制的摇椅在卡接于郁口4中的原竹上且在郁口4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孔13,第五孔13中插入有凸出于连接环3表面的第二竹钉14,用于与连接环3卡住。

上面是对一种原竹弯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为便于理解,下面将以一具体应用场景对一种原竹弯制的应用进行说明,应用例包括:

通过连接环3将两个第一横杆1和两个第二横杆2的同一端连接起来,两个第一横杆1、两个第二横杆2以及两个连接环3构成棱台形的摇椅主体,并在其中一个连接环3的上边榫接有T型原竹把手5,T型原竹把手5的水平原竹16卡接在竖直原竹15的郁口4中,竖直原竹15的郁口4弯曲处形似螳螂,整个摇椅形似木马,融合了仿生技术,美观典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原竹弯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