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手持使用舒适度的分体减振型洁面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807发布日期:2019-01-13 16:44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提高手持使用舒适度的分体减振型洁面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面仪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提高手持使用舒适度的分体减振型洁面仪。



背景技术:

洁面仪是近年来兴起的最新洁面方式,也被称作洗脸刷,主要运用超声波原理让洗脸刷上的细毛震动,从而达到高效无刺激的清洁和按摩效果。

目前的洁面仪的壳体只是简单的上、下壳或左、右壳拼装而成,在使用过程中,手持部位能够感觉到剧烈的振动,使用时手感舒适度较低;以及,现有的洁面仪防水性能较低,缩短其使用寿命;另外,洁面仪功能较单一,一般只具备清洁及按摩功能,在对皮肤进行清洁后,需要通过另外的皮肤光疗仪器才能对皮肤进行光疗,增加了使用都的仪器购置成本,也不便于对仪器的存放及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手持使用舒适度的分体减振型洁面仪,其通过分体减震设计,从而减小手持使用部位处的振动感,提高手持使用部位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手持使用舒适度的分体减振型洁面仪,包括有硬质壳体、包覆于硬质壳体外部的软质硅胶外套以及装设于硬质壳体内的振动装置、电路板、电源;所述电路板分别连接于电源、振动装置;其中,所述硬质壳体具有分体设置的振动洁面部位及手持使用部位,所述振动洁面部位及手持使用部位之间通过缓冲连接件彼此组装;前述振动装置对应硬质壳体的振动洁面部位装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连接件为软质硅胶柱。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质壳体包括有前壳以及后壳,前述振动装置、电路板、电源位于前壳和后壳所围构区域内;所述前壳具有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所述后壳具有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所述缓冲连接件包括第一硅胶柱和第二硅胶柱,所述第一上壳体通过第一硅胶柱与第一下壳体连接拼装形成前壳,所述第二上壳体通过第二硅胶柱与第二下壳体连接拼装形成后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上壳体的下端面具有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下壳体的上端面具有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上壳体的下端面具有第三过渡面,第二下壳体的上端面具有第四过渡面,所述第一上壳体与第一下壳体连接拼装,所述第一过渡面适配于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上壳体与第二下壳体连接拼装,所述第三过渡面适配于第四过渡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硅胶柱和第二硅胶柱均具有柱体部以及位于柱体部两端的限位肩部,所述柱体部具有缓冲块,所述第一上壳体、第一下壳体、第二上壳体以及第二下壳体内对应柱体部均设有适配的限位槽,所述柱体部装入限位槽内,其限位肩部受限于限位槽内侧,其缓冲块适配于第一过渡面与第二过渡面之间、第三过渡面与第四过渡面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源为可充电式电源,所述第二下壳体上设置有充电口,针对充电口配置有防水塞,所述防水塞由前述软质硅胶外套底部一体延伸设置而成,所述防水塞可插拔式堵住充电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质壳体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底板部,前述前壳和后壳彼此拼装后再一同组装于底座上,所述底座锁固于底板部下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为透光底座,前述电路板上连接有光疗LED灯,光疗LED灯位于前盖和后盖所围构区域内,所述光疗LED灯的灯光透过透光底座外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疗LED灯包括有红光LED光源、黄光LED光源,所述光疗LED灯的灯光自透光底座的底端或周侧往外射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部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光疗LED灯装设于电路板一侧下段部位,透光底座具有座主体和自座主体一体向上凸伸的导光块,导光块向上伸入让位孔内且位于光疗LED灯下方;所述光疗LED灯的灯光透过导光块、座主体向下射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分体减震设计,前壳和/或后壳采用分体结构且由缓冲连接件连接,在使用时,能够减少由振动洁面部位传递到手持使用部位的摆动的幅度,从而减小手持使用部位处的振动感,提高手持使用部位的舒适度;

二、其防水塞与软质硅胶外套一体连接,进一步提高洁面仪整体的防水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具备清洁、按摩及LED光疗多方面的使用功能,其将光疗LED灯与振动洁面部位分开布置,在使用时,先对皮肤进行清洁,在清洁完成后再进行光疗,确保光疗效果更好;

四、利用红光LED光源可以加快面部血液循环排毒,刺激胶原再生,加速新陈代谢,美白淡斑;利用黄光LED光源可以有效祛除皮肤色素、红斑,促进细胞修复,缓解红肿,激活皮肤组织,恢复亮白 ,从而使得洁面仪具备皮肤护理效果;

五、所述洁面仪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其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及存放管理。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组装立体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软质硅胶外套 101、翻边部

102、环形限位槽 103、操作按键标识区

20、前壳 201、悬浮凹腔

21、第一上壳体 211、第一过渡面

22、第一下壳体 221、第二过渡面

222、按压弹片 23、第一硅胶柱

24、柱体部 25、限位肩部

26、缓冲块 27、限位槽

30、后壳 31、第二上壳体

311、第三过渡面 32、第二下壳体

321、第四过渡面 322、底板部

323、第一环形限位部 33、第二硅胶柱

34、充电口 40、底座

401、第二环形限位部 41、座主体

42、导光块 50、振动装置

51、振动电机 52、偏心轮

60、电路板 61、光疗LED灯

62、控制按键 70、电源

80、防水塞。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提高手持使用舒适度的分体减振型洁面仪,其主要包括有硬质壳体、包覆于硬质壳体外部的软质硅胶外套10以及装设于硬质壳体内的振动装置50、电路板60、电源70;所述软质硅胶外套10为食品级硅胶外套,以确保其细腻温和性能,在使用时能够进行深层清洁及舒适按摩;所述电路板60分别连接于电源70、振动装置50;所述振动装置50通常包括有振动电机51和偏心轮52。

其中,所述硬质壳体具有分体设置的振动洁面部位及手持使用部位,所述振动洁面部位及手持使用部位之间通过缓冲连接件彼此组装,此处,所述缓冲连接件为软质硅胶柱;前述振动装置50对应硬质壳体的振动洁面部位装设;所述硬质壳体包括有前壳20以及后壳30,所述振动装置50、电路板60、电源70均位于前壳20和后壳30所围构区域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20具有第一上壳体21和第一下壳体22,所述后壳30具有第二上壳体31和第二下壳体32,所述缓冲连接件包括第一硅胶柱23和第二硅胶柱33,所述第一上壳体21通过第一硅胶柱23与第一下壳体22连接拼装形成前壳20,所述第二上壳体31通过第二硅胶柱33与第二下壳体32连接拼装形成后壳30;在组装时,是先依前述组装方式分别拼接形成前壳20、后壳30,然后再将前壳20、后壳30进行相互组装,组装后,第一硅胶柱23对第二上壳体31、第二下壳体32之间也会起到一定的连接定位作用,同样,第二硅胶柱33对第一上壳体21和第一下壳体22之间也会起到一定的连接定位作用,相当于所述第一上壳体21与第一下壳体22之间、所述第二上壳体31与第二下壳体32之间共同通过第一硅胶柱23、第二硅胶柱33分别拼接形成相应的前壳20、后壳30。

所述第一上壳体21的下端面具有第一过渡面211,所述第一下壳体22的上端面具有第二过渡面221,所述第二上壳体31的下端面具有第三过渡面311,第二下壳体32的上端面具有第四过渡面3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面211、第二过渡面221、第三过渡面311以及第四过渡面321设计为波浪面;所述第一上壳体21与第一下壳体22连接拼装,所述第一过渡面211适配于第二过渡面221,所述第二上壳体31与第二下壳体32连接拼装,所述第三过渡面311适配于第四过渡面321。

所述第一硅胶柱23和第二硅胶柱33均具有柱体部24以及位于柱体部24两端的限位肩部25,所述柱体部24具有缓冲块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块26设计为斜向圆环结构,辅助吸收振动;所述第一上壳体21、第一下壳体22、第二上壳体31以及第二下壳体32上对应柱体部24均设有适配的限位槽27,所述柱体部24装入限位槽27内,其限位肩部25受限于限位槽27外侧,其缓冲块26适配于第一过渡面211与第二过渡面221之间、第三过渡面311与第四过渡面321之间,起到提高稳定回弹力的作用,减少由振动洁面部位传递到手持使用部位的摆动的幅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装置50装设于第一上壳体21内侧,所述电路板60、电源70装设于第一下壳体22内侧;所述硬质壳体还包括底座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0为透光底座,前述电路板60上连接有光疗LED灯61,光疗LED灯61位于前盖20和后盖30所围构区域内,所述光疗LED灯61的灯光透过透光底座外射;如此,其具备清洁、按摩及LED光疗多方面的使用功能,其将光疗LED灯61与振动洁面部位分开布置,在使用时,先对皮肤进行清洁,在清洁完成后再进行光疗,确保光疗效果更好。

通常,所述光疗LED灯61包括有红光LED光源、黄光LED光源,利用红光LED光源(医用620-640nm波长,可以穿透皮肤10mm, 适合任何类型的肌肤)可以加快面部血液循环排毒,刺激胶原再生,加速新陈代谢,美白淡斑;利用黄光LED光源(医用580-590nm波长,可以穿透皮肤约1-2mm)可以有效祛除皮肤色素、红斑,促进细胞修复,缓解红肿,激活皮肤组织,恢复亮白 ,从而使得洁面仪具备皮肤护理效果。

所述光疗LED灯61的灯光自透光底座的底端或周侧往外射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疗LED灯61装设于电路板60一侧下段部位,透光底座具有座主体41和自座主体41一体向上凸伸的导光块42,导光块42位于光疗LED灯61下方,所述导光块42设计为锯齿结构,且相邻锯齿之间具有填充块,使得灯光折射效果更佳,提高光疗效果,所述光疗LED灯61的灯光透过导光块42、座主体41向下射出。所述第二下壳体32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底板部322,所述底板部322上开设有让位孔,前述导光块42向上伸入让位孔内;在未发光时,从透光底座的外侧是不能看到内部的光疗LED灯61。

所述软质硅胶外套10还具有挡于底板部322下侧的翻边部101,所述前壳20和后壳30彼此拼装后再一同组装于底座40上,优选地,所述前壳20、后壳30彼此锁固连接(通过螺丝锁固);所述底座40锁固于底板部322下侧(通过螺丝锁固,此处,于螺丝底端盖设有帽盖以遮挡螺丝,保持产品表面平整,也对螺丝及产品内部起到防水作用),前述翻边部101被夹设固定于底座40与底板部322之间。此处,所述底板部322的底端凸设有第一环形限位部323,所述底座40的顶端凸设有第二环形限位部401,所述翻边部101的底端凹设有环形限位槽102,所述翻边部101位于第一环形限位部323的外围,所述第二环形限位部401适配于环形限位槽102内;所述洁面仪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其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及存放管理,同时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使用寿命长。

所述电路板60上设置有若干控制按键62,第一下壳体22上相应形成有按压弹片222,软质硅胶外套10的前侧相应形成有操作按键标识区103;所述电源70为可充电式电源,所述第二下壳体32上设置有充电口34,针对充电口34配置有防水塞80,所述防水塞80由前述软质硅胶外套10底部一体延伸设置而成,所述防水塞80可插拔式堵住充电口34,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分体减震设计,前壳和/或后壳采用分体结构且由缓冲连接件连接,在使用时,能够减少由振动洁面部位传递到手持使用部位的摆动的幅度,从而减小手持使用部位处的振动感,提高手持使用部位的舒适度;同时,其防水塞与软质硅胶外套一体连接,进一步提高洁面仪整体的防水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其次是,整合清洁、按摩及LED光疗多方面的使用功能于一个洁面仪上,丰富了产品功能,节约了使用者的购置成本,也便于管理及存放洁面护肤仪器;其将光疗LED灯与振动洁面部位分开布置,在使用时,先对皮肤进行清洁,在清洁完成后再进行光疗,确保光疗效果更好;通常,利用红光LED光源可以加快面部血液循环排毒,刺激胶原再生,加速新陈代谢,美白淡斑;利用黄光LED光源可以有效祛除皮肤色素、红斑,促进细胞修复,缓解红肿,激活皮肤组织,恢复亮白 ,从而使得洁面仪具备皮肤护理效果;以及,所述洁面仪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其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及存放管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