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物料理机及其刀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7709发布日期:2019-02-26 17:4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物料理机及其刀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物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物料理机及其刀片。



背景技术:

诸如食物料理机正广泛受到家庭用户的欢迎。一般而言,这类食物料理机都具有食物粉碎、加热等功能,可以实现食材的自动烹饪,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从而给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便利。

现有的食物料理机在其五金下盖的底部设有刀片,通过刀片在搅打过程中与五金下盖的底部形成扰流效果,从而干扰食材混合液体的流动方向,提高食材与刀片碰撞的几率。该种刀片结构和设置方式能适当提高搅打效率,但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及其刀片,能有效提升扰流效果,延长马达组件的寿命。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刀片,适用于食物料理机,所述刀片包括翼根及分布在所述翼根的周边的多个刀翼,所述翼根设有中心,所述刀翼沿所述翼根的周边向外延伸且至少具有两次折弯,向外依次形成第一折痕、扰流部、第二折痕和粉碎部,所述扰流部自第一折痕向下弯折而成,所述第二折痕位于所述扰流部的下端,所述粉碎部自第二折痕向外向上弯折,所述粉碎部的一侧设有刀刃,所述刀翼数量大于等于3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扰流部与所述翼根所在平面的夹角为95~1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折痕的中点与所述翼根中心的距离为7~1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折痕的中点与所述翼根中心的距离为8~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扰流部的一侧也形成有刀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机头、杯体组件及底座组件,所述机头适于盖合于所述杯体组件的杯口上,所述杯体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上,在所述机头包括下盖及设置在所述下盖内的马达组件,所述马达组件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下盖的底壁,在所述输出轴的输出端设有前述的刀片,所述刀片定位于所述杯体组件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下盖设有若干扰流片,所述扰流片间隔环绕在所述刀片的周边,所述扰流部与所述扰流片配合共同实现扰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粉碎部底缘与所述扰流片的底缘齐平,或所述粉碎部底缘位于所述扰流片的底缘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杯体组件包括内桶及外桶,所述刀片与所述内桶的桶底的距离为8~1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输出轴的端部螺纹配合以将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物料理机及刀片,刀片的刀翼具有两侧折弯结构,能有效提高刀片的搅打效率,延长马达组件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刀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装配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食物料理机100主要包括:机头101、杯体组件102以及底座组件103。杯体组件102适于安装在底座组件103上,且机头101适于盖合于杯体组件102的杯口上。此外,在杯体组件102的一侧上可以设置杯体把手104,以方便用户取用杯体组件102。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食物料理机100是电机上置式的。机头10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提手105、上盖106、线路板107、内盖108、马达组件109和下盖110。其中线路板107与马达组件109电连接且马达组件109适于安装在下盖110内。该马达组件109经由输出轴121带动伸入杯体组件102内的刀片111旋转。在将诸如大豆和水等的物料置于该杯体组件102内时,该刀片111的旋转可以将上述的物料粉碎。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杯体组件102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若干扰流筋(图未示)。在粉碎组件107对物料进行粉碎时,水中的物料在同扰流筋发生碰撞后会改变其流动方向,增加与刀片111接触的机会,提高粉碎效率。另一方面,设置于杯体组件102的底部附近(例如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于杯体组件102的底部,或者也可以靠近底部的侧壁上)的加热组件112可以对杯体组件102的物料进行加热、熬煮等操作。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刀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结构剖视图。如图所示,刀片111包括翼根113及分布在翼根的周边的若干刀翼114。翼根113设有中心,刀翼114沿翼根113的周边向外延伸且至少具有两次折弯,依次形成第一折痕115、扰流部116、第二折痕117和粉碎部118。扰流部116自第一折痕115向下弯折而成,第二折痕117位于扰流部116的下端。粉碎部118自第二折痕117向外向上弯折,粉碎部118的一侧设有刀刃。刀翼114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

该第一折痕115和第二折痕117相当于在刀翼114上形成两个台阶,使得刀片111的扰流部116接近垂直向下的方向,提升扰流效果;将粉碎部118的位置下降到杯体组件102的底部,减小粉碎部118与杯体组件102的底部的间隙,以增加粉碎效果。

较佳地,扰流部116与翼根113所在平面的夹角A为95~105°,能有效降低马达组件109负载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较佳地,刀片111的第二折痕117的中点与翼根113中心的距离为7~11mm,进一步提升扰流和粉碎效果。优选的,刀片111的第二折痕117的中点与翼根113中心的距离为8~10mm。

较佳地,在扰流部116的一侧形成有刀刃。

回转至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物料理机100在下盖110的底面设有若干扰流片119,扰流片119间隔环绕在刀片111的周边。扰流片119与刀片111的扰流部116配合共同实现扰流。工作时,刀片111旋转会形成一个旋转面,扰流片119设置在该旋转面的周边。扰流片119呈片状,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厚度,其整体呈向下向外延伸的状态。在食物料理机100的工作过程中,刀片111在马达组件109的驱动下高速旋转,扰流部116与扰流片119在下盖110与杯体组件102的底部之间形成扰流区域,食材混合液体运行中碰到扰流部116或扰流片119会改变其运行方向,增加混合液体中的食材与粉碎部118接触的几率,提升粉碎食材的效果,进而减少马达组件109的搅打次数,提高马达组件111及食物料理机100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粉碎部118底缘与扰流片119的底缘齐平,或粉碎部118底缘位于扰流片119的底缘的上方。

较佳地,杯体组件包括内桶122及外桶123,刀片111与内桶122桶底的距离H为8~10mm,相当于粉碎部118到达内桶122桶底的垂直距离。在刀片111高速旋转下,能将位于杯体组件102的内桶122底部的食材吸起,提高粉碎效率。

较佳地,参考图2,食物料理机100还包括固定螺母120。固定螺母120与输出轴121的端部螺纹配合以将刀片111固定在输出轴121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食物料理机100及其刀片111通过刀翼114的两次折弯,提高了粉碎效率,延长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